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525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湖南省师大附中湖南省师大附中 2019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一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一 含解析 含解析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 8 页 时量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 5 Fe 56 Co 59 Cu 64 Sn 119 第 卷 选择题 共 42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化学与社会 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C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镀件

2、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 成 CaCO3 C 施肥时 草木灰 有效成分为 K2CO3 不能 与 NH4Cl 混合使用 K2CO3与 NH4Cl 溶液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 氮肥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 Cu2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2 某 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 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 KCl 先将样品溶于 适量水中 搅拌 过滤 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 过滤操作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滤液 过量 试剂 混合物 X 过量 试剂 混合物

3、Y 适量 试剂 混合物 Z KCl 晶体 A 起始滤液常温下 pH 7 B 试剂 为 Ba NO3 2溶液 C 上图过程须经 2 次过滤 D 步骤 的目的是除去 CO2 3 3 下列实验中 所使用的装置 夹持装置略 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 4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标准状况下 22 4 L CCl4中含 CCl4分子数为 NA B 5 6 g 铁和 6 4 g 铜分别与 0 1 mol 氯气完全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 0 1 mo1 L 1 MgCl2溶液中含 Cl 数为 0 2NA D 3 9 g Na2O2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0 2NA 5

4、 分子式为 C4H8O2且能与 NaOH 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 不考虑空间异构 C A 6 种 B 5 种 C 4 种 D 3 种 2 6 如图所示是某种含有 C H O 元素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A 该物质属于酯类 B 分子式为 C3H8O2 C 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 D 该物质含有双键 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7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 均合理的是 D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 2I 2Cl2 2Fe3 4Cl I2 正确 Cl2过量 可将 Fe2 I 均氧化 B B

5、a HCO3 2溶液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Ba2 HCO OH BaCO3 H2O 3 正确 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C 过量 SO2通入 NaClO 溶液中 SO2 H2O ClO HClO HSO 3 正确 说明酸性 H2SO3强于 HClO D 1 mol L 的 NaAlO2溶液和 2 5 mol L 的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 2AlO 5H Al3 Al OH 3 H2O 2 正确 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消耗的 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 8 已知 NH4CuSO3与足量的 3 mol L 硫酸溶液混合微热 产生下列现象 有红色金属生成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呈现

6、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 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 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 0 5 mol 电子 9 已知 X Y Z W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 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 W X 不可能是 D 选项 W X A 稀硫酸 NaAlO2溶液 B 稀硝酸 Fe C CO2 Ca OH 2溶液 D Cl2 Fe 10 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 2NO2 g O3 g N2O5 g O2 g 若此反应在恒容密 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选项中有关图象对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C 3 A B

7、 C D 平衡后升温 NO2含量 降低 0 2 s 内 v O3 0 2 mol L 1 s 1 v正 b 点 a 点 b 点 v逆 v正 恒温 t1时再充入 O3 11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2N2O5 g 4NO2 g O2 g H 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s 0 500 1 000 1 500 c N2O5 mol L 5 00 3 52 2 50 2 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B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 125 1 000 s 时 N2O5 g 转化率为 50 C 其他条件不变时 T2温度下反应到

8、1 000 s 时测得 N2O5 g 浓度为 2 98 mol L 则 T1T2 则 K1b 点 B b 点混合溶液显酸性 c Na c NO c H c OH 2 C c 点混合溶液中 c OH c HNO2 D d 点混合溶液中 c Na c OH c NO c H 2 13 Q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 Y 是金属元素 X 的焰色呈黄 色 5 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 5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 W 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 的核 电荷数是 W 的 2 倍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 Y 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B A 原子半径 X Y Q W

9、B Q 的单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 Q 和 Z 所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 Y 和 Z 的简单离子不能在水中化合形成化合物 Y2Z3 解析 Q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 为金属元素且焰色呈黄色 则 X 为 Na W 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W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 且 Z 的核电荷数是 W 的 2 倍 则 W 为 O Z 为 S Y 为金属元素且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 Y 的单质 则 Y 为 Al 由于 5 种元素核电荷之和为 5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 则 Q 为 C 故 A C D 正确 B 错 误 4 14 以 H2 O2 熔融盐 Na2

10、CO3组成燃料电池 采用电解法制备 Fe OH 2 装置如右图所示 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 通电一段时间后 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石墨电极 处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4e 2O2 B X 是铁电极 C 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为蒸馏水 D 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 X Y 两极材料也互换 实验方案更合理 解析 由题可知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 通入氢气的石墨电极 是负极 通入氧气的石 墨电极 是正极 正极反应式为 O2 4e 2CO2 2CO 故 A 错误 右边装置是电解池 铁 2 3 作阳极 与原电池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 所以 Y 为铁电极 故 B 错误 蒸馏

