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49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期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2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2、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4.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5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6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7假如你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你将会通过哪种选官制度来做官?(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的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

4、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C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户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9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5、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 妾一般称谓妻 (正室)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12右图中所示的政治制度是: A夏朝的王位世袭制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13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其中受到前朝影响的是: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6、。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15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6秦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A太尉 B皇帝 C御史大夫 D丞相17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汉武帝

7、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设三司”A B C D18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19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坤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问军机处设置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2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

8、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21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东三省 B地方个行省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大都22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23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A汉代的内外

9、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2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26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 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 内阁名存实亡 D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27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8.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

10、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9.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30.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

11、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明太祖D 康熙帝31.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这一规定旨在( )A 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 加强中央集权C 减少中央行政决策失误 D 加强君主专制32.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

12、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33.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 宗法制 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 郡县制34.“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产生的影响是()A 强化了皇权 B 限制了皇权C 被历代沿用 D 提高了行政效率35.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是指( )A 王位世袭制B 中央集权制C 文官体制D 监察体制二非选题: 21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政治文明的演进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