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1497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7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20190422037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2018 20182018 2018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 题题 一 单选题一 单选题 1 史载 所种之地 唯以刀伐木 纵火焚烧 用竹锥地成眼 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是 A 铁犁牛耕 B 个体经济 C 井田制度 D 原始农业 2 有学者指出 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 田间管理 多熟种植 维持地方 良种选育 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 农艺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 A 刀耕火种 B 精耕细作 C 自给自足 D 男耕女织 3 吕氏春秋 审时 载 夫稼 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 齐民要术 种 谷 中也

2、有 顺天时 量地力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 的结论 这反映 了古代农业具有 A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4 东吴时 南方出现亩产 5 石稻的高产纪录 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 10 石左右 豫章 今江 西北部 甚至创造了 一亩二十斛 1 斛即 1 石 的最高纪录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B 北方战乱不断 社会动荡 C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5 战国策 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 秦以牛田 水通粮 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 令严 政行 不可与战 王自图之 这段记载反映了 A 秦国已经采用

3、牛耕技术 B 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 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D 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6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 牛 耕 作为名 字 如 孔子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 冉耕 字伯 牛 晋国大力士姓牛 名子耕 这反映了当时 A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B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牛耕技术备受推崇 D 种植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7 中国古代有严格的耕牛保护制度 对私自杀牛者 汉代规定 犯禁杀之者诛 唐代规定 徒 一年 明清规定 徒一百 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图腾崇拜源远流长 B 农业经济地位突出 C 宗法社会刑罚严酷 D 政府统治逐渐严明 8 学者张鸣在 中华帝国 制度的断想 中写道 在诸侯争雄的

4、春秋时代 封建制原来赖 以存在的基础 宗法制被打破 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 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 2 心的倾向 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周朝王室的衰落 B 礼乐制度的崩溃 C 铁犁牛耕的出现 D 宗法关系的疏远 9 我国政府在三农方面的投资已超 1 万亿人民币 用世界上 1 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1 的人口 农业发展靠政策是古今人们的共识 下列与历史上三农政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 郑国渠 B 井渠 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 C 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 D 清代发明的翻车用于灌溉 10 水利者 农之本也

5、 无水则无田矣 水利莫急于西北 以其久废也 西北莫先于京东 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 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历代都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 B 精耕细作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C 因地制宜发展水利 D 富国利民的民本思想 11 题文 据史书记载 辟沫水之害 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 有余则用溉 浸 百姓飨其利 材料中对 渠 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 渠 指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洪 灌溉 B 渠 指汉朝的龙首渠 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C 渠 指曹魏时期的翻车 它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D 渠 指宋朝的高转筒车 有利于丘陵山地的灌溉 12 春秋楚国相孙叔敖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 芍陂

6、 达到 灌田万顷 规 模 吴王夫差为与中原诸侯争霸 开通运河 邗沟 首次沟通长江和淮河 材料体现了 A 封建政府发挥国家公共职能的作用 B 服务于兼并战争统一国家的需要 C 有助于江淮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D 为地主阶级掌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13 古代俗语说 养牛为种田 养猪为过年 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 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极端贫困 C 自给自足 D 精耕细作 14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 一镰 或者再加上一犁 不 是家家都有畜力 那就用人力拉犁 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 一旦和土地结合 就 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这段话主要强调小农经济

7、 A 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 B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具有脆弱性的特点 D 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 动工具 15 商周时期 土地归国家所有 贵族组织奴隶 平民进行农业生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 3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16 题文 唐初诏令 男 20 女 15 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 男 15 女 13 听婚嫁 其目的是 A 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 B 促进男 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C 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D 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

8、治 17 公元前 246 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 该灌区面积为 4 万余顷 粮食亩产达到 6 石 4 斗 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 1 石 5 斗左右 这反映出 A 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B 其他的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 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D 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其定了物质基础 18 直到 1900 年左右 中国文化一直在变 一直在反省 但没有对新奇贪得无厌的追求 没 有古今的原则之争 追求新知 探求异乡的渴望 他们也不是没有 但不像 17 世纪欧洲文化 那么普遍 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B 小农经济的保守性 C 文化专制的残酷性 D 闭关锁国的封 闭性 19

9、 国语晋语 说 西周实行 工食于官 的制度 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和控制 C 家庭手工业成为主要形式 D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0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在明清之前 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的是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21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 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 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 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 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 官府出资 22 据记载 清代初期的农户 即竭终岁之耕 不足供二三月 而

10、贫民业在纺织者 竭一日之力 赡八口而无虞 据此可知当时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开始出现 B 农民纺织业利润丰厚生活富足 C 家庭手工业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3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 的记载 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4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24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 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汉代官营手工业 A 工匠优秀

11、原料上等 B 技术高超 不计成本 C 规模生产 面向市场 D 分工细密 管理 严格 25 产品不进入市场 只提供给皇室及官府使用 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和 缴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 产品以市场销售为主要目的 A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26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 的记载 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12、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27 康乾盛世时 江南苏州等地 雇主经常会宴请雇工 并且还会逐步提高薪金待遇 这一 情况反映了 A 江南苏州地区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D 苏州地区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28 锦上添花 丝丝入扣 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 下列对古代纺织业 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素纱单衣反映了当时高超的丝织技术水平 B 宋代出现缂丝技艺 C 元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 D 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9 东汉班固 汉书 卷五十九 张安世传 张 安世尊为公侯 食邑万户 然身衣 艺绨 黑色 夫人自纺绩 家童七百 皆有手技作事

13、内治产业 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 富于大将军 霍 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C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30 汉代桓宽在 盐铁论 水旱 中记载 手工商业者 各务为善器 器不善者不集 农事急 挽运衍之阡陌之间 民相与市买 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 或时贳民 不弃作业 材料反映 出当时 5 A 经济结构单一 B 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经营 C 城乡一体以农村经济为主导 D 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 商业体系 31 古代南京云锦 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 大量使用金线 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织造工艺高超

14、用 七个范子 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 理得井井有条 成语 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32 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33 北宋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记载 赡 人名 初造墨 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 婿 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 墨尤坚致 恨其即死 流传不多也 清代施闰章 蠖斋杂记 记叙 宋 有舒翁工为玩具 翁之女尤善 号曰舒娇 其炉瓷诸色 几与哥窑等价 相传陶 工作器入窑 变成玉 工惧事闻于上 封穴逃之饶 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 时期民间手工业

15、 A 受官府压制 发展艰难 B 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C 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D 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34 元代承先启后 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元代代表性的彩瓷是 A 粉彩瓷 B 青瓷 C 青花瓷 D 白瓷 35 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浓淡协调 艳丽柔和 色彩丰富的粉彩瓷器烧制技术 这种技术最 早出现于 A 汉武帝时期 B 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 D 乾隆时期 36 元代王祯 农书 记载 冶铸者为排以吹炭 