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428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0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203019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的原子量可能用的原子量 H H 1 1 C C 1212 N N 1414 O O 1616 NaNa 2323 AlAl 2727 S S 3232 ClCl 35 535 5 FeFe 5656 CuCu 6464 一 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 3 分 共 48 分 1 已知 298K 下反应 2Al2O3 s 3C s 4Al s 3CO2 g H 2171 0kJ mol S 635 5J mol 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

2、题给 H 值可知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 S 0 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少的反应 C 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D 若温度可以决定反应的方向 则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 3416 2 K 2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发生化学反应刚开始缓慢 随后反应迅速加快 B 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l2 H2OHCl HClO C 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氮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V 乙 B K 丙 K 乙 C C 乙 C 甲 D 甲 丙 15 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之一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对 NO2进行回

3、收利用 装置 中 A B 均为多孔石墨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为原电池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池总反应为 4NO2 O2 2H2O 4HNO3 C 一段时间后 B 极附近 HNO3浓度增大 D 电子流向 A 电极 灯泡 B 电极 电解液 A 电极 16 常温下 向 10mL 0 1 mol L 1的 HR 溶液中逐滴滴入 0 1 mol L 1的氨水 所得溶液 pH 及 导电性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 点溶液 pH 5 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B a b 点导电能力增强 说明 HR 为弱酸 C c 点溶液存在 c NH4 c R c OH c H D B c 任意点溶液均有 c

4、 H c OH KW 1 0 10 14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5 17 6 分 按要求填空 I 1 常温下 Cr OH 3的溶度积 Ksp c Cr3 c3 OH 10 32 要使 c Cr3 降至 10 5mol L 溶液的 pH 应调至 2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 NH4Cl 氨水 NH4HSO4 其中按 c NH4 大小顺序正确 的是 用序号表示 3 常温下两种溶液 a pH 4 的 NH4Cl 溶液 b pH 4 的盐酸溶液 其中水电离出的 C H 之比为 II 室温下 某一元弱酸 HA 的电离常数 K 1 6 10 6 向 20 00 mL 浓度约为 0 1 mol L

5、1 HA 溶液中逐滴加入 0 1000 mol L 1 的标准 NaOH 溶液 其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忽略温度变 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a b c d 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 2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 作指示剂 3 滴定终点在 填 c 点以上 或 c 点以下 18 10 分 如图是以铅蓄电池为电源 模拟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 盐水的装置图 C D 均为石墨电极 已知 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下列电极反应 负极 Pb SO 2e PbSO4 正极 PbO2 4H SO 2e PbSO4 2H2O 2 42 4 1 请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 若在电解池中 C 极一侧滴酚酞试液

6、电解一段时间后未呈红色 说 明铅蓄电池的 A 极为 极 3 用铅蓄电池电解 1 L 饱和食盐水 食盐水足量 密度为 1 15g cm 3 时 若收集到 11 2L 标准状况下 氯气 则至少转移电子 mol 若铅蓄电池消耗 H2SO4 2mol 则可收集到 H2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为 L 若消耗硫酸a mol 电解后除去隔膜 所得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假设氯气 全部排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9 14 分 每空 2 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 成甲醇 反应 CO g 2H2 g CH3OH g H1 6 反应 CO2 g 3H

7、2 g CH3OH g H2O g H2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K 温度 250 300 350 K 2 0 0 27 0 012 1 由表中数据判断 H1 填 或 0 反应 CO2 g H2 g CO g H2O g H3 用 H1和 H2表示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则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 中 CO 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充入 CO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 将 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 充入 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 使用高效催化剂 3 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对于反应 将 10 mol CO2和 30mol H2放入 1 L 的密闭容器中 充分反 应后测得 CO

8、2的转化率为 60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维持条件不变 向该容器中投入 10 mol CO2 30mol H2 10 mol CH3OH g 和 10mol H2O g 判断平衡移 动的方向是 填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或 不移动 4 反应 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反应在t1 t3 t7时都达到了平衡 而t2 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 试判断改变的条件 t2时 t8时 20 14 分 每空 2 分 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 CH3COOHCH3COO H K 1 6 10 5 H2C2O4 H2C2O4H HC2

9、O4 HC2O4 H C2O42 K1 5 9 10 2 K2 6 4 10 5 H2CO3 H2CO3H HCO3 HCO3 H CO32 K1 4 4 10 7 K2 5 6 10 11 H2S H2SH HS HS H S2 K1 9 1 10 8K2 1 1 10 15 回答下列问题 7 1 某 温 度 下 纯 水 中 的 c H 2 0 10 7mol L 则 此 时 溶 液 中 c OH 为 mol L 此时温度 25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若温度不变 滴入 稀硫酸使 c H 5 0 10 6mol L 则由水电离出的 c H 为 mol L 2 下列四种离子结合 H 能力最强

10、的是 A HCO3 B C2O42 C S2 D CH3COO 3 该温度下 1 0 mol L 1的 CH3COOH 溶液中的c H mol L 1 4 常温下 加水稀释 0 1 mol L 1的 H2C2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n H n OH 保持不变 B 溶液中水电离的c H c OH 保持不变 C 溶液中 保持不变 c HC2O 4 c H2C2O4 D 溶液中c OH 增大 5 将 CH3COOH 溶液加入少量 Na2CO3溶液中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 8 分 乙酸乙酯有四种常见合成方法 已知 A 是一种单糖 广泛存在于带甜味的水果中 B 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含氧有

11、机物且式量为 46 E 是一种石油裂解产物 能做水果的催熟 剂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有机物 E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 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 3 有机物 B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乙酸乙酯和另外一种常见气体 请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 A 不能使碘水变蓝 B 反应 是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换 C 有机物 B D 乙酸乙酯都是挥发性无色液体 可以通过闻气味进行鉴别 D 等质量的有机物 A D 和乙酸乙酯充分燃烧 消耗氧气的质量也相等 8 20202020 届高二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届高二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1 16 D B

12、C D D A A D C C D A C C B A 17 6 分 每空 1 分 I 1 5 2 3 106 1 II 1 c 2 酚酞 3 c点以上 18 10 分 每空 2 分 1 2NaCl 2H2O2NaOH Cl2 H2 电解 2 正 3 1 22 4 100 80a 1150 73a 19 14 分 每空 2 分 1 H2 H1 2 B 3 1 192 正向移动 4 升温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20 14 分 每空 2 分 1 2 0 10 7 大于 8 10 7 2 C 3 4 0 10 3 4 D 5 2CH3COOH CO 2CH3COO CO2 H2O 2 3 21 8 分 1 碳碳双键 2 氧化反应 3 2CH3CH2OH CH3COOCH2CH3 2H2 条件 催化剂 4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