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513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5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422027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内蒙古赤峰二中内蒙古赤峰二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 卷 1 至 4 页 第 卷 5 至 6 页 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 考试科目 试卷类型 A 用铅笔涂在答题 卡上 2 本卷共 2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说明错误的是 A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神权与王权结合 C 以血缘

2、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 D 最高政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据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 26 人 但是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掉太 子 另择继承人 皇后劝其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 岂可动乎 于是没有更换太子 由此可 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3 王国维在 殷周制度论 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 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古人 非不知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人才之用优于资格 而终不以此易彼者 盖惧夫名之可藉而 争之易生 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 嫡长子

3、继承制是历史的传承 C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D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4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关于封建制度的定义 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封建 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二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三 中央势 力衰落 下列哪个朝代符合马克垚的观点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 5 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2 A 法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皇权意识的增强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6 著名的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 将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归结为四点 其中一点就 是 中华民族一直处于有序状态 并以管理上的有序保证了思想上的有

4、序 就总体政治制度 而言这里所说的 管理上的有序 主要指的是 A 禅让制和分封制 B 分封制和宗法制 C 宗法制和科举制 D 郡县制和科举制 7 在学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后 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学习内容拟定了四个 选题开展研究 其中无法研究的选题是 A 浅议宗法制的中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B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 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8 钱穆先生说 从秦到清两千年 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 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 政治了 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西周分封制 B 唐代三省六部制 C 明代废除丞相 D 清代设军机处 9 2012 年

5、1 月 7 日环球网发表 宋代积贫积弱仍是中国史上最辉煌时期 文章认为 继五 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 法宝就是所有事情都要预先做出防范 委曲周全地 进行制约 这里 法宝 是指 A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C 分化事权部门间相互牵制 D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10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 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元朝 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 故它的权力相当大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 军事 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 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 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 中转站 这段材料说明行省的主要特点是 A

6、 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 B 权力不受中央节制 C 现在的 省 源于元代行省 D 实际上是军事机构 11 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说道 某种制度 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 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 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 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 本问题之所在 以下属于钱穆所讲这种制度范畴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行省制 3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12 廷寄 是中国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 始于雍正皇帝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 止泄密 皇帝将机要文书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交兵部捷报处 寄送各省有关官员 廷寄 可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哪一历史问题的重要资料 A 选官制度的突变 B 宰

7、相制度的变革 C 监察制度的发展 D 君主权力的变化 13 德国历史学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认为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 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这主要表明 A 古希腊城邦制度即民主政治 B 城邦是古希腊公民直接参政的保障 C 西方的自由意识来源于城邦 D 城邦制度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4 苏格拉底深刻地讽刺雅典民主的某一方式 没有人愿意用 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 建筑师 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 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 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 得多 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 命令 B 投票 C 抽签 D 高薪 15 马克思曾说 所谓国家 不仅应有自己的暴力机器 还应实现按地

8、域来划分其民众 据此判断 雅典国家最早形成于哪一位执政时期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苏格拉底 D 伯利克里 16 伯利克里说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 他就会受到任何提拔 当任公职 这就对他优 点的赏赐 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 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不管他的境 况有多黯淡 这种思想贯彻到执政上 A 使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公民开放 B 可以有效地制约野心家的专制 C 有助于所有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D 保障了雅典所有人的合法权利 17 罗马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为 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 内容保守 形式主义色 彩浓厚 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 这种缺陷在什么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 A 罗

9、马共和国时期 B 罗马帝国时期 C 十二铜表法 颁布以后 D 民法大全 颁布以后 18 某学生在课堂上回答 万民法 的概念时这样概括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 际法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万民法 A 代表罗马公民的利益 B 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共和国公民 C 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4 19 恩格斯说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产条件及其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 表现 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在此 他实际上指出罗马法具 有顽强生命力主要在于 A 经济因素 B 法理因素 C 阶级因素 D 文化因素 20 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10、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它 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 仅以批判两 字所能了结 它精华与糟粕并存 积极与消极同在 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 发展的方法 B 比较的方法 C 全面的方法 D 史料解读法 2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 字数越来越多 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 个人业绩 追颂祖先功德 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变化 D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2 下列表格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 年 前

11、 195 年 15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 国 汉文帝十六 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武帝元封五 年 前 106 年 108 郡 国 A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B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D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23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 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 因为波斯大军入侵 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 他得以重新任职 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 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B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C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

12、部混乱 24 十二铜表法 中说 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A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B 奴隶参与了立法 5 C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轻易改变 D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第 卷 本卷共四道大题 共 52 分 25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 中书 门下 机要三司 擢 zhu 选拔 才而居 委任实重 诏赦 如有不稳便 皆須执论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明太祖说 自秦始置丞相 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期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我朝罢宰相 设五府 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制约 不敢 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回答问题 1 材

13、料一中的 中书 门下 的职责各是什么 4 分 2 材料二中明太祖对历代设丞相弊端的总结是否正确 在这样总结的基础上明朝后来采取 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 6 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太宗和明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根本目的 4 分 26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使国家行 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科举制度表现出一种热忱 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 人才 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 即便再老再迟 只要能赶上考试 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 是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 百万名以上的举人 就整体而言 却是

14、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 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 行政管理专家 6 材料二 用八股文取士 不仅内容限定 格式限定 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 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 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 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 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 全国士子为了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 结果 造成大量的废物 摘自余秋雨 十万进士 材料三 徽商以儒商自居 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 据 中国第一状元县 休宁 县志 载 明代徽州 56 万人口 书院多达 54 所 中国总计 800 多位状元中 19 位产生休宁 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 往往知恩图报 庇护徽商 摘

15、自纪录片 徽商 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一 说明科举制度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 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 7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 简要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4 分 3 依据材料三 在科举制度影响下 徽州人如何认识经商 读书 做官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分 27 12 分 不同的建筑风格 反映着不同的政治 经济 文化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 4 世纪 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 而雅典 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 在公元前 5 世纪的时候 普 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 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 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 石 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位参加者

16、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 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旧称紫禁城 是明 清两代皇宫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 杰作 中国现存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故宫严格地按 周礼 考工记 中 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 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 在建筑布置上 用形体变化 高低起伏的手法 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故宫前部宫殿 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 伟壮丽 庭院明朗开阔 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 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 故宫 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回答问题 1 材料一 二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形成两国不同政 7 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4 分 3 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2 分 28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 两端争胜 而徒为无益之论者 郡县 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 一如柳宗元 所论 王夫之认为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