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682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18_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1903260317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调研试题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调研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共共 2020 题每题题每题 3 3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分 1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血流方向为从 右到左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 组成的 B 中含激素 乳酸 消化液 CO2等物质 C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 D 若该组织为胰岛 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 2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下列选项不会使 中液体增加

2、的是 A 长期营养不良 血浆蛋白降低 B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 C 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尿蛋白 D 摄人氮量较多的健康成年男子 3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人的血浆 pH 通常在 7 35 7 45 之间 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 可不断排出 CO2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 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 pH A B C D 4 缩手现象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 当手指不小

3、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时会产生缩手现象 现 象 当用手拿别人的物品被人口头拒绝时也会产生缩手现象 现象 关于这两种缩手现 象的分析 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 的反射弧不完整 现象 的反射弧完整 B 现象 可以不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现象 一定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C 参与现象 的神经元比现象 的多 D 参与现象 的肌肉细胞比现象 的多 5 下图示意反射弧结构 若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 a 可引起 b 处产生冲动 效应器作出反应 而刺激 b 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 但不能引起 a 处产生冲动 对此实验现象 说法正确 2 的是 注 为神经纤维末梢 为神经元胞体 含短树突 为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 A

4、刺激后 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B 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 刺激后 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D 刺激 a 使突触传递兴奋 刺激 b 使突触传递抑制 6 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对该图的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 AB 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 血糖的氧化分解等 使 BC 段下降 D CD 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 7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 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 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 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注射前 30 min 和注射后 30

5、 min 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 浓度 结果如下表 健康人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注射 TRH 前 10 mU L 10 mU L 10 mU L 10 40 mU L 注射 TRH 后 10 40 mU L 10 40 mU L 10 mU L 40 mU L 经诊断甲患有下丘脑功能缺陷病 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病人乙患有垂体功能缺陷病 病人丙患有甲状腺功能缺陷病 B 注射 TRH 后 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 C 表中数据不能说明 下丘脑 腺垂体 甲状腺 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D TRH 与 TSH 的作用相同 8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相关叙述

6、不正确的是 3 A 图中 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为下丘脑 骨骼肌 肾上腺 B 当人体处于 39 高温环境中时 主要散热方式是由汗液蒸发散热 C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产热 故可参与体温调节 D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多于产热量 9 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 出现了发热 肌肉酸痛等症状 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了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 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 该过程中参与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再次进入血浆参与体液运输 C 该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进入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D 该过程中效应 T 细胞会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10 如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

7、细胞后 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 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 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 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是溶酶体 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 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 物质 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11 下列有关植物向性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茎与根对重力刺激的反应不同是因为它们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单侧光照无关 C 茎的向性运动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4 D 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根丧失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12 植物激素甲 乙 丙和生长素类似物 NAA 的作用模式

8、如下图所示 图中 表示促进作 用 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 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 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 甲 乙 丙均具有微量 高效的特点 D 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3 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 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 体格最强壮 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 首 领 它在选择食物 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 首领 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 与其他 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 B 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C 首领 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 D 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 对种群的延续有利

9、 14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甲 乙 丙分别表示 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 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 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甲 乙 丙之间为竞争关系 第 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 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D 该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5 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 图中的组分 1 2 3 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如果组分 1 是生产者 那么组分 1 代表的一定是真核生物

10、C 能量只能通过组分 2 输出该生态系统 D 在该生态系统中 组分 1 2 3 是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的 16 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 各种生物数量在一 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着 杂草 食草动物 小型食肉动物 这一条食物链 B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杂草 食草动物 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C 食草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能够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包含了所有的组成成分 17 下图食物网中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 5 来自兔 2 5 来自鼠 1 5 来自蛇 那么 猫头 鹰若要增加 2

11、0 g 体重 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 80 g B 900 g C 800 g D 600 g 18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 A 是消费者 C 是生产者 各成分间以 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 C 对 E 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 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19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 果树 饲养着家禽 家畜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 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6 A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 提高产蛋量 B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 以达到早熟 高产 C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 干

12、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 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 20 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 K 值 后 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有下图的三种可 能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 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 B a 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点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C 三种可能性中 曲线说明该种群栖息地的受破坏程度较轻 D 当曲线趋近零时 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就地保护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 分 2121 题每空题每空 2 2 分 分 2222 题每空题每空 1 1 分 分 2323 题每空题每空 2 2 分 分 2424 题每空题每空 1 1 分分

13、 21 下图表示完成某反射的相关结构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填字母 填文字 1 图中能将外界刺激转变成兴奋的结构是 当反射活动进行时 d 细胞 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 相同 或 相反 2 在一次反射中 肌肉 c 的收缩早于肌肉 a 这可能与图中 的数量有关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 信号转换模式是 4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 主要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并破坏图中结构 e 结果导 致患者 5 参与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人类免疫作用类型有 7 22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 图中 X Y 表示物质 表示过程 请回答 1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为 mmol L 1mol 100

14、0mmol 2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 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最终作用于胰岛 B 细 胞 使其分泌 X 增多 此过程属于 调节 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当血糖 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反过来经过程 使胰岛 B 细胞的活动减弱 这一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同时 胰岛 A 细胞分泌 Y 增加 从而提高血糖含量 维持血糖平衡 3 研究表明 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 B 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 B 细胞受损 由于胰岛 B 细胞受损 患者体内 X 的含量 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减弱 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23 据报道 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 陷阱细胞 中 以防止病 毒繁

15、殖的实验研究 例如 HIV 通过 T 细胞表面的 CD4识别 T 细胞 如图甲 如果给 AIDS 患 者注射大量用 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 如图乙 则该红细胞也会被 HIV 识别 入侵 但 HIV 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 增殖 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 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 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 病毒侵入人体后 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 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 答全给分 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 T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 试从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 T 细胞 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 细胞 3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 陷阱细胞 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 不具备 HI

16、V 增殖的条件 4 杀死衰老的红细胞和癌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4 下列图 1 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 数值单位为 J cm2 8 图 2 是图 1 中 B C 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中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图 2 中甲 乙二者的种群密度 由于 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 统计发现图 1 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 300 未被利用 由此可知 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有 由 A 到 B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 图 2 中乙生物在 P 点的出生率 于其死亡率 年龄组成类型为 4 下图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图示鼠种群在 1 5 年以 型曲线增长 1 20 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 种群数量 下降的时间段是 年 在调查过程中 如果部分标记个体迁出 则导致调查结果 偏 高 不影响 偏低 9 二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CDCBB 6 10DADBC 11 15ADACD 16 20CBBDD 二 填空题 21 1 h 感受器 2 相同 3 f 突触 4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