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486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24029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卷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中子数为 8 质子数为 6 的碳原子 68C C 1H 与 2H 互称同位素 D 230Th 和232Th 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2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 其中 Y 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第 IVA 族 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和 X 的简单氢化物反应 C M 的非金属性比 Z 的弱 D 原子半径比较 Xr Z

2、 r Y r X B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 C Y 分别与 Z 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W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的强 4 下面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D 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破坏化学键 吸收热量 属于化学变化 5 下列各组物质中 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 NaCl 和 K2S B H2O 和 NH3 C CaF2和 CsCl D CCl4和 Na2O 6 下列关于下图装置的说法

3、中 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铜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 SO42 向正极移动 D 正极反应为 Zn 2 e Zn2 7 下图表示的是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 B 正极为 C 发生 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C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D 正极反应为 O2 2H2O 4e 4OH 8 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 0 增加 N2的 浓度 平衡常数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少 D 无法判断 2 9 LiFePO4电池广泛用于电动车 电池反 Li FePO4 LiFePO4 电

4、池的正极材料是 LiFePO4 负极材料是石墨 含 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放电过程 充电过程 A Li 向电池的正极迁移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 可以加入磷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率 阳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LiFePO4 e FePO4 Li C 若正极增加 7g 则有 NA个电子经电解质由 负极流向正极 阳极材料的质量不断减少 D 若有 n mol 的 Li 迁移 则理论上负极失去 n mol 电子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 e Li 10 电解 CuCl2溶液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b 电极的质量不变 B a 电极是该装置的负极 C a 电

5、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电子由 b 电极经溶液流向 a 电极 11 将两根铁钉分别缠绕铜丝和铝条 放入滴有混合溶液的容器中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 a 中铁钉附近呈现蓝色沉淀 C b 中发生吸氧腐蚀 D a 中铜丝附近有气泡产生 1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了 B 正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 正 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 正 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13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 判断生成 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 H2 0 3 mol L 1 min 1 B v N2 0 05 mol L 1 s 1

6、C v N2 0 2 mol L 1 min 1 D v NH3 0 3 mol L 1 min 1 14 将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敞口容器中 产生 H2的速率 v 与时间 t 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影响 AB 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H 的浓度 B Cl 的浓度 C 溶液的温度 D 体系的压强 3 15 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 0 达到平衡 时 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催化剂 v 正 v 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 v 正 v 逆 都增大 且 v 正 增大倍数大于 v 逆 增大倍数 C 降温 v 正

7、v 逆 都减小 且 v 正 减小倍数小于 v 逆 减小倍数 D 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 v 正 v 逆 都增大 且 v 正 增大倍数大于 v 逆 增大 倍数 16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有关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升温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B 采用 20 50 MPa 能提高催化剂的效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 NH3的百分含量 D 循环使用未反应的 N2和 H2能节约成本 17 某温度下 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反应 2X g Y g 2Z g 达到平衡时 X Y 和 Z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6mol 3mol 和 6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 质的量做如下调

8、整 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均减少 1mol B 均增加 1mol C 均减半 D 均加倍 18 如图所示 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反应 4CO g 2NO2 g N2 g 4CO2 g H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 改变起始物 CO 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则有 T10 19 将 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 当反应 2NO2 g N2O4 g 达到平衡后 改变下列 一个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 气体颜色加深 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慢慢压缩气体体积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重新达到平衡后 混合气体的颜色比原 平衡的颜色深 C 加入 NO2后 N2O4的体积

9、分数减少 D 恒温恒容时 充入稀有气体 压强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混合气体的颜 变浅 20 已知反应 2CO g 2C s O2 g 的 H 为正值 S 为负值 设 H 和 S 不随温度而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 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第二卷 非选择题 40 分 21 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 CO2发生反应 Fe s CO2 g FeO s CO g H 0 1 一定温度下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 反 应过程中 CO2气体和 CO 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

10、 8 分钟内 CO 的平均反应 速率 v CO 2 写出该反应平衡常表达式 K 下列措施中能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增大的是 填序号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充入 CO D 再加入一些铁粉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 再通入少量的 CO2 则CO2的转化率将 填 增大 减小 不变 4 铁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高铁酸钠 Na2FeO4 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 高铁酸 钠生产方法之一是 强碱性溶液中用 NaClO 氧化 Fe OH 3 生成高铁酸钠 氯化钠和另一种常见化合物 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2K2FeO4 8H2O 3Zn

11、OH 2 2Fe OH 3 4K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 放电时每转移 6mol 电子 负极有 2mol K2FeO4被还原 B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Zn OH 2 2e Zn 2OH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FeO42 3e 4H2O Fe OH 3 5OH D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5 已知 2CO g O2 g 2CO2 g H 566 kJ mol 2H2 g O2 g 2H2O g H 483 6 kJ mol 写出 CO 和 H2O g 作用生成 CO2和 H2的热化学方程式 22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的处理与利用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 消除汽车尾 气中的

12、NO CO 有利于减少 PM 2 5 的排放 已知如下信息 2CO g 2NO g 2CO2 g N2 g H1 748kJ mol 2CO g O2 g 2CO2 g H2 565kJ mol 1 在一定条件下 N2和 O2会转化为 NO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在恒温条件下 向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0 2mol NO 和 0 3mol CO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1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 测得 10min 内 v NO 7 5 10 3mol L min 则平衡后 CO 的转化率为 3 其他条件相同 t min 时不同温度下测得 NO 的转

13、化率如图 I 所示 A 点的反应速率 v 正 填 或 v逆 A B 两点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的是 填 A 或 B 理由是 5 4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 CO2和水制备化学原料 图 II 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 备 HCOOH 的原理示意图 请写出催化剂 b 处的电极反应式 23 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产生雾霾的原因之一 消除汽车尾气是减少城市空气污 染的热点研究课题 1 已知 N2 g O2 g 2NO g H 180 5kJ mol 1 CO g 1 2 O2 g CO2 g H 283kJ mol 1 则汽车尾气中 NO 和 CO 在催化转化器中相互反应 成无污染的气体的 热化学

14、方程式是 2 在一定温度下 将 2 0mol NO 2 4mol 气体 CO 通入到固定容积为 2L 的容器中 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有害气体 NO 的转化率为 0 15min NO 的平均速率 v NO mol L min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20min 时若改变反应条件 导致 CO 浓度减小 则改 变的 条 件可 能是 选填序号 a 缩小容器体积 b 增加 CO 的量 c 降低温度 d 扩大容器体积 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 20min 时再向容器中充入 NO N2各 0 4mol 化学 平 衡将 移动 选填 向左 向右 或 不 移动后在达到平衡时的 平衡常 数的值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