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50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Word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带解析)生物(理)试题1考试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A. 血液 B. 神经细胞 C. 大脑 D. 神经系统【答案】B【解析】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冥思苦想解题思路,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由于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所以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B正确;大脑属于器官层次,不是最小的结构,A错误;大脑皮层包含大量的神经元,C错误;神经系统属于系统层次,D错误。2细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与核糖体 B. 核膜与细胞膜C. 中心体与核糖体 D. 线粒体与细胞膜【答案】A【解析】细菌和酵母菌细胞

2、结构中均具有细胞壁,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唯一共有的细胞器,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B错误;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均不存在中心体,C错误;细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D错误。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3下列哪一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 缺 Mg 的小麦叶片呈浅绿色 B. 油菜缺少 B 时只开花不结果C. 哺乳动物血液中 Ca2+含量太低会抽搐 D. 缺 P 会影响 ATP 的合成【答案】B【解析】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是微量元素,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B正确;Ca是大量元素,C错误;P是大量元素,

3、D错误。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点睛:组成细胞的元素根据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4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A. O B. N C. P D. S【答案】D【解析】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核酸都含有O元素,A错误;脱氧核糖中不含N元素,B错误;脱氧核糖中不含P元素,C错误;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核酸都不含有S元素,D正确。考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点睛: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也含

4、有少量P、S;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5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植物根吸收最少的离子是(培养液浓度mmolL-1)A. SO42- B. Ca2 C. Zn2 D. K【答案】C【解析】Zn属于微量元素,植物吸收最少,其余的离子均含有大量元素。【点睛】“记少不记多”快速记忆细胞的组成元素:大量元素少,只有C、H、O、N、P、S、K、Ca、Mg9种,其余则为微量元素。6比较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可以发现A.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 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C.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D. 种类相

5、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体相同【答案】B【解析】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A错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B正确;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而含量相差较大,C错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存在较大差异,D错误。考点: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点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7下列叙述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的是A. 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B. 遗传信息从DN

6、A传递到DNAC. CO2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D. 受精作用【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功能,与蛋白质有关,A错误;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DNA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酶的参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CO2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C正确;受精作用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有关,D错误。8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下方A、B、C、D是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蛋白质是经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由肽键(-CO-NH-)连接形成的,蛋白质水解时肽键断裂,图中属于肽

7、键的化学键是C。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9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 C63H103O20N17S2的多肽链,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此多肽中最多是多少肽键A. 17 B. 16 C. 15 D. 14【答案】D【解析】天冬酰胺的R基有1个N,多肽有17个N(含有2个天冬酰胺),那么除去天冬氨酸R基的两个N,还有15个N。要求肽键最多,那么其它氨基酸的R基应不含N,每个氨基酸只含1个N所以多肽中有15个氨基酸,由于是链状肽链结构,则肽键数=氨基酸数-1=14。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点睛: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

8、=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0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 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 一种生物大分子,煮沸 1 min 或 75下加热 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 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

9、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肽键遭到破坏C. 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5 种单体组成,有 4 个肽键D. 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2 个氨基和 2 个羧基【答案】B【解析】由题图中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可知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为多肽,由此推断肉毒类毒素(一种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构成该片段(多肽)的基本单体是氨基酸,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片段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

10、H3)2,R基有4中,因此该片段由4种单体组成,C错误;由题干知,肉毒类毒素含有2条肽链,因此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D正确。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1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染色 水解 涂片 取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A. ,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 ,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 ,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答案】D【解析】“观察DNA

11、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取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考点定位】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名师点睛】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2

12、、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12组成水稻和 HIV 中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分别是A. 8、5;8、5 B. 8、5;4、4 C. 4、4;4、4 D. 4、5;4、5【答案】B【解析】水稻中的核酸是DNA和RNA两种,因此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含有A、T、G、C、U五种碱基;HIV是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四种碱基。故选:B。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点睛: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

13、异: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四种。13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DNA RNA 蛋白质 磷脂A. B. C. D. 【答案】B【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考点定位】生物的遗传物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1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14、.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D. 甘蔗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是进行还原糖的鉴定良好材料【答案】D【解析】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馏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并不与甲液混合,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正确;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B正确;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

15、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C正确;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含有较多的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错误。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点睛:生物组织中相关化合物的鉴定: 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的理想材料; 2、脂肪检测需要使用苏丹III染色,由于苏丹III本身存在颜色,为了便于观察需要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鉴定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15下列无机盐中能被用于合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是A. Na+ B. Mg2+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