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

上传人:策*** 文档编号:12132953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透析:打造特色小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透析 打造特色小镇 目录目录 导读 3 1 初识理念 3 2 找准特色 4 3 打造方式 6 3 1 从资源优势出发 确定主导产业 7 3 2 推动产业聚集 提高规模效应 7 3 3 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带动效应 7 3 4 发展配套产业 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8 3 5 突出特色优势 创新品牌市场 9 3 6 产城融合共建 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9 4 运营模式 10 5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11 5 1 部委统筹 12 5 2 10 省市政策探索 15 5 3 特色小镇扶持政策 20 5 4 资金扶持 23 6 发改委公布的特色小镇样板 24 6 1 浙江杭州云溪小镇 25 2 6 1 1

2、一个小镇的灵魂人物 25 6 1 2 一个高端的新兴产业 25 6 1 4 一个全新的生态产业 26 6 1 5 一个世界级的云栖大会 26 6 2 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 27 6 2 1 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 建设绿色旅游小镇 28 6 2 2 探索就地就近城镇化路径 建美丽幸福小镇 28 6 2 3 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古镇 28 7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31 7 1 产业维度 31 7 2 功能维度 31 7 3 形态维度 31 7 4 制度维度 32 3 导读导读 2016 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联合发 布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明确提出 到

3、2020 年 全 国将培育 1000 个左右各具特色 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 商贸物流 现代制造 教育科技 传统文化 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通知 一经发布 引起全国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 一时之间打 造各异特色小镇计划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但在规划与设计前要正 确认识 特色 二字 避免特色小镇同质化 是摆在规划建设者面前的 新课题 故本文将全方位解读阐述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与模式 更好 地呈现出一幅特色小镇的宏伟蓝图 1 1 初识理念初识理念 4 特色小镇 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小镇概念 与常态 小镇 有着本质的区别 常言所提到的 小镇 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区 域上的概念 这种小镇可以有产业 也可以没有

4、产业 可以有很深的 文化底蕴 也可以仅是一个小规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 但 特色小镇 却是一个集合产业 文化 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新型聚落 单位 是以产业为核心 以项目为载体 生产 生活 生态互相融合单位 是以产业为核心 以项目为载体 生产 生活 生态互相融合 的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定区域 真正的特色小镇先是区域的产业的特色 只有挖掘产业的内容及区域的产业的特色 只有挖掘产业的内容及 活力 制定产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 用产业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活力 制定产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 用产业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 发展 形成良好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供需关系 这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力和可

5、持续的 基础 基于此因 那么一定要将区域内一部分人调动起来 参与到产 业中来 通过大多数人的参与 服务及传播 为大多数人带来各种红 利 这也成为特色小镇为区域发展与建设带来的红利 2 2 找准特色找准特色 5 加快中国特色小镇建设 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和环境禀赋 把握 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 和产业优势 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 资源环境方面 小城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美 适 应开发的土地 淡水等后备资源充裕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副产品和 工业原料供给充足 价格低廉 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快速发 展约束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 小城镇独

6、特的资源环境特色资源环境特色 正在转变 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产业优势方面 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 小城镇选 择适宜的特色产业 促进了一 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了一 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 有的小城镇毗 邻城市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 有 的小城镇农业资源丰富 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 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 一乡 镇 一业 和 一村一品 有的小城 镇环境优美 主要发展特色种养业 休闲旅游农业 从历史文化特色来看 文化历史是小镇的灵魂文化历史是小镇的灵魂 中国农村和小城 镇历史文化悠久 许多历史文化都源于农业农村 集中展现在村镇 与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

7、成果相比 小镇建设大多保持了农村生产生活 的特点 彰显区域特色 体现村风民俗 传承优秀文化 保持田园风 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要坚持和突出小镇的历史文化特色 防止千篇一 律 实现个性化发展 6 此外 从小镇的管理制度特色来分析 小城镇以血缘 亲缘和族 缘为纽带结成的区域共同体 在小城镇发展和治理过程中 形成了一一 套独具特色 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套独具特色 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一些地方积累和形成了较好的乡 规民约 倡导互帮互助 3 3 打造打造方式方式 发展特色小镇 涵盖内容丰富多元 但最核心的是产业 发展特色小 镇应从产业抓起 依靠产业集聚人口 发展经济 提供服务 以产立 镇 以产带镇 以产兴镇

