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2657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017014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无答案 试题 无答案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卷 选择题 一 单选题 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A 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平原土壤肥沃 平原土壤贫瘠 C 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 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 D 平原石油资源丰富 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2 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A 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

2、工业基地 B 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 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 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 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 蚝壳不易起霉变质 坚固耐用 在我国一些村落 保存着 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 生蚝壳拌上黄 泥 熟糯米等堆砌成墙 形成蚝壳墙 据此回答 3 4 题 3 蚝壳以约 45 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 是 A 利于防风 B 利于排水 C 节约蚝壳 D 坚固耐用 4 该建筑用蚝壳为墙的原因 最不可能的是 A 就地取材 废物利用 B 墙面多棱 利于防盗 C 蚝壳不易霉变 十分坚固 D 蚝壳丰富 成本低廉 2 2017 年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行业 分时租

3、赁共享电动汽车发展 势头迅猛 完成 5 6 题 5 在陌生地点 共享汽车驾驶员快速 准确找到停车 位 利用了地理 3S 技术中的 A GIS GPS B GPS C RS GIS D RS GPS 6 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 A 最终可取代私家车 B 是一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C 是共享汽车的唯一模式 D 主要为用户提供城市间的长途服务 广东省电子 轻工与通讯设备制造产业日益完善 钢铁 机械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随 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 近百家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 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 成了 汽车产业集群带 目前广东省汽车出口量已跃居全国第一 读下图完成 7 8 题 7 广东省汽车产业迅速

4、发展是基于 A 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 B 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社会协作条件 C 雄厚的工业基础 D 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达的技术 8 广东省汽车产业的不足之处有 A 以采掘贸易为主 缺少自主品牌 B 成品汽车出口比例过低 C 贴牌 生产为主 民族工业比例低 D 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和劳动力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 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 受人 为活动干扰 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 导致土壤严重流失 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 退化现象 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读 2011 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 计图 完成 9 11 题 3 9 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 西

5、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方丘陵地区 10 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 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石灰岩广泛发育 多喀斯特地貌 植被稀疏 破坏严重 土层较薄 人多地少 降水较多 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 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 B C D 11 防治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 B 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C 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D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 由于土壤长期浸水 落 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 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 近年来 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 焚烧林 地 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但在增加棕榈油 用于食品 饲料加工

6、产量的同时 也增 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和湿润 B 地形平坦开阔 C 土壤水分充足 D 泥炭土层深厚 13 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 年均降水量 B 太阳辐射量 C 地表下渗量 D 气温日较差 14 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 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 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4 C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 林场需要大量使用 化石能源 乌尔米耶湖 图 位于伊朗西北部 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 水深春季为

7、 4 6米 夏季仅1 2米 近年来 该湖面积迅速缩小 面临消失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生物圈保留区 据此完成 15 17 题 15 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16 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降水变率增大 B 蒸发加剧 入湖水量减少 C 破坏植被 坡面径流增加 D 引水灌溉 水位迅速下降 17 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 可行的措施是 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发展节水 农业 跨流域调水 A B C D 读某流域范围示意图 完成下列 18 19 题 18 该流域开发方向正确的是 A 在图

8、中甲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在甲 乙河段大力发展航运 C 在丙处发展水稻种植业 D 在河流下游大力发展林业 改善生态环境 19 限制该流域下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 地广人稀 B 旱涝灾害频发 5 C 水土流失严重 D 交通不便 下图为京津地区汽车制造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据此 回答 20 21 题 20 该汽车制造业布局在京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丰富 B 市场广阔 C 能源充足 D 地价较低 21 a b c 阶段的工业布局变化 都有利于 A 吸引人才 B 缩小污染范围 C 共享基础设施 D 获得最优区位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 回答 22 23 题 22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

9、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 华中 华东地区能源短缺 电力缺口大 B 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 C 径流量丰富 且季节变化大 D 地质条件稳定 适 于建坝 23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 湿度增加 上 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 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引发旱涝灾害 A B C D 下图为 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 读图回答 24 25 题 6 24 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力推进工业化 B 改革开放的政策 C 大量的外来民工 D 香港的产业转移 25 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东莞的服务职能比深圳多 B 香港与广州相比

10、金融 贸易 商业 的服务范围更广 C 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 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 经济腹地广 D 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 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 市场小 第 卷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3 小题 共 50 分 26 17 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白洋淀被称为 北国江南 近 10 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 0 水域面积急剧缩减 流域内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 全市建成 7 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8 个果品基地和 8 个 牧渔基地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 降水量分布图 上右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7 1 据图判断白洋淀流域地势特征 2 分 2

11、 1990 年以来 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 年 试说明判断的理由 5 分 3 分析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 并说明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 4 分 4 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6 分 27 17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黛树是一种常绿灌木 主要生长在南美洲国家 其叶子是南美洲人最喜欢的马黛 茶的原材料 马黛茶最早起源于巴拉那原始森林 中 下图中的 A 区域 距今已经有 500 多年历 史 8 材料二 马黛茶与咖啡 茶 红茶 绿茶 并称为世界三大茶 阿根廷政府将其纳入国家战 略物资储备计划 目前 阿根廷是马黛茶最大的生产国 主产区主要位于和巴西 巴拉

12、圭接 壤的东北地区 材料三 阿根廷的马黛茶年产约 3 亿公斤 其中国内消费达 1 8 亿公斤 某国际饮料巨头甲 企业看中了马黛茶的高营养和商业价值 计划在阿根廷的布宜诺 斯艾利斯建立大型生产加工基地 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1 根据材料一说出马黛茶起源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3 分 9 2 简析阿根廷成为马黛茶生产国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6 分 3 综合材料分析国际饮料巨头甲企业为开拓国际市场可采取的措施 8 分 28 16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2017 年 7 月 1 日上午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在香港签署 粤港澳三 地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 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

13、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 旧金山湾区 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 常住人口 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 0 6 0 5 12 1 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 粤港澳大湾区的格 局是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三个关税区 四个核心城市 2017 年 7 月 7 日 港珠澳大 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7 年底通车后 从珠海 澳门到香港原来 4 小时的路程 只 需 45 分钟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10 1 试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4 分 2 从自然环境角度 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6 分 3 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 6 分

14、吉安县三中吉安县三中 2018 20192018 2019 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科目 地理 时间 2018 年 9 月 命题人 肖薇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共 2525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5050 分 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11 二 综合题 综合题 3 3 小题 小题 共共 5050 分分 26 17 分 1 2 分 2 5 分 3 4 分 4 6 分 27 17 分 1 3 分 2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2 3 8 分 28 16 分 1 4 分 2 6 分 3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