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38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牡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 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分析12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对1985年与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

2、存在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4.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 B. C. D.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56题。5.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B.石油 C.铝土矿D.石灰石6.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改善了环境质量 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3、 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A. B. C. D.洞庭湖湿地在我国和国际上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避免洞庭湖的强度透支,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成了湖南省2011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关于洞庭湖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 B.围湖造田是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 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8.洞庭湖地区退田还湖后,下列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中不合理的是( )A.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C.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D.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4、。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10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AABC BBCA CCAB DBAC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112题。11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劳动

5、力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12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D降低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315题。1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14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

6、、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15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根据要求完成1617题。16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高压输电 B管道运输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17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1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

7、用 B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下图表示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A. B. C. D.20一般情况下,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A. ac B. bc C. cd D. ad2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防洪 C航运 D旅游2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之后,三线工程计划于2015年全线贯通。读下图“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示意图”,对西气东输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

8、正确的是促进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改善环境将极大地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替代东部煤炭能源的使用A B C D23.“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说明“五大湖”区进入区域发展的( )A.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4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三个

9、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2526题。25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26由图可知()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B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甲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728题。2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10、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28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BCD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批准,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近斯立项的单项工程有三项:即东线第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根据材料回答第2931题:29.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

11、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30.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 三峡库区 D 金沙江31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读我国南方某湿地示意图,回答3233题。32该湿地的生态作用有A航运B提供大量耕地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维持生物多样性33对该湿地的合理利用措施是A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B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D大力发展捕捞业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3436题。3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12、)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中旬降水较多35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A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3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3738题。37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力资源 D煤炭资源38山西比鲁尔区优越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便捷的交通根据德国鲁尔区的有关知识,回答3940题。39.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在于( )A.工业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0.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治理污染,优先发展环境C.压缩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20分)41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