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133400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一)2009-11-03 09:3207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 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

2、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以下就近几年部分省市和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

3、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相关练习: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

4、代内容。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

5、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7、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

6、,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林黛玉。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

7、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18、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19、红楼梦中

8、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2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2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9、!”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人物及性格特征: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10、关公:忠义,智勇双全。相关事件:1、桃园三结义。2、火烧赤壁。3、草船借箭。4、孔明借东风。5、关公过五关斩六将。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相关练习: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

11、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7、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

12、中的哪个人物?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例: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0、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

13、什么要七擒?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

14、庐”?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17、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孙权;诸葛亮。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刘备;关羽 ;张飞。20、“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三国演义;关羽。21、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

15、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2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赤壁之战;曹操、周瑜。2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2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2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

16、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2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2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成语: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2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30、下面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