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515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8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809190314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9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H 1 1 C C 1212 O O 1616 NaNa 2323 FeFe 5656 CuCu 6464 I I 127127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414 道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道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每题 3 3 分 分 共共 4242 分 分 1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 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氧化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iO2超分子纳米管 石墨烯发热服 A

2、用作涂料 B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有电热转化性能 2 已知34Se 35Br 位于同一周期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 Cl Br B 酸性 H2SeO4 HBrO4 HClO4 C 原子半径 Se Br Cl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Se H2S 3 洁厕灵和 84 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 NaClO 2HCl NaCl Cl2 H2O 生成有毒的氯气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生成 1mol 氯气 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 1mol NaCl 含有的电子数为 28NA C 1L 0 2mol LNaClO

3、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 0 2NA D 标准状况下 将 22 4LHCl 溶解在 0 5L 水中 形成 2mol L 的盐酸 4 常温下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入石蕊显红色的溶液 Na NH4 NO3 Cl B 0 1mol L 1Fe NO3 2溶液 H Al3 SO42 Cl C pH 2 的溶液 K Na NO3 A1O2 D c H c OH 1012mol L 1的溶液 Ca2 NH4 Cl HCO3 5 已知分解 1mol H2O2放出热量 98kJ 在含有少量 I 的溶液中 H2O2分解机理为 H2O2 I H2O IO 慢 H2O2 IO H2

4、O O2 I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O2 H2O O2 B 反应的速率与 I 浓度有关 2 C I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 活化能大于反应 的活化能 6 某液态烃的球棍模型为 有机物 R 与该烃分子式相同 且结构中有 四个甲基 下列有关 R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R 可能是 2 2 二甲基丁烷 C R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D R 的一氯代物一定有 2 种 7 甲 乙 丙 丁 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条件略去 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 各组物质中 不满足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戊 A NH3 Cl2 N2 H2 B C SiO

5、2 CO CuO C Al OH 3 NaOH 溶液 NaAlO2溶液 CO2 D 乙酸乙酯 NaOH 溶液 乙醇 乙酸 8 已知 NO 和 O2转化为 NO2的反应机理如下 2NO g N2O2 g 快 H1 0 平衡常数 K1 N2O2 g O2 g 2NO2 g 慢 H2Z W X Y C 元素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 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3 10 下列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 0 1 mol LNaHA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有 c Na c HA c OH 2c A2 B 向 0 1 mol L NH4 2SO4溶液中滴

6、加少量浓硫酸 不引起明显体积变化 则 c NH4 与 c SO42 均增大 C 已知Ksp CuS 1 3 10 36 则将足量 CuSO4溶解在 0 1 mol L 的 H2S 溶液中 Cu2 能达 到的最大浓度为 1 3 10 35 mol L D 常温下 pH 5 6 的 CH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 c Na c CH3COO 11 下列实验中 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 然后滴入稀 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 淀不消失 所得沉淀为 BaSO3 后 转化为 BaSO4 B 将浓硫酸滴入含少量水的蔗糖中 并搅拌 得黑色

7、蓬松的固体及刺 激性气味气体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 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C 用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分别与水 乙醇反应 前者反应更剧烈 羟基的活动性 水 乙 醇 D 向 10mL0 1mol LNaOH 溶液中加入 1mL0 1mol L MgCl2溶液 再向混合 液中滴加 0 1mol L CuCl2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Cu OH 2比Mg OH 2更难 溶 12 现有阳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交换膜 石墨电极和如图所示的电解槽 利用氯碱工业中的 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 可电解 Na2SO4溶液生产 NaOH 溶液和 H2SO4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阳极反应式为 4OH 4e 2H2O O2 B 从

8、 A 口出来的是硫酸溶液 C b 是阳离子交换膜 允许 Na 通过 D Na2SO4溶液从 E 口加入 13 H2和 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H2 g I2 g 2HI g H a kJ mol 已知 4 a b c 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 I2和 HI 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 断开 2 mol HI 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 c b a kJ C 相同条件下 1 mol H2 g 和 1mol I2 g 总能量小于 2 mol HI g 的总能量 D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 g 和 2 mol I2 g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2a kJ 14 向

