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609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9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820180919011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9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 计算试题每日一练计算试题每日一练 8 8 1 1 下图所示 A B C 是多用表在进行不同测量时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 D 是多用 表表盘指针在测量时的偏转位置 A 是 档 若用此档测量 指针偏转如 D 则读数是 B 是 档 若用此档测量 指针偏转如 D 则读数是 C 是 档 若用此档测量 指针偏转如 D 则读数是 2 在做 研究平抛运动 的实验时 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 通过描点法画小球作平抛 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 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 将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

2、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 或凹槽 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 或方格纸 相接 2 有一根长陶瓷管 其表面均匀地镀有一层很薄的电阻膜 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和N 如图 甲 所示 用多用表电阻档测得MN间的电阻膜的电阻约为 1kW 陶瓷管的直径远大于电阻膜的厚度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阻膜厚度d的实验 A 米尺 最小分度为 mm B 游标卡尺 游标为 20 分度 C 电流表 A1 量程 0 5mA 内阻约 10 W D 电流表 A2 量程 0 100mA 内阻约 0 6W E 电压表

3、 V1 量程 5V 内阻约 5kW F 电压表 V2 量程 15V 内阻约 15kW G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 0 10 W 额定电流 1 5A MN 图 甲 2 H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 0 1 5KW 额定电流 1A I 电源E 电动势 6V 内阻可不计 J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他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阻膜的长度为l 10 00cm 用 20 分度游标卡尺测量该陶瓷管的外径 其示数如图 乙 所示 该陶瓷管的外径D cm 图 乙 S 012345678910 12 100 cm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膜的电阻 且调节方便 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 电压 表 滑动变阻器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4、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阻膜的电阻R的实验电路图 若电压表的读数为U 电流表的读数为I 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 计算电阻膜厚度d的数 学表达式为 d 用所测得的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3 如图所示 在空间存在这样一个磁场区域 以MN为界 上部分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1 下部分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 B1 2B2 2B0 方向均垂直 纸面向里 且磁场区域足够大 在距离界线为h的P点有一带负电荷的离子处于静止状态 某 时刻离子分解成为带电粒子A和不带电粒子B 粒子A质量为m 带电荷q 以平行于界线MN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 经过界线MN时速度方向与界线 成 60 角 进入下部分磁场 当粒子B沿与界线平

5、行的直线 到达位置Q点时 恰好又与粒子A相遇 不计粒子的重力 求 1 P Q两点间距离 2 粒子B的质量 M B1Q P h 600 N B2 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欧姆 3 000W 3k W 电流 5 0mA 电压 25 0V 2 ACE 2 1 0 825cm 2 C E G 3 如答案图 4 DU lI d 3 解 1 粒子A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设粒子A的速度为 v0 在MN上方运动半径为R1 运动周期为T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 R1 A R V ES 4 1 分 1 2 0 10 R v mBqv 解得 1 分 0 0 1 0 1 2q

6、B mv qB mv R 2 分 00 1 1 2 qB m v R T 同理 粒子A在MN下方运动半径R2和周期T2分别为 R2 1 分 1 0 0 2 0 2R qB mv qB mv T2 1 分 0 2 qB m 粒子A由P点运动到MN边界时速度与MN的夹角为 60 如图所示 则有 R1 h R1cos60 得到 R1 2h 1 分 R2 4h 1 分 PQ 间的距离为 PQ 2R2sin60 2R1sin60 2 分 h32 2 粒子A从P点到Q点所用时间为 2 分 000 21 3 52 3 2 3 1 3 2 6 2 qB m qB m qB m TTt 设粒子B的质量为M 从P点到Q点速度为v 1 分 m hqB t PQ v 5 36 0 由 1 分 0 0 1 2 2 qB mv hR 得到 mv0 4qB0h 1 分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0 Mv 0 2 分 11 解得 1 分 mM 9 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