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349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8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形成原电池后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A 错误 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 B 错误 C 原电池一个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另一个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 C 错误 D 原电池放电时 负极上失电子 负极附近聚集大量阳离子 正极上得电子 正极上聚集大 量电子 则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B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 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C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 但 CO2是非电解质 D 氯水能导电 所以 Cl2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强电解质中的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可电离 但强电解质中的共 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不会电离 只能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A 错误 B 固体氯化钠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 所以不导电 但氯化钠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可

3、导电 氯化钠是电解质 B 错误 C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 但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所以二氧化碳是 非电解质 C 正确 2 D 氯水能导电 但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C 3 准确量取 25 00mL 高锰酸钾溶液 可选用的仪器是 A 25mL 酸式滴定管 B 有刻度的 50mL 烧杯 C 25mL 碱式滴定管 D 25mL 量筒 答案 A 解析 分析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能氧化橡胶 再依据计量仪器的精确度和化学仪器的用途判断 详解 A 滴定管精确到 0 01mL 可用 25mL 酸式滴定管 选项 A 正确 B 烧杯精确到 0 1

4、mL 精确度达不到 选项 B 错误 C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能氧化橡胶 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 选项 C 错误 D 量筒精确到 0 1mL 精确度达不到 选项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点睛 本题考查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注意计量仪器的精确度和常见仪器的用途 题目难 度不大 4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2e H2 B Fe2 2e Fe C 2H2O O2 4e 4OH D Fe3 e Fe2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 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 铁在负极失去电子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 考查钢铁吸氧腐蚀的判断 点评 钢铁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 属

5、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试题基础性强 侧重对学 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5 如图所示装置 电流计 G 发生偏转 同时 A 极逐渐变粗 B 极逐渐变细 C 为电解质溶液 则 A B 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3 A A 是 Zn B 是 Cu C 为稀硫酸 B A 是 Cu B 是 Zn C 为稀硫酸 C A 是 Fe B 是 Ag C 为 AgNO3溶液 D A 是 Ag B 是 Fe C 为 AgNO3溶液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负极的活泼性大于正极的活泼性 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变成阳离子进入溶液 质量减 少 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正极上析出物质

6、若析出的物质是金属 则正极质量增加 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 在该原电池中 A 极逐渐变粗 B 极逐渐变细 所以 B 作负极 A 作正极 B 的活泼性大于 A 的活泼性 所以排除 A C 选项 A 极逐渐变粗 说明有金属析出 B 选项中是 H 放电析出氢气不是金属 D 选项析出金属 Ag 所以 D 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注意不能仅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正负极 要根据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正负极 如 Mg Al NaOH 溶液构成的原电池 铝作负极 镁作正极 6 下列有关反应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H 905 kJ

7、 mol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中每 4molNH3 g 被氧化 放出 905 kJ 热量 C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生成物的总键能小于反应物的总键能 答案 D 解析 分析 4 H 0 正反应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每有 4molNH3 g 被氧化 放出 905kJ 的热量 据此解答 详解 A 依据反应焓变可知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 正确 B 根据方程式可知 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3 0 所以氨气被氧化 每有 4mol NH3 g 被氧 化 放出 905kJ 的热量 B 正确 C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H 9

8、05 kJ mol 反应是放热反应 说明反应物总能 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 正确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 则该反应中反 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故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物质的能量 键能关系的知识 掌握相关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注意 C D 两选项的区别 7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 kJ mol 1 则 H2SO4和 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 H 2 57 3 kJ mol 1 B CO g 的燃烧热是 283 kJ mol 则 2CO g O2

9、 g 2CO2 g 反应的 H 566 kJ mol 1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 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能量 而 H2SO4 和 Ca OH 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 故中和热 H 57 3kJ mol 1 A 错误 B 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改变方向 焓 变改变符号 CO g 的燃烧热是 283 0kJ mol 1 则 2CO g O2 g 2CO2 g 的 H 2 283 0 kJ mol

10、1 566kJ mol 1 B 正确 C 反应条件和反应吸放热无必然联系 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也可 能需要加热 C 错误 D 燃烧热是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即生成的水为液体 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B 5 点睛 本题考查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抓住概念的实质是判断的关键 8 已知在 25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 s 1 2 O2 g CO g H1 110 5 kJ mol 1 C s O2 g CO2 g H2 393 5 kJ mol 1 则 C s CO2 g 2CO g 的 H 为 A 283 5 k

11、J mol 1 B 172 5 kJ mol 1 C 172 5 kJ mol 1 D 504 kJ mol 1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 由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 据此计算解答 详 解 由 盖 斯 定 律 2 整 理 可 得 C s CO2 g 2CO g 故 该 反 应 的 H 2 H1 H2 2 110 5kJ mol 1 393 5kJ mol 1 172 5kJ mol 1 故选项 B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 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 关键 9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

12、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 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 4e H2O CH3COOH 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O2CH3COOH H2O B 若有 0 4 mol 电子转移 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 48 L 氧气 C 检测时 电解质溶液中的 H 向负极移动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O2 4e 2H2O4OH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酸 性 乙 醇 燃 料 电 池 中 负 极 上 乙 醇 失 去 电 子 被 氧 化 负 极 反 应 为 CH3CH2OH 4e H2O CH3COOH 4H 正极上 O2得电子被还原 电极反应式为 O2 4e 4H

13、 2H2O 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 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 在原电池中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 子向负极移动 据此判断 6 详解 A 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H3CH2OH 4e H2O CH3COOH 4H 可知乙醇被 氧化生成乙酸和水 总反应式为 CH3CH2OH O2 CH3COOH H2O A 正确 B 氧气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由 0 价降低到 2 价 若有 0 4mol 电子转移 则应有 0 1mol 氧气被还原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2 24L B 错误 C 原电池中 阳离子 H 向正极移动 C 错误 D 酸性燃料电池中 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 正极反应式为 O2 4

14、e 4H 2H2O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点睛 本题考查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知识 注意在酸性条件下乙醇被氧化为乙酸的特点 10 化学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 H 0 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 正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速率减小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固体炭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水蒸气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扩大容器的容积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反应物气体的体积小于生成物 气体的体积 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升高温度 正 逆反应速率都

15、增大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则升高 温度 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多 所以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A 错误 B 炭为固体 加入固体炭 由于物质的浓度不变 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化学平衡不发 生移动 B 错误 C 加入水蒸气 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错误 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扩大容器的容积 导致容器的压强减小 减小 压强 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注意观察反应方程式的特征 把握温度 压强等外 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1 某温度下 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pH随溶液体积变

16、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7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为盐酸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 b点 H 的浓度大于a点 H 的浓度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盐酸是强酸 完全电离 醋酸是弱酸 部分电离 相同温度下 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 溶液 醋酸浓度大 在溶液稀释时 醋酸进一步电离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离子浓 度 II 应为醋酸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 根据 c 点 b 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来分析导电性 Kw 只与温度有关 与溶液的种类以及浓度大小没有关系 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 稀释到相同 体积时 醋酸 II 浓度大于盐酸 I 浓度 详解 A 盐酸是强酸 完全电离 醋酸是弱酸 部分电离 相同温度下 相同 pH 的盐酸 和醋酸溶液 醋酸浓度大 在溶液稀释时 未电离的醋酸分子会进一步电离产生离子 其溶 液中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离子浓度 II 应为醋酸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 A 错误 B 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 根据图示可知 c H b c 所以 b 溶液的导电性强 B 正确 C Kw的大小只取决于温度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