9、 18 4g 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 合金完全溶解 同时生成 NO2 NO 混 合气体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生成 30 3g 沉淀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 使其 与一定量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 则氯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A 4 48L B 6 72L C 7 84L D 无法计算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本题共本题共 4 4 道大题 道大题 共共 5858 分 分 15 每空 2 分 共 16 分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从含碘废液 除 H2O 外 还 有 I2 I 等 中回收碘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仪器 X 的名称为

10、 装置 D 的作用是 3 装置 C 中球形冷凝管冷却水从 填 a 或 b 进入 反应控制在较低温度 下且保持溶液 pH 2 进行的原因是 4 三口烧瓶中液体经过滤得粗碘 粗碘可经 填操作名称 得到纯碘 5 为测定某含碘废水中 I2的含量 取样 l00mL 调节溶液 pH 后 滴加 2 滴淀粉溶液 然 后用 0 02500mol 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标准液 18 15mL 则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含碘废水中 I2的 含量 mg mL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已知 I2 2S2O32 2I S4O62 16 每空 2 分 共 16 分 从古至今 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

11、大变化 5 1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 其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序 号 a Fe b FeO c Fe3O4 d Fe2O3 2 硫酸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SiO2约 45 Fe2O3约 40 Al2O3约 10 MgO 约 5 用该废 渣制取药用辅料 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回答下列问题 在步骤 i 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有 在步骤 iii 操作中 要除去的离子之一为 Al3 若常温时Ksp Al OH 3 1 0 10 32 此时 理论上将 Al3 沉淀完全 Al3 的浓度为 10 5mol L 则溶液的 pH 为 步骤 iv 中 生成 FeCO3的离子方

12、程式是 3 氯化铁溶液称为化学试剂中的 多面手 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 粉末会产生新的沉淀 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 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 结合 必要的离子方程式 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4 古老而神奇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如下 复分解反应 ii 的离子方程式是 如今基于普鲁士蓝合成原理可检测食品中 CN 方案如下 若试纸变蓝则证明食品中含有 CN 请解释检测时试纸中 FeSO4的作用 17 每空 2 分 共 14 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由 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 下 反应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1 49 58kJ mol 1 反应 C

13、O2 g H2 g CO g H2O g H2 6 反应 CO g 2H2 g CH3OH g H3 90 77kJ mol 1 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 的 H2 2 反应 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 较低温度 较高温度 或 任何温 度 3 恒温 恒容密闭容器中 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 CO2 H2 CH3OH 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1 1D 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4 对于反应 不同温度对 CO2的转化率及催 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 若不使用催

14、化剂 则 250 时 CO2的平 衡转化率仍位于 M B 温度低于 250 时 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增大 C M 点时平衡常数比 N 点时平衡常数大 D 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以提高 CO2的 转化率 5 若在 1L 密闭容器中充入 3molH2和 1molCO2发生反应 则图中 M 点时 产物甲醇的体积 分数为 该温度下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L2 mol2 若要进 一步提高甲醇体积分数 可采取的措施有 18 除特殊标注 每空 1 分 共 12 分 碳是地球上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根据要 7 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 碳可以

15、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 下图所示是一种嘌呤和一种吡啶的结构 两种分子中所有 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嘌呤中所有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嘌呤中轨道之间的夹角 1 比 2 大 解释原因 吡啶结构中 N 原子的杂化方式 分子中的大 键可以用符号 表示 其中 m 代表参与形成大 键的原子数 n 代表参与形 成大 键的电子数 如苯分子中的大 键可表示为 该嘌呤和吡啶中都含有大 键 请问 6 6 该吡啶中的大 键表示为 3 碳可形成 CO CO2 H2CO3等多种无机化合物 在反应 CO 转化成 CO2 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中孤对电子数不变 B 分子极性变化 C 原子间成键方式改变 D 分子的熔沸点变大 干冰和冰是两种常见的分子晶体 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 干冰 冰 填 C H 或N C H 孤电子对与键合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斥力大 键角大 sp2 BCD 由于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分子只有约几百分之一与水结合成碳酸 与按二氧化碳 10 全部转化为碳酸分子来估算酸的强度相比 自然就小了近百倍了 2 分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