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48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C1-35.5S-32 Ca-40 Mg-24 Cu-64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42+43= 40分)1.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已确定第118号元素Og的中文名称为。O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Og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Og几乎相同 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94C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18 D.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族 2. 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如图相符的是A金属钠和水反应 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C氢氧

2、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D锌与稀盐酸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CH3-CH2-OH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素异形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4.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A.CH4的比例模型: B. NH3的结构式:C35Cl-和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表示为: D氯化氢的电子式:5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B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C盐酸(HCl)酸性比H2SiO3强,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iDCs

3、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CsOHBa(OH)26. 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甲中G为电流计。经过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阳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甲中电子从锌片经溶液流向铜片,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乙中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7. E、M、N、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原子核内仅含有1个质子;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N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N与Q能够形成NQ型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BQ的最高化合价为+7C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4、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D离子半径:MN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用于食品添加剂时,其主要作用有:去色、杀菌、产生酸味、抗氧化B硫酸钡可用作医疗上的“钡餐”C碳酸氢铵应保存在阴凉处,且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将植物的秸秆等发酵产生沼气,是人类利用生物质能的一种方式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NaOH和CaCl2都是离子化合物,所以二者化学键类型相同 B. 可逆反应达平衡时,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可推知正、逆反应停止了 C.原电池加快某些反应的速率,所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加入少量硫酸铜 D. 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

5、越快,所以铁在浓硝酸中比在稀硝酸中溶解得快10.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B20g T218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C0.1 mol NO与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2 NA D0.1 mol KI与0.1 mo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11.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实验室制取氨气并验满 B.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 D. 向水槽中加入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引发喷泉12. 能正确表示各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是 A. 铜与浓硝酸:C

6、u+4H+2NO=Cu2+2NO2+2H2O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NH4+OH=NH3+H2O C. 铜与浓硫酸: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 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13.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碘升华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酒精溶于水 HC1气体溶于水石英融化 NH4C1受热分解 氢氧化钠熔化 Na2SO4溶于水A B C D1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I(g)I2(g)H2(g) H9.48kJmol12HI(g)I2(s)H2(g) H26.48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反应物比的反应物稳定BI2

7、(s)I2(g)H35.96 kJmol1C. 的产物总能量比的产物总能量高D1mol I2(s)中通入1mol H2(g),充分反应时吸收26.48kJ热量15. 对于100mL1mol/L硫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再加入等量的铁片 B改用200mL 1.5mol/L盐酸C改用浓硫酸 D升高温度16. 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c(M)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B. 水样中添加Cu2+,能加快M的分解速率C. 由得,反应物浓度越大,M的分解速率越快D. 在02

8、0 min内,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17.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D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8. 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 NaOH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 15mL B. 30

9、mL C. 45mL D. 60mL卷(60分)二、填空题(包括4小题,共47分)19(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序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所列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 (填化学式)。(2)、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有 。(4)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比强的有 。a的单质与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形成简

10、单离子时,得电子数目的多少c与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d. 原子半径比小f. 与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前者高.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 p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Y X X WC. 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 D.常温下, m与q,n与s均不能共存E. 若n过量,q还可以继续燃烧20. (8分)正交硫和单斜硫是硫元素的两种常见单质,其晶状

11、结构如左下图所示;构成晶体的微粒均是S8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交硫和单斜硫互称为硫元素的 。(2)S8分子中,硫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已知正交硫的熔点为112.8 ,沸点为444.6 ,硬度较小。晶状的正交硫是 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4)已知:S8(正交) =S8(单斜) H=+2.64 KJmol1。正交硫与单斜硫相比,相对比较稳定的是 。正交硫转化为单斜硫时,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5)已知通常状况下4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 (10分

12、)(1)反应N2+3H2 2NH3,已知断裂1molN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1molH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NH3中的共价键放出的能量为1173kJ,则由N2 和H2生成2molNH3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 。(2)把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恒温下发生反应:3A(g)+B(g)xC(g)+2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5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x= ;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平,开始时容器内压强为P始,则P平:P始= ; 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a. 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 混合气体中c(D)不再改变 dc(B)c(C) e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 mol B,同时生成2 mol Df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g(A)正=1/3(B)逆22.(17分).氢能是重要的新能源。他的开发、储存和应用,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1)开发氢能的方法之一是分解水。开发特殊物质做催化剂, (填“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