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40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明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政治(文科)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C.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2.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2、。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3.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 B. C. D. 4.“折戟沉沙铁

3、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 C. D.5.截止目前,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共命名了163个国际海域海底地理实体。这些命名不仅具备国际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化“通名”,更有取自诗经、历史人名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专名”,从而在大洋深处

4、打上中国印记。这种命名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传承了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说明中国文化正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认同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成就,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6“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

5、 B C D7. 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梅花被赋予特 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 8.近年来,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借助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平台,大举侵入人们的生活,既侵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6、又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你是三明市人大代表,准备写一份关于整治“三俗”之风的提案,你认为合适的标题是A加强道德建设,增强诚信意识 B提高辨识能力,抵制通俗文化C发展先进文化,奏响主旋律 D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文化安全9.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游戏也给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为切实加强管理工作、落实管理责任,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广大网民应该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加强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

7、,进行正确引导 离开网络,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A. B. C. D. 10. 十九大报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句鼓励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诗句中体现自信的是 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A. B. C. D. 11. 2017年的杭州孔庙元宵灯会将家训藏于灯谜中,居民们一边对照灯笼上悬挂的家风家训“念念有词”,一边现身说法,把语句中的涵义

8、耐心地讲解给孩子们听。这种特别的灯会紧扣了文化建设中心环节,创新了道德教育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拓展了新渠道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A. B. C. D. 122017年11月9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在中国文明网公布,共有58人荣膺本届全国道德模范,265获得提名。劳动模范用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净人心灵的生命之歌。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巩固先进

9、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地位 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 B C D13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更 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A.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愿望B.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C.诚信内涵应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D.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14.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只有以技养德、以德修技,把“技”和“德”融合到劳动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工匠精神。这告诉我们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0、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 德才兼备,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实现人生价值A. B. C. D. 15“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说明了人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A B C D16.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

11、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社会生活本身1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 B C D18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

12、。观点二:存在就是被感知。划分这两种观点的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9.瞭望新闻周刊指出“2016年入汛以来的连续暴雨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表示我们正在努力把全国的大江大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图都做出来,正所谓“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

13、规律的统一D. 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20.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心外无物”;“动恒动,静恒静”。这些观点依次是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 B. C. D. 21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A. B. C. D. 22.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这是因为唯物主义必须与辩证法结合,唯心主义必须与形而上学结合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可能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