8、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 促进从小镇资 7 源到小镇产业 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 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 为 中国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持 3 13 1 从资源优势出发 确定主导产业从资源优势出发 确定主导产业 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 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 从小镇的自然资源 人口结构 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 因地制宜 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 业和支柱产业 应充分考虑区域定位 做好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 划设计 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 依托主导产业 形成拳头 产品 引领市场发展 3 23 2 推动产业聚集 提高规模效应推动产业聚集 提高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发展 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9、的产业 按照区 域化布局 产业化经营 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在 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和融通发展 在小城镇区域范围 内 推动形成产业聚集 可以畅通产业信息 增强产业活力 节约交 易成本 形成产业抱团发展 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3 3 3 3 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带动效应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带动效应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代表 是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 在一 定程度上 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 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 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 在财政支持 税费优惠 用地用电 产品 流通等领域要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产业链条上的小 8 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

10、农民等各相关主体 建立公平的利润分配机制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和经营主体发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3 43 4 发展配套产业 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发展配套产业 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 一 二 三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 条件 要结合各自条件和发展阶段 进一步挖掘产业内涵和潜力 推 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特别是要立足一产 做强二产 做活三产 大 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等产业 促进产业功能拓展 提升产业文化内涵 实现产业融合互动 提高三次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9 3 53 5 突出特色优势 创新品牌市场突出特色优势 创新品牌市场 建设特色小镇 主要体现是特色产业 特色产品和特

11、色服务 发 展特色产业 不能墨守成规 不能千篇一律 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 大力开展品牌创建 发展品牌产业 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 提高品牌 的知名度 美誉度 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 3 63 6 产城融合共建 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产城融合共建 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产城融合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 规律 有产必有城 有产则城立则城兴 有城无产则城衰则城空 要 把产城融合共建摆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位置 树立 以产立城 以 产兴城 以产聚人 的发展思路 实现产 城 人的融合发展 值得注 意的是 当前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等同于 房地产化 忽视了产业的发 展 推进城镇化应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化 以

12、 产城一体化 破解 城镇 房地产化 困局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4 77 正以每年增加 1 个 百分点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这一时期 中国城镇化面临一些发 展难题 如物的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 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产业城镇 化 造成了城镇就业难 农业转移人口融入难 城市公共服务难等相 关问题 各地应加快推进 产城一体化产城一体化 融合发展 通过财税 金融等手段 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 加快地方产业技术创新 培育产业集群 发 挥产业集聚效应 促进产城融合 以产带城 以产兴城促进产城融合 以产带城 以产兴城 最终提高城 10 镇化的吸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发展道路 4

13、4 运营模式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 投融资模式及后续的运营管理方式 都 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建设 而融资约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而融资约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 大障碍大障碍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 因此合适的融资模 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 PPP 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投资领域绝大多数 集中在综合管廊 地下管网 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而 PPP 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运用尚未得到合理的运用 因此如何将因此如何将 PPPPPP 融资模式成功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 用以解决特色小镇建融资模

14、式成功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 用以解决特色小镇建 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 成为资本运营下特色小镇的攻坚课题 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 成为资本运营下特色小镇的攻坚课题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 PPP 模式运作模式运作流程设计流程设计 特色小镇 PPP 模式 是以特色小镇项目为合作载体 让实力较强是以特色小镇项目为合作载体 让实力较强 的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的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从而实现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 与此 同时为社会资本带来一定的投资回报率 通过这种合作过程 确保特 色小镇建设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 适当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营利要求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1 1 1 采用 PPP 模式的特色小镇项

15、目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特许经营项目 特色小镇的财产权归政府所有 政府只是将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 经特色小镇的财产权归政府所有 政府只是将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 经 营和维护交给社会资本 营和维护交给社会资本 2 特色小镇的 PPP 模式下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属于长期合作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属于长期合作 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特色小镇的长期效益 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特色小镇的长期效益 由于特色小镇项目回报 的长期性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存续期内政府和社会资本如何能 够保持稳定 良好的合作关系 3 PPP 模式的初衷便是一种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机制风险共担的机制 所谓利益 共享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共享特色小

16、镇的社会成果之外 也可以使 社会资本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收益 但是这种投资收报绝对不是超额利 润 否则从根本上难以做到利益共享 利益与风险的匹配性 在项目 双方共享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风险是必须具备的 特色小镇建设 PPP 模式的交易架构 重点是重点是社会资本就特色小镇社会资本就特色小镇 项目应成立项目公司 由项目公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融资 这其中包括项目应成立项目公司 由项目公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融资 这其中包括 融资金额和目标 融资结构 确定项目资金的结构 并签署相关协议 融资金额和目标 融资结构 确定项目资金的结构 并签署相关协议 要大力发展该类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应用 就需要政府从政策 法律 要大力发展该类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应用 就需要政府从政策 法律 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5 5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12 2017 将是特色小镇关键之年 将进入特色小镇的井喷期 为了 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特色小镇 现选取图解形式帮大家了解全国 10 大省市特色小镇建设方案及资金支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