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498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8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无答案 试题 无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30 题 共计 60 分 1 古代中国的经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 本 的是 A 交通运输业 B 手工业 C 商业 D 农业 2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反映 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 简单协作 B 小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3 客家民谣 龙田墟 二五八 注 农历 即当地赶集的日子 这里的 墟 在 宋代应属于 A 晓市 B

2、村落 C 草市 D 夜市 4 中秋夕 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 玩月笙歌 远闻千里 嬉戏连坐至晓 材料描绘的是 A 汉都长安 B 隋朝洛阳 C 唐都长安 D 宋都东京 5 韩非子视商人为 邦之蠹也 蠹 蛀虫 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A 今驱民而归之于农 皆著于本 使天下各食其力 B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C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D 使农不废耕 女不废织 厚本抑末 6 自商鞅变法以后 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 这种政策的表现有 宣扬 农为天下本务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着重发展对外贸易 对商业加 征重税 A B C D 7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

3、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牛耕技术形成 B 铁犁开始应用 C 耦犁耕作出现 D 一牛挽犁盛行 8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 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 她的每一个 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 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 9 三辅黄图 未央宫 织室 在未央宫 又有东西织室 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汉 书 百官公卿表 少府属官有东织 西织令丞 河平元年省东织 更名西织为织室 这两段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都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4、D 私营手工业 10 汉初 驰山泽之禁 吴王刘濞得以 专山泽之饶 势力日增 后汉武帝行盐 铁 专卖 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 铁的专擅 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 材料认为实行 专卖制度 A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 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 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 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11 康熙九年 1670 年 由于 年荒米贵 受雇工匠窦桂甫等 传单约会众匠停工 索添工银 当地工匠纷纷响应 停工汹汹 这反映了 A 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 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 D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12 自道光年间 1821 1850 西人 操贸易之权 逐锥刀之利

5、民间生计 皆为 其所夺 自洋布洋纱入口 土布销场遂滞 纺绩稀少 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由此可见 A 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B 中国已经全面开放 C 自然经济正在解体 D 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13 闽海关十年报告 1892 1901 年 载 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 运往香 港和新加坡售卖 这种现象说明 A 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 B 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 D 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14 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 惊破了古老中国的天朝大梦 中国面临着 千古未有之变 局 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 中国开启了艰难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这一历程始于 A 洋务运动

6、 B 戊戌变法 C 清末 新政 D 新文化运动 15 1893 年 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 粤人知其益者 十之八九 两 江闽浙 十之二三 河洛之北 万不得一 该材料折射出 A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 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 C 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D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16 1928 1937 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 8 以上 1936 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 高水平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C 清政府谕令 多设织布 纺绸等局 D 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 17 钱理群在 天地玄黄 中记载了某民

7、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 深可没 胫 行人往来践踏 绝无俯身拾之者 谓之 路不拾遗 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 官僚资本彻底崩溃 B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 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18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 报告 统计 1935 年 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 13 家 1940 年 为 159 家 纺织 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 这种变化是由于 A 马关条约 的签订 B 民族工业的繁荣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国共内战的开始 19 周恩来说 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 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 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 后来的实践表明 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 A 中共八大召开时 B

8、 三大改造完成时 C 1954 年宪法通过时 D 改革开放开始时 20 1958 年下半年 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 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 3 100 万剧增 至 5 194 万 在这新增加的 2 000 万名职工中 来自农村的有 1 104 万人 占总数的 53 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农村经历了从 干部敲破钟 社员不出工 到 不用敲钟 农 民赛着往前冲 的巨大变化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 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当

9、时生产力的发 展 C 大跃进 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 在这一过程中 最主要的改变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 C 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的规模 23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 历经 14 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 向 这里的 方向 是指 A 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 利用论 补充 4 论 重

10、要组成论 三个阶段 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 A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B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 C 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D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25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 1931 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 要求法院出面调 解 并于同年 10 月 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 这件事情震动社会 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 奇事 这件事情说明 A 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 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 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 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26 举头铁索路行空 电气能收夺天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 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 赞叹的是 A 航空运输业 B 铁路运输

11、业 C 电报电话业 D 轮船运输业 27 王慎之在 清代海外竹枝词 中写道 堪笑今人爱出洋 出洋最易变心肠 未知 防海筹边策 且效高冠短褐装 导致词中 爱出洋 短褐装 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媚外心理的使然 B 工业文明的影响 C 攀比世风的结果 D 交通运输的发展 28 番菜争推一品香 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 我爱香槟酒一觞 文中的 番 菜 与正宗传统西菜是不一样的 正宗西菜的生 臊 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 广东人遂加 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 名之曰 番菜 西菜传入中国后的变化反映了 A 西餐深刻影响了国民饮食 B 民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 C 近代饮食的中西合璧特征 D 国人

12、对西方餐饮去芜存菁 29 近代有人作竹枝词描述南京富家女子结伴乘坐火车游上海的情景 火车当日达吴 淞 女伴遨游兴致浓 今日司空都见惯 沪宁来去也从容 诗中反映的是 A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 社会剧变导致妇女地位的提升 C 汽车和飞机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 30 电影 搜索 反映了网络时代的 人肉 技术 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 但很不幸 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这表明 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网络已成 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 B C D 二 材料解析题 共计 40 分 3

13、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0 分 今农夫五口之家 春耕 夏耘 秋获 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 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 虐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改 有者 半贾而卖 无者 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 5 鬻子孙 以偿债者矣 明主知其然也 故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 广畜积 以实仓廪 备 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自晁错 论贵粟疏 材料二 秋成之时 百逋丛身 解偿之余 储积无几 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 比比 皆是也 宋 王柏 鲁斋集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 晁错认为农民 勤苦如此 的原因是什么 8 分 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 的对策是

14、什么 2 分 32 阅读材料 根据所学 回答问题 共 14 分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 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 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 创办人张謇 江苏南通人 1914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给 大生纱厂带来了 黄金时代 从 1917 年开始 由于外货锐减 国产纱布畅销 特别是四川 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 纱价由每箱 156 元涨到 230 元 因此全年获利 76 万两 以后四年也 连续赢利 1917 1921 年五年共获利 560 多万两 摘编自百度 百科

15、大生纱厂 1 材料一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 2 分 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4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8 分 33 习近平主席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2018 年 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 改 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共 16 分 1 40 年间 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请指出作出 改革开放 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 2 分 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6 分 6 2 40 年来的艰苦努力 我们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请指出党和政府于 1984 年在改革 开放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创新性举措 4 分 3 40 年来 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 改革路线 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 综合上述 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