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532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0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南康中学南康中学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 历历 史史 试试 卷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2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48 分 1 韩非认为 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 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 必然用 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 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 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 君臣之间 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2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 在他心目中 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

2、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 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 佛教 道教 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 大家相安无事 政府只管社会 风化 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 他还说中国人是 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他推崇中国的 儒学文化是因为 A 儒家思想宽容 B 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 C 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 D 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 3 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 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 使得贵贱 无序 国家就不好统治了 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 孔子说 是可忍 孰不 可忍也 非常生气 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 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 要求鲁国出兵去 讨伐田氏 材料表明孔子的立

3、场是 A 行仁政 反对刑罚和战争 B 法先王 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 重礼乐 以礼乐教化百姓 D 正其名 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4 史记 儒林列传 记载 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 辕固说 此是家人言耳 窦太后说 这 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 随后惩罚辕固 入圈刺豕 猪 汉景帝派人往 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 太后默然 无以复罪 罢之 这反映了汉景帝时 期 A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 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 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 存在无为 有为之争 5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 仁 和 欲 皆是为了 生 生 并没有善恶之别 只是当 欲 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 仁 这才称其为恶 但

4、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 2 不一 导致了人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 本心 常被阴气即 人欲 所遮蔽 进而把 人 欲 归结为恶 由此可知 A 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 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 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 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6 礼记 曲礼 有关复仇之义 认为父仇不共戴天 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 汉律规定 敢 私复仇者加刑 家属徙边 魏律规定 贼斗杀人 以劾而亡 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这表明魏的律令呈现出 A 复古主义的特色 B 严刑峻法的特色 C 程序简化的特色 D 以儒入法的特色 7 周武王伐商 是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前倒戈而取得

5、胜利的 周公将之总结为 民之所欲 天必 从之 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A 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 B 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 C 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 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 8 汉成帝建始元年 公元前 32 年 夏四月 天气异常 黄雾四塞终日 皇帝为之惊心 询问大臣 大臣回答这是因为 阴盛侵阳 上天示警所致 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 不符合高祖 皇帝留下的规矩 于是 太后之弟王凤不得不上书辞职 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 的 因此造成了这种异常的天气 由此可知当时 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天人感应 说深入影响朝政 外戚专权引发朝臣不满 皇帝重用外

6、戚力图削弱相权 A B C D 9 针对 道 韩愈指出 在这个社会里 其文诗 书 易 春秋 其法礼 乐 刑 政 其民 士 农 工 贾 其位君臣 父子 师友 宾主 昆弟 夫妇 其服麻丝 其居宫室 其食粟 米 果 蔬 鱼 肉 其为道易明 而其为教易行也 韩愈所说的 道 A 加强自身修养 实现格物致知 B 排斥佛道 以纲常伦理为核心 C 追求社会有序 百姓安居乐业 D 把儒学理念上升至天理的高度 10 唐代李翱在 复性说 中说 人性本善 圣人凡人 本无差别 只是圣人不惑 不为情欲所累 所以不失本性 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 因而丧失本性 凡人只要 妄情灭息 才能 本性清 明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

7、是 A 存天理 灭人欲 B 发明本心 致良知 3 C 人性本善习远 D 人人皆可以为圣 11 朱熹认为 为吾民者 父义 兄友 弟敬 子孝 以上同保之人今仰互相劝戒 孝顺父 母 恭敬长上 和睦宗姻 周恤邻里 各依本分 保内如有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事迹显 著 即仰具申 当依条旌赏 萁不率教者 亦仰申举 依法究治 该主张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A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 儒家的思想观念成为普通百姓的行为规范 C 程朱理学成为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D 宋明理学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法律制度 12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到 他们来抓犹太人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他们接 着来

8、抓工会会员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 我没有说话 因 为我是新教教徒 他们最后来抓我 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下列观点和上述说法相似 的是 A 恻隐之心 B 心即理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13 王阳明认为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 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李贽则认为 盖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 A 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 B 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 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 D 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 14 据史载 自唐太宗贞观四年 公

