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33565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课堂实录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首先,我请同学们把园地五有关习作要求自学一遍,让学生了解缩写,明白其中的要求和步骤。归纳起来就是:压缩原文;删减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通顺连贯。 抓主要内容,省略次要内容成为的缩写的关键。师: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诸葛亮什么品质?生:草船借箭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斗勇,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师:课文哪部分是重点部分?生:课文重点写了草船借

2、箭的经过。师:为什么?生:这部分最能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师:哪位同学告诉我,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的根本是什么?生:因为他识人、知天象、晓地理。师:大家说得很好,但凡有写到这些内容时,我们不能忽略。我们先来看草船借箭的起因。课文的哪部分写了起因?生: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师:这部分内容主要说什么?生:周瑜看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生:周瑜借与曹军交战设计陷害诸葛亮,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生:诸葛亮知道周瑜用心险恶,但他不动声色,不但答应了周瑜的要求,还将造箭时间主动缩短为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用了“不但还并”句式,大大地压缩了原文的内容,我们在缩写中可以借鉴。老师给同

3、学们几分钟时间,大家尝试压缩一下草船借箭的起因部分。生: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华,心里很妒忌。周瑜借与曹军交战为借口,让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不但答应了,还主动把十日改为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师:太好了!寥寥数语就把事情的起因说清楚了,缩写成功!课文接着又写了什么?生:写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师:签下军令状后,周瑜和鲁肃分别有什么反应?生:鲁肃既惊讶又怀疑,当诸葛亮请求他暗中帮助时,他答应了诸葛亮。师:这就是诸葛亮识鲁肃,鲁肃忠厚老实,诸葛亮才会请他相助。生:周瑜幸灾乐祸,还暗中作梗,安排鲁肃去打探消息。师:哇!你太厉害了!幸灾乐祸、暗中作梗这样的词语用在缩写中既形象,又生动,高度概

4、括了文章。大家在缩写中可以学习!师:诸葛亮识周瑜吗?生:当然,他知道周瑜会暗中作梗,所以一再叮嘱鲁肃不要把暗中帮忙的事情告诉周瑜。师:好,我们来学习小组合作比赛,缩写准备部分。老师提醒大家,可以多用关联词和四字词语。生:鲁肃听后,十分惊讶,怀疑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可周瑜却幸灾乐祸,不但设下重重难关,还从中作梗,安排鲁肃去打探消息。诸葛亮请鲁肃借他二十条船,一千多草把子和一些士兵,并一再叮嘱他不要告诉周瑜。鲁肃果然守信,回营后不提借船之事,周瑜疑惑不解。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师:对于文章的重点内容,有的可以适当保留,有的可以改写,有的可以加以概括。下面我们开展小组讨论,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

5、容应该删除?生:识天象这部分内容要保留。“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生:晓地理这部分内容要保留。“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曹操知道上当,可是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生:识曹操这部分内容要保留。曹操生性多疑,听见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师:同学们说得不错,

6、这些内容缩写时要涉及,但是可以用更加简练的语言叙述,大家还记得有什么好办法?生:多用关联词,多用四字词语师:还要注意故事要连贯通顺,不能缺失。不然的话,你的文章没人能看懂。你们说呢?生:对!师:请大家把刚才那些同学说的句子在书上做好记号,尝试缩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先用嘴巴练说。好,哪些同学愿意拿着书看着课文,开火车缩讲故事?其他同学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好词记下。生1:第一天,第二天,诸葛亮没任何动静。直到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同去取件箭。二十条船用绳索连起来,朝北岸开。生2:大雾漫天,天没亮,船已逼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军士们擂鼓呐喊。生3:生性多疑的曹操觉得其中有诈,按兵不动,只让弓弩手射箭。顿时箭如雨下。诸葛亮又命令调转船头,继续受箭。生4:不一会儿,船上插满了箭,诸葛亮让军士谢过曹操,曹操大呼上当,可是诸葛亮他们顺风顺水,逃之夭夭。师:太精彩了!谁来给文章一个完美的结尾呢?生:诸葛亮满载而归,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师:请大家同桌练说,回家写下来好吗?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