11、水不导电 不 能作电解液 故 C 错误 第 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B C A D D D C B B B D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 共 58 分 其中 15 18 小题为必做题 19 20 小题为选做 题 从中任选一题作答 15 10 分 除注明外 其余每空 1 分 氯苯在染料 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苯酚 硝基氯 苯 苯胺 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 实验室中制备氯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夹持仪器及加热 装置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 b 的名称是 滴液漏斗 或恒压分液漏斗 仪器 a

12、 中盛有 KMnO4晶体 仪器 b 盛有浓盐酸 打开仪器 b 的活塞 使浓盐酸缓缓滴下 可观察到仪器 a 内的现象是 有黄绿 色气体生成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MnO 10Cl 16H 2Mn2 5Cl2 4 8H2O 2 分 2 仪器 d 内盛有苯 FeCl3粉末固体 仪器 a 中生成的气体经过仪器 c 进入仪器 d 中 仪器 d 中的反应进行过程中 保持温度在 40 60 以减少副反应发生 仪器 d 的加热方式 最好是 水浴 加热 其优点是 受热均匀 易于控制温度 2 分 3 该方法制备的氯苯中含有很多杂质 工业生产中 通过水洗除去 FeCl3 HCl 及部分 Cl2 然后通

13、过碱洗除去 Cl2 碱洗后通过分液得到含氯苯的有机混合物 混合物成分及沸点如 5 下表所示 有机物 苯 氯苯 邻二氯苯 间二氯苯 对二氯苯 沸点 80 132 2 180 4 173 0 174 1 从该有机混合物中提取氯苯时 采用蒸馏的方法 收集 132 2 左右的馏分 4 实际工业生产中 苯的流失如下表所示 流失项目 蒸气挥发 二氯苯 其他 合计 苯流失量 kg t 28 8 14 5 56 7 100 某一次投产加入 13 t 苯 则制得氯苯 16 9 2 分 t 保留一位小数 16 14 分 除注明外 其余每空 2 分 常温常压下 一氧化二氯 Cl2O 为棕黄色气体 沸点为 3 8 4

14、2 以上会分解生成 Cl2和 O2 Cl2O 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 HClO 制备产品 将氯气和空气 不参与反应 按体积比 1 3 混合通入含水 8 的碳酸钠中制备 Cl2O 并用水 吸收 Cl2O 不含 Cl2 制备次氯酸溶液 1 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D B C E 共 2 分 2 装置 B 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 加快反应速率 使反应充分进行 装置 C 的 作用是 除去 Cl2O 中的 Cl2 3 制备 Cl2O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 Na2CO3 Cl2O 2NaCl CO2 或 2Cl2 Na2CO3 H2O Cl2O 2NaCl 2NaHCO3 4 反应过程中 装置 B

15、 需放在冷水中 其目的是 防止反应放热后温度过高导致 Cl2O 分 解 5 此方法相对于用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有两个主要优点 分别是 制得的次 氯酸溶液纯度较高 浓度较大 测定浓度 6 已知次氯酸可被 FeSO4等物质还原 用下列实验方案测定装置 E 所得溶液中次氯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 量取 10 mL 上述次氯酸溶液 并稀释至 100 mL 再从其中取出 10 00 mL 于锥 形瓶中 并加入 10 00 mL 0 80 mol L 1的 FeSO4溶液 充分反应后 用 0 050 00 mol L 1的酸性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 KMnO4溶液 24 00 mL 则原次氯酸

16、溶液的浓度为 1 000 mol L 1 17 10 分 除注明外 其余每空 1 分 汽车尾气中 CO NOx以及燃煤废气中的 SO2都是大 气污染物 对它们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 氧化还原法消除 NOx的转化如下所示 NONO2N2 O3 反应 CO NH2 2 反应 反应 为 NO O3 NO2 O2 生成标准状况下 11 2 L O2时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 mol 6 反应 中 当 n NO2 n CO NH2 2 3 2 时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4 3 2 使用 催化转化器 可以减少尾气中的 CO 和 NOx 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O NOx N2 CO2 未配平 若 x 1 5 则化学方程式中 CO2和 N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 1 3 吸收 SO2和 NO 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Ce 为铈元素 装置 中 酸性条件下 NO 被 Ce4 氧化的产物主要是 NO和 NO 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 3 2 的 NO和 NO时的离子方程式 2NO 3H2O 4Ce4 NO NO 6H 4Ce3 2 分 3 2 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