9、元 630 年 下诏 州县以下皆立孔庙 开始 先后出现上千座孔 庙 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 宋真宗谥孔子为 玄圣文宣王 后又改为 至圣文宣王 使 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人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 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 国家仪式 这表明 A 孔子祭祀规格不断提高 B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C 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D 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15 据 阳明年谱 中记载 王阳明临死之际开目视曰 吾去矣 积泣下 问 何遗言 先 生微哂 微笑 曰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王阳明如此回答是因为他 A 追求心灵的满足 B 回归了道家的洒脱 C 遵守佛教的因果 D 认为真知出于内心 4 16 在文

10、化史家的眼中 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 宋人忘象得意 以意索理 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 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 宋诗的这一特色 A 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B 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 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D 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17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 天理者 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圣人之道 使天下无不达之情 求 遂其欲而天下治 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 是谓理 而其所无理者 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浸浸乎舍法而论理 死矣 更无可救矣 材料 A 否认 天理 的存在 B 认为 理 欲 相统一 C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D 体

11、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8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 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儒帽裹僧头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 异服装 他讲学传道 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 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19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 在生物学领 域 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在 物理学 一书中 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 质料组成的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 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 注重客观实际 研究领域宽广 C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 家学深厚 遗

12、传影响比较大 20 苏格拉底认为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并对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说法进行了修改 提出 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由此可知 苏格拉底 A 从根本上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 认为人要有理性的认识 C 使哲学转向了对人自身的研究 D 强调人应有高尚的品德 21 镇 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 镇将主要管理军务 宋代以后的 镇 则多为 民聚不 成县而有税课者 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古代 镇 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 A 中央集权的削弱 B 工商业赋税沉重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物质生产的进步 22 明英宗时 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 到南洋和日本交易 或

13、注入城市 打工 度日 或进入深山 垦荒种地 采矿淘金 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5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3 以下是清光绪年间政府财政收入情况统计表 单位 亿两 表中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化说 明当时 统计财政收入 实际财政收入 年份 生产总值 总额 占生产总值比重 总额 占生产总值比重 1887 33 275 0 842 7 2 6 1 685 4 5 05 1894 42 49 0 813 1 9 1 626 3 83 1903 58 15 1 049 2 1 79 2 623 4 51 1908 69

14、23 3 012 2 4 35 3 012 2 4 53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清政府财政运行十分困难 C 清政府被迫大举借外债 D 税收政策阻碍了财政收入 24 翰林院编修丁立钧 1854 1902 说 窃见近年条陈时政者 多欲弃中国数千年成法改从外国 以致 近年以来 正学不明 人心思动 以圣贤书为无所用 以礼教事为不必拘 以先王之 政法为万不可行 这反映出当时 A 传统文化已不适合国情 B 清廷权力外移趋势明显 C 传统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D 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 25 中央军委于 1938 年 10 月 10 日成立总政治部 负责领导八路军和各留守部队 医院 学校及边 区各地区部队

15、 全国各游击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无产阶级明确了自身在民族斗争和阶级 斗争中担负的历史使命 这一举措 A 覆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体成员 B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主要进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和动员 D 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26 观察下面的 1934 年 10 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 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 况反映了江西 A 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 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 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 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6 27 20 世纪 60 年代 为了摆脱经济困难 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政策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很快 到经 济调整后期随着经

16、济形势的好转 政府通过加强集市贸易管理 征收集市贸易税等对集市贸易 进行限制 集市贸易日渐式微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家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B 经济政策受政治运动影响 C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 D 政府对市场经济高度管制 28 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 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 始终保持选举制 可以连选连 任 并不给薪体 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 15 年首席将军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29 罗马法中规定 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 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 购买通行权 邻居不得拒绝 由此可知 此规定 A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30 1777 年 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 24 农业占 45 到 1821 年 工业收入上升到 31 农 业收入下降至 26 1851 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 58 7 农业劳动力占 21 7 这说 明英国 A 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 B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C 经济结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