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2133815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4分)(2014南平)4的相反数()A4B4CD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4的相反数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4分)(2014南平)一个袋中只装有3个红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是红球()A可能性为B属于不可能事件C属于随机事件D属于必然事件考点: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要求判断事件的类型,再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选择即可解答:

2、解:因为袋中只装有3个红球,所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一定是红球,所以属于必然事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理解概念是解决这类基础题的主要方法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4(4分)(2014南平)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4=8a6Ba3+a=a4Ca2a=aD(ab)2=a2b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

3、公式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2a2)4=16a8,故A选项错误;B、a3+a,不是同类项不能计算,故B选项错误;C、a2a=a,故C选项正确;D、(ab)2=a2+b22ab,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法则及公式5(4分)(2014南平)将直尺和三角板按如图的样子叠放在一起,则1+2的度数是()A45B60C90D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ab,1=3,2=4又3=5,4=6,5+6=90,1+2=90

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6(4分)(2014南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用全面调查B数据2、3、4、2、3的众数是2C数据4、5、5、6、0的平均数是5D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3.2,S=2.9,则甲组数据更稳定考点:方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算术平均数;众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调查方式,可判断A;根据众数的意义可判断B;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判断C;根据方差的性质,可判断D解答:解:A、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故A正确;B、数据2、3、4、2、3的众数是2,3,故B错误;C、

5、数据4、5、5、6、0的平均数是4,故C错误;D、方差越小越稳定,乙的方差小于甲得方差,乙的数据等稳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是解题关键7(4分)(2014南平)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1B1,2,2C1,2,3D1,2,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计算两个较小的边的和,看看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解答:解:A、1+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1+22,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1

6、+2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8(4分)(2014南平)一名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Ay=10x+30By=40xCy=10+30xDy=20x考点:函数关系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师生的总费用,可得函数关系式解答:解:一名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y=10x+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师生的总费用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9(4

7、分)(2014南平)如图,ABC中,AD、BE是两条中线,则SEDC:SABC=()A1:2B2:3C1:3D1: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在ABC中,AD、BE是两条中线,可得DE是ABC的中位线,即可证得EDCABC,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中,AD、BE是两条中线,DE是ABC的中位线,DEAB,DE=AB,EDCABC,SEDC:SABC=()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中位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定理的应

8、用是解此题的关键来源:学科网10(4分)(2014南平)如图,将1、三个数按图中方式排列,若规定(a,b)表示第a排第b列的数,则(8,2)与(2014,2014)表示的两个数的积是()ABCD1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算术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观察数列,可得,每三个数一循环,根据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可得有序数对表示的数,根据是数的运算,可得答案数解答:解;每三个数一循环,1、,(8,2)在数列中是第(1+7)72+2=30个,303=10,(8,2)表示的数正好是第10轮的最后一个,即(8,2)表示的数是,(2014,2014)在数列中是第(1+2014)20142=202910

9、5个,20291053=6763681,(2014,2014)表示的数正好是第676369轮的一个数,即(2014,2014)表示的数是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类,利用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3分)(2014南平)请你写出一个无理数考点:无理数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开放型分析:开方开不尽的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含有的数,由此可写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是无理数故答案可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开方开不尽的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含有的数,难度一般12(3分)(2014

10、南平)已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6,则PB=6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直接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6,PB=PA=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3分)(2014南平)五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78、79、80、82、8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0考点:中位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80,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0解答: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

11、列,中间的数为80,所以中位数是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4(3分)(2014南平)点P(5,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3)来源:学科网ZXXK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3的相反数是3,点P(5,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5,3),故答案为(5,3)点评:主要考查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的特点: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两点的横坐标

12、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用到的知识点为:a的相反数为a15(3分)(2014南平)同时掷两枚硬币,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所求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解答:解: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所以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有的情况16(3分)(2014南平)分解因式:a32a2+a=a(a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3项,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a32a2+a=a(a22a+

13、1)=a(a1)2故答案为:a(a1)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17(3分)(2014南平)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图形已知CEB=50,则AEB=65考点:角的计算;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对应部分相等得AEB=AEB,再由已知求解解答:解:AEB是AEB沿AE折叠而得,AEB=AEB又BEC=180,即AEB+AEB+CEB=180,又CEB=50,AEB=65,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折叠问题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18(3分)(2014南平)如图,等圆O1与O2相交于A、B两点,O1经过O2的圆心O2,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两圆分别与x轴交于C、D两点,y轴与O2相切于点O1,点O1在y轴的负半轴上四边形AO1BO2为菱形;点D的横坐标是点O2的横坐标的两倍;ADB=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