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2147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快班)试题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文科班)地理 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 卷(选择题 共50题 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5分)。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A1 000米以上 B1 000米以下 C1 400米以上 D1 400米以下读“2012年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比重图”,完成34题。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 B、 C、 D、4、分别

2、代表我国A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 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C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 D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5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面积B人口C城市化水平D经济总量6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7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A柑橘B稻米C天然橡胶D棉花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下图回

3、答89题。8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度甲乙丙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9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A. B C D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图示为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读图完成1011题。10据图推测,甲最有可能是()A吉林 B上海 C新疆

4、D贵州11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C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读左图,回答1213题。12.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修建水库数量增多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A. B. C. D.13.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A.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B.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C.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D.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与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1415题。14.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

5、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15.该区域()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2800处高山盆地。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植被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有关天山叙述正确的是 AA为北坡B为背风坡 BA坡植被比B坡生长更为茂盛CL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D可找到冰川运动痕迹17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A冰雪融水优质水源 B平坦地形提供

6、奔跑场所C多样植被营养丰富 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819题。18.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19.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稀土应用范围广,具有“21世纪黄金”的美誉。我国稀土开采与冶炼企业有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矿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平均价格跌至当初的一半。图6示意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

7、重。据此完成2022题。20.据图可知,我同稀土资源 A占比一直降低B价格不断走低 C产量逐年减少D开采难度逐渐增大2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稀土矿层埋藏较浅,若不合理开采最易产生 A土壤板结 B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22.关于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是A鼓励企业合并,不断提高产量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C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出口 D禁止稀土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下图示意华北某地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台田模式”是指当地在低洼处挖土成鱼塘,堆土成基台(台田)的一种常见耕作模式。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A.北京附近地势高,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

8、B.保定因为无河流补给,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C.各城市中,衡水地下水埋藏深度是最浅的D.唐山附近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24.“台田模式”可改善当地的A. 海水倒灌问题 B.土壤盐碱化问题 C、土地沙化问题 D.水资源短缺问题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2526题。25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26该河最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城市 A.是长江上游重

9、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B.有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D.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28、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右图为某地区1月气温等温线图(单位:),据图回答29-31题29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地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30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A 800 m B 1500 m C 1800 m D 2500 m31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河流流向大致呈从北向南流 B该地区属于温带季

10、风气候 C发展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本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D适合村庄周围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32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3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农作物异地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大豆性喜暖,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

11、,土壤含水量70-80%。经过实验,贵州六枝(2614N,海拔约1359m)的“六月黄”大豆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4418N,海拔约468m)成功引种。乌兰乌苏地区除种植“六月黄”等春播大豆外,还从其他地区引种夏播大豆,用于小麦收割后种植,据此完成34-36题。34.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A.纬度较高 B.海拔较低 C.土地较广 D.热量充足35.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A.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病虫害少 D. 热量充足36.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索是A.热量 B. 水分 C. 市场 D. 技术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

12、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如下表),回答37-38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 25176249610261997年19938523258841783937.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38.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 B C D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