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484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乌丹一中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乌丹一中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计 50 分 1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 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 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2 关于松嫩平原自然条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期 B 地势平坦 沼泽分布广泛 C 矿产资源贫乏 D 河网密布 湖泊众多 3 开发早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 河湖广布 水系稠密 地势低平 土质黏重 交通落后 利用 改造自

2、然的能力低下 A B C D 4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 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季风气候 B 因河网密布 湖泊众多 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 长江三角洲的水稻种植一年三熟 D 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紫色土为主 5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水源不足 B 光照不足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6 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其原因是 A 冬季严寒 病虫害少面性 B 夏季白昼长 日照时间长 C 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 土壤墒情好 D 地势低平 地广人稀 耕地集中连片 7 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

3、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局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农业 8 湖广熟 天下足 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 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 雨热条件好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自然灾害少 2 C 河流众多 交通便利 D 粮食种植历史悠久 劳动力资源充足 9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开发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 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 农业大发展时期 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 稠密的水网 使耕地分散破碎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 规模化的推广 但由于水稻单产 很高 使其商品率高 仍是我国最重要的

4、商品粮基地 D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10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穿 衣比较厚重 而南方穿衣相对较单薄 下列关于南北方的地域差异 表述错误的是 A 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 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 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 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11 下表是 2001 年我国 a b 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公顷 a b 两省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 4 1 5 57 5 b 156 7 42 3 18 2 A 内蒙古 江苏 B 广西 黑龙江 C 湖北 甘肃 D 河南 新疆 读下图 回答 12 16 题

5、 12 甲 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30 N120 E 甲乙 3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13 甲图中 P 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 气候资源优势 B 动物资源优势 C 劳动力资源优势 D 土地资源优势 14 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 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牧业基地 A B C D 15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雨热同期 大陆性气候稍强 水稻土 水田 水稻种植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作业 A B C D 16 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

6、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 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分条件好 B 热量条件好 C 人均耕地面积大 D 交通发达 17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18 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 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无法比较 4 19 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甲乙两地灾害信息材料 主要依靠 A 传感器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遥感技术 20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 A 查询检索 B 资源调查 C 灾害监测 D 空间定位 21 自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我国的光学 雷达遥感飞机一直马

7、不停蹄 地盘旋于灾区上空 展开大规模勘察和监测 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最为直观 明确的 路线图 并为北川遥感观测候选新址 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雷达技术 22 2010 山东烟台高三检测 25 在互联网上浏览的电子地图主要应用了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技术 2008 海南高考 23 24 下图示意 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图层 据此完 成 23 24 题 23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耕地分类和评价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布局 24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

8、圾场选址 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纸厂 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 A B C D 25 我国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 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 200 千米以 上 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 5 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 行列 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 统 26 由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 图 4 2 一 l 甲图中 A B C D 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 5 化圈的是 图 4 一 2 l 27 乙图说明了 A 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 面积

9、缩小 B 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C 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 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28 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 500 亿元 回答 9 1 5 题 29 据统计 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 62 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 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 这主要是因为 A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 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 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 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30 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 1 600 万公顷 占

10、全国的 90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 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 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 C 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 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31 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 应采取的措施是 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 耕还草还林措施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A B C D 32 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A 生态效益为核心 B 消除贫困为核心 C 社会效益为核心 D 经济效益为核心 6 33 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 A 风蚀荒漠化 B 冰蚀荒漠化 C 水蚀荒漠化 D 盐渍荒漠化 34 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 固定沙漠 B

11、削减风力 C 吸收地下水 D 增加降水 35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 风吹草低见年羊 的风光 如今变为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 景象 深刻地反映了 A 过度放牧 草场资源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将可继 续增加 36 2010 淄博统考 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 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 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 伸到南北纬 15 25 D 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2008 海南高考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 相同面积 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 下表 据此完成 37 38 题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

12、松幼林地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33 弱 111 0 1 155 41 3 153 4 7 154 18 14 很强 29 0 5 327 39 4 71 0 8 212 25 19 强 28 0 3 113 1 2 51 0 4 52 0 6 37 相同降雨强度下 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 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38 下列判断中

13、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 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7 A B C D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 完成 39 40 题 39 国家大力推行 退耕还林 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木材产量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 A B C D 40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 保护农田 C 抵御海风 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 进行平原绿化 美化城市环境 41 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 调节气温 改良城市小气候

14、B 减弱噪音 美化环境 C 吸烟滞尘 净化空气 D 防风固沙 防止沙尘暴发生 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 42 43 题 8 42 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A 寒带地区 B 欧洲 C 南美洲 D 东亚地区 43 对该植被下的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壤 肥力高 B 灰钙土 肥力高 C 黄壤 肥力低 D 砖红壤 肥力低 44 有人说雨林是 长着森林的沙漠 这是因为 在茂密的森林下 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 B C D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保护和开发 联合国大会决定将 2011 年

15、定为国际森林年 据此回答 45 46 题 45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 000 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 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水 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B C D 46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保护和开发 我们应该 A 封山育林 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 注重开发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 采育结合 综合开发利用 下图是低 中 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 生态系统 物质流动示意图 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 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 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 回答 47 48 题 47 对土壤 生物

16、量 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土壤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48 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 B C D 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 49 50 题 49 2009 年 2 月 2 日是第 13 个 世界湿地日 其主题是 从上游到下游 湿地连着你和 我 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包括 9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为人类提供水源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A B C D 50 3 月 21 日为世界森林日 2008 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 善待并擅待森林 无异于善待人 类自己 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 B C D 二 综合题 50 分 51 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 材料 1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南共体 第 28 届首脑会议于 2008 年 8 月 16 日在南非约翰内 斯堡正式开幕 材料 2 下面是世界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 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