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1815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语文 试题论述文阅读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

2、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

3、”。“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

4、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

5、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B. 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C. 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D. 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应当以直觉、

6、顿悟为主,以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为辅。B. 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主张抛弃直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C. 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他人无从启发和替代。D.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3. 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B.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7、)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答案】1. D 2. D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结合文本内容“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分析可知,“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有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

8、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

9、,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原文为“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B项,“抛弃直觉思虑”错误,原文为“扬弃知觉思虑”。C项,结合文本内容“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分析可知,“他人无从启发和替代”错误。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反复理性思维基础上产生顿悟。B项,“

1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写出了作者如释重负的心境,和题干要求的思维状态相近。故选B。面 具海森是一个二流演员,他的经纪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大富翁费德诺聘请他去给父亲老费德诺演场戏。老费德诺病重住院了,费德诺先生本该在医院里陪着他,但费德诺先生很忙,根本挤不出那么多的时间。但他又怕这事传出去会败坏自己的形象,这时他就想到了和自己长得很像的海森。海森是个演员,经过两天的练习,已学得惟妙惟肖,就连费德诺先生本人也分辨不出来。再戴上根据费德诺先生的面貌特制的橡皮面具,简直就是费德诺先生再生了。他就和费德诺先生签下了合同,正式演出了。第一

11、次走进病房时,海森还有些忐忑,他老老实实地坐到床边。老费德诺先生看到他到来很高兴,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他童年的趣事。海森不敢搭腔,只是在一边不时地应和一句,或是笑笑。但老费德诺先生似乎已经很满足了,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海森看规定陪护的时间到了,就站起身来。 老费德诺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乞怜地望着他,“再陪我一会儿吧,我知道你很忙,但我真的想跟你再说说话呀。好吗?”海森看到老人眼睛里那份热切的期待和隐隐的凄楚,不忍拒绝,就又坐到床前。老费德诺先生又说了10分钟,这才和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并热切地要求他明天准时赶过来一出医院,经纪人就递给他一张支票,海森高兴地收起了支票。这时,过来一个年轻人,声称是太阳快

12、报的记者,听闻费德诺先生放弃了很多生意,每天都赶到医院来陪伴父亲,很是感动,特地来采访的。海森不愧是一个演员,很快就酝酿出了情绪,来了一个现场表演。他诉说了自己对父亲的爱,诉说了父亲对自己的好,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几滴眼泪,感动得记者眼圈儿都红了,不失时机地给他拍了一张大特写。第二天一早,费德诺先生就打来了电话,说太阳快报登出了那篇专访,非常精彩,有很多人打电话对他表示敬意,还有几个合作伙伴要尽快跟他签订供货合同。他要提高付给海森的酬金,还要把合同期延长。之后,海森继续如约赶到医院,慢慢地他不仅听老费德诺先生说话,还给他讲些笑话。老费德诺经常笑得前仰后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这天下午,海森像往常

13、一样赶到医院。老费德诺脸色很不好,主治医生告诉海森,老费德诺的血液化验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变异。这种病毒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抑制它,它会要了老费德诺的命。海森立刻给费德诺先生打了电话,通报了老费德诺的病情,恳求他抽出一些时间到医院去陪陪老费德诺,这可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了。费德诺连连推辞:“我没有时间,希望你能多陪陪他,我可以给你更多的钱。”海森生气了,“费德诺先生,在你的眼里只有钱吗?他是你的父亲,他现在需要你。”费德诺也生气了,“不用你来教训我,我知道该怎么做。请你按照合同做,不然”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海森将面临巨额合同赔款。海森给气病了。医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海森开上

14、了玩笑:“你不会说是在我的血液里化验出了变异的病毒吧?”医生点了点头。海森猛地一惊,愤怒地吼道:“费德诺,这个混蛋,他骗了我!他是制药公司的老板,是赫赫有名的病理学专家,他一定猜到了老费德诺身体里的病毒有传染性。这个混蛋,他让我替他得了病!”第二天下午,又到了他该去陪伴老费德诺的时间。他本来已经恨透了费德诺,下定决心不再替他装下去了,但时间一到,他就再也坐不住了,还是悄悄溜出医院,换上了行头,戴上了面具,赶到了老费德诺的病房。老费德诺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对他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海森笑了,“为什么不来?我听到了好几个笑话,一定要讲给你呢。”老费德诺欣慰地望着他,点了点头,眼睛里竟闪烁着泪

15、光。他一挥手,从门外进来两个年轻人,他们是老费德诺的律师。老费德诺对海森说:“先生,请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已经立下了遗嘱,要把财产全都转给你。”海森一愣,“你早就看出了我不是你的儿子?”老费德诺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辛酸,“儿子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自打你一进门,我就看出你是假冒的了。但我很喜欢你,孩子。你给我带来了快乐,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我每天都在盼着你来呢,就连那个可怕的病毒,也被你的快乐赶跑了。我真要谢谢你啊,孩子。”海森更是惊愕了,“你都好了?那,那个病毒”老费德诺得意地笑了,“那是我和医生合演的一出戏,就是要考验考验你,我的孩子。”海森心下一松,伸手准备去揭下脸上的面具。老费德诺拦住了他,“别揭掉它,孩子。”海森愣住了,“你都知道我是假冒的了,我还戴着它干什么呢?”老费德诺痛苦地摇了摇头,“你就给我留下这最后的一点儿希冀吧!”海森点了点头,重新又把那个费德诺的面具戴好。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海森的经纪人介绍他去替代富翁费德诺陪护他病重的父亲,他很卖力模仿费德诺,并在陪护的时候用尽各种笑话取悦老费德诺,这一切都源于他要遵守与费德诺签订的合同。B. 当海森被当成费德诺被太阳报记者突然现场采访,海森说到了自己对父亲的爱,父亲对自己的好,感动了记者,这首先得益于他的演员身份。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