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512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_511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市三中市三中 20192019 届高三文科届高三文科 8 8 月考试历史试卷月考试历史试卷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命题人 考试时间 2018 8 30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5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50 分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 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断绝 2 礼记 中说 六十者坐 五十者立侍 以听政役 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 七十 者四豆 八

2、十者五豆 九十者六豆 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 而后乃能入孝弟 孝 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B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3 孔子曾周游列国 10 多年 但倍受冷落 狼狈不堪 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孔子地位低下 B 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 C 受其它学派打击 D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4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 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 但春秋时 礼经人为 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5 孔

3、子由 仁 进而提出统治者要 德政 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 非攻 主张的思想基础 6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孔子 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7 治民无常 唯治为法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 刑德也 何谓刑德 曰 杀戮之谓刑 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 则上尊而不侵 材料代表的 2 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A

4、 以德治国 反对刑罚 B 以法治国 厉行 赏罚 C 无为而治 崇尚自然 D 兼爱非攻 提倡节俭 8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朱熹注解为 为政以德 则无为而 天下归之 达到 不动而化 不言而信 无为而成 的效果 这表明儒家的 无为 A 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 B 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 C 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D 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 9 为人主者 予夺生杀 务当其义 若四时 列官置吏 必以其能 若五行 好仁恶戾 任德远刑 若阳阴 此之谓能配天 该思想提出者是 A 荀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10 史记 老子所贵道 虚无 凶应变化于无为 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

5、道德 放论 要亦归之自然 韩子引绳墨 切事情 明是非 其极惨礅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 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 A 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 西汉初期统治者 尊儒尚法 C 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 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11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 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 以陶渊明 王羲之 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 以狂放不羁 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 形成中国历史上 绝无仅有的 魏晋风流 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门阀士族特立独行 思想活跃 B 江南经济开发 商品经济发展 C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 社会动荡 D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援老入儒 12 范文澜在 中

6、国通史简编 中指出 大体上 儒家对佛教 排斥多于调和 佛教对儒家 调和 多于排斥 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 不相调和 道教徒也有主张调和的 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汉武帝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明末清初 13 冯天瑜教授认为 唐代的三教 儒学 道教 佛教 并行造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 人 们不以一教为尊 亦不必以自己的信仰去屈从于一尊意志 这种 三教并行 政策 A 导致唐朝统治思想混乱 B 导致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 使佛教成为统治思想 D 使道教取代了儒学 14 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 历代名画记 中 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 即 自 然 神 妙 精 谨细 认为 自然者

7、 为上品之上 失于自然而后神 失 于神而后妙 失于妙而后精 精之为病也 而成谨细 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3 A 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 B 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 C 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D 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 15 右图漫画 一团和气 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 而坐 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 右耳处有 一方巾儒士 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 借用道者与儒士的 五官 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 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形成了思想体系 B 使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C 三教合归佛 为其核心 D 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16 程颐说 克己则私心去 自然能复礼 虽不

8、学文 而理意已得 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是 A 理是世界本原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心外无理 D 吾心即是真理 17 朱熹在 漳州劝农文 中说 请诸父老 常为解说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去恶从 善 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在此 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 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C 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 D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18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 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 其反映的实 质问题是 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数量 2 人 5 人 21 人 710 人 7098 人 A 政府治国严谨 B 妇女地位有所上升 C 儒学

9、地位衰落 D 理学摧残人性的一面 19 明朝中后期 受心学的影响 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 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 官贵人 才子佳人 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 商贩 农民 他们傲视封建礼教 鄙视功名利禄 敢于直言 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 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20 明代商人王现曾说 夫商与士 异术而同心 故善商者 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 4 是故虽利而不污 故利以义制 名以清修 天之鉴也 故王文贤墓志铭 对此理解 准确的是 A 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 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 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

10、化 D 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21 黄宗羲主张在边境地区方镇 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 外足捍患 田赋商税听其征收 以充战守之用 一切政教张弛 不从中制 终其世兵民辑睦 疆场宁谧者 许以嗣世 其主张意在 A 实行分裂割据 B 限制君主权力 C 彻底否定封建制度 D 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22 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提出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曰明道也 纪政事也 察民隐 也 乐道人之善也 若此者 有益于天下 有益于将来 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 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A B C D 23 李贽在 史纲评要 中说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

11、大是英雄之言 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 横议之后 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埋怨不得李丞相 秦始皇也 下列对此信息的 解读 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4 学者高汉城在 中国文化历程述略 中指出 明清王朝的嬗递 促使部分胸怀 亡 国之思 的文化人 对 古今之变 天地之理 作一番重新思考 他们提出的主张 A 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B 否定了封建制度 C 描绘了资本主义国家蓝图 D 强化了农本商末观念 25 黄晓军在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中写道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

12、 家的模式 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 是传统与时代 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这反映 出 A 明末清初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他们彻底否定传统儒学的地位 C 他们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 他们对未来社会有一个完整的构想 26 宋代 形成了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八德 清末民初 忠 孝 仁 爱 信 义 和 平 新八德 形成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儒学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 B 家族观念向民族国家观念发展 5 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义 D 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27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 强国 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 世纪确立世界霸主

13、地位的英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 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 似 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发展经济 B 武力掠夺 C 制度创新 D 科技强国 28 有这样一首诗 有个故事说 德行 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由纯洁女神们掩护 凡人眼 睛看不见 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 求知 智慧 向善 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诗中所表 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但丁 29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 即仁 义 礼 智 其共同点是 A 强调等级 B 关注理性 C 重视智慧 D 注重修养 30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 小马驹吃足了

14、奶就会踢它的母亲 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 德 A 敢于挑战权威 B 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 忘恩负义 D 求知欲强 31 柏拉图认为 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 云 有关 在 云 中 苏格拉 底是一个教授诡辩术的人 主人公的儿子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诡辩之后 跟父亲争论 说 儿子有权打老子 父亲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 思想所 据此可推知 A 戏剧是古希腊的政治演绎 B 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 C 文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D 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代表 32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 在生物 学领域 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在 物理学 一书中

15、 他指出具体事物是 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 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 注重客观实际 研究领域宽广 C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 家学深厚 遗传影响比较大 33 薄伽丘的 十日谈 与但丁的 神曲 齐名 享有 人曲 的美誉 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 倡导社会契约 B 主张民主政治 C 反对宗教信仰 D 肯定人的价值 34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6 35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 但是 人们的人生观已

16、经改变 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 同的服装 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 他们试图在今生 在地 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材料中的 此时 是指 A 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 B 公元 4 世纪至公元 13 世纪 C 公元 14 世纪至公元 16 世纪 D 公元 17 世纪至公元 18 世纪 36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 1369 1444 认为 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 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 发展的原因所在 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 A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 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 人类已经进入理性时代 D 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想 37 人的解放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一文指出 他们 启蒙思想家 力图把人类生活世 俗化 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理性时代 是指 A 神学禁锢人们思想的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C 民主和科学的光明时代 D 没有宗教的无神论时代 38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 甚至有人担 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 是 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