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31875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衰变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8个氧原子核经过7.6天后剩下2个氡原子核D. 用频率为v的入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遏止电压为Uc,改用频率为2v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大于2Uc2. 汽车在限速为40km/h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减速礼让,汽车到达斑马线处时行人已通过斑马线,驾驶员便加速前进,监控系统绘制出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

2、速前该车已超速B. 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C. 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18mD. 汽车在加速阶段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3.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清楚地向人们揭示了复杂运动后面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己知地球质量为木星质量的p倍,地球半径为木星半径的q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倍B.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木星“第一宇宙速度”的倍C. 地球近地圆轨道卫星的角速度为木星“近木”圆轨道卫星角速度的倍D. 地球近地圆轨道卫星运行的周期为木星“近木”圆轨道卫星运行的周期的倍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侧面是圆

3、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面,当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滑块A上时,一质量为m的小球B(可视为质点)在圆弧面上与A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小球B距轨道末端Q的竖直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F的大小为()A. MgB. MgC. (M+m)gD. (M+m)g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3.0分)5.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压数比为10:1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R为电阻箱,当电阻箱阻值R=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频率为50HzB. 电阻箱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11VC. 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为22WD. 若电阻

4、箱R阻值变小,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6. 如图所示,A、B、C,D为竖直平面内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D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一根光滑、绝缘的细管MN竖直固定放置,且M端和N端恰好位于正方形AB边和CD边的中点处,现有一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的带正电的小球,从细管的M端由静止释放,则小球从M端下落到N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 小球的速率一直增大C. 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细管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增大7.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BC边的中点O有一粒

5、子源,可以在ABC平面内沿任意方向发射速率为v的相同的正粒子,若从AB边中点D射出磁场的粒子,从O到D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偏转了60,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LB. 粒子不可能从A点射出磁场C. 粒子的比荷为=D. 从B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一足够长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小环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已知M=2m,与定滑轮等高的A点和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3m,定滑轮大小及质量可忽略,现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C点速度为0,重力加速度取g=10

6、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C间距离为4mB. 小环最终静止在C点C. 小环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始终等于物块增加的机械能D. 当小环下滑至绳与杆的夹角为60时,小环与物块的动能之比为2: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保持不变C. 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对外做功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E. 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10. 如图所示,图甲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B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

7、的是()A. 从t=0到t=0.1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2cmB. 在t=0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沿y轴正方向C. 从t=0.2s到t=0.3s,质点B通过的路程等于5cmD. 在t=0.1s时,质点C和质点D的速度相同E. 质点D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05cos(5t)(国际单位制)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线一端连着小车,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与挂在竖直面内的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用于测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1)关于平衡摩擦力,下列说法

8、正确的是_A平衡摩擦力时,需要在动滑轮上挂上钩码B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庠擦力C改变小车拉力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所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A钩码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或未平衡摩擦力12. 某同学想将一量程为1mA的灵敏电流计G改装为多用电表,他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1)他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请在乙图中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闭合开关S1后,将单刀双置开关S2置于位置1,调节滑动变阻器

9、R1的阻值,使电流表G0有适当示数I0;然后保持R1的阻值不变,将开关S2置于位置2,调节电阻箱R2,使电流表G0示数仍为I0,若此时电阻箱阻值R2=200,则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Rg=_。(2)他将该灵敏电流计G按图丙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为3mA、30mA及倍率为“1”、“10的多用电表。若选择电流30mA量程时,应将选择开关S置于_(选填“a”或“b”或“c”或“d”),根据题给条件可得电阻R1=_,R2=_。(3)已知电路中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3V,将选择开关置于a测量某电阻的阻值,若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为0.40mA,则所测电阻阻值为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3.

10、科研人员乘热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M=200kg。气球在空中以v0=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距离水平地面高度h=186m时科研人员将质量m=20kg的压舱物竖直向下抛出,抛出后6s压舱物落地。不计空气阻力,热气球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压舱物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2)压舱物落地时热气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14. 如图甲所示,ACD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半径为2r、圆心为O的金属半圆弧导轨,EF是半径为r,圆心也为O的半圆弧,在半圆弧EF与导轨ACD之间的半圆环区域内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随时间t变

11、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OA间接有电阻P,金属杆OM可绕O点转动,M端与轨道接触良好,金属杆OM与电阻P的阻值均为R,其余电阻不计。(1)0-t0时间内,OM杆固定在与OA夹角为1=的位置不动,求这段时间内通过电阻P的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2)t0-3t0时间内,OM杆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动,2t0时转过角度2=到OC位置,求电阻P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3)2t0-3t0时间内,OM杆仍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动,3t0时转到OD位置,若2t0时匀强磁场开始变化,使得2t0-3t0时间内回路中始终无感应电流,求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并在图乙中补画出这段时间内的大致

12、图象。15. 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长薄壁玻璃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足够深的水银槽中,水银槽的横截面积是玻璃管横截面积的10倍,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管内气柱长L=6cm,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25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管口未离开槽中水银面),使管内外的水银面恰好相平。整个过程管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若大气压强恒为P0=75cmHg,求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玻璃管该如何移动及移动了多少距离。16. 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MN为直径,OA与OM夹角为30,一细束光线沿与OA夹角为60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球体,入射光线与O

13、A在同一平面内,该光线经折射后从玻璃球体射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该光线最先从玻璃球体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该光线从入射到第一次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B、衰变释放出电子,是中子转化为质子放出的,不能说明核内有电子,故B错误C、半衰期的概念地对于大量原子衰变而言的,对于个别原子无意义,故C错误D、由光电效应方程:eUc=h-W0,当改用频率为2v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eU=h2-W0,则2Uc,故D正确故选: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不是结合能;衰

14、变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大量原子衰变速度用半衰期描述;由光电效应方程:eUc=h-W0。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衰变、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物理学家作出的贡献,不能混淆。2.【答案】B【解析】解:A、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汽车减速前的行驶速度为v0=10m/s=36km/h,未超速,故A错误;B、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故B正确;C、由速度时间图象不能精确求解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的距离,故C错误;D、加速阶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知,牵引力F恒定,速度增加时,据P=Fv知,功率P增加,故D错误;故选:B。根据速度时间图象

15、可求汽车的初速度及加速阶段的加速度;由于减速阶段速度时间图象时不规则曲线,不能准确计算汽车减速时距斑马线距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功率公式可判断在汽车加速阶段发动机的功率变化情况;本题考查功率和速度时间图象的结合,根据图象可求加速度及位移,考虑功率变化情况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功率公式判断;3.【答案】A【解析】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2r=m()2r=ma解得:v=T=2=a=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A、由g=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的倍,故A正确B、v=可知第一宇宙速度为,则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木星“第一宇宙速度”的倍,故B错误C、由=可知近星的卫星的角速度=,地球近地圆轨道卫星的角速度为木星“近木”圆轨道卫星角速度的,故C错误D、由T=2可知近星的卫星的周期T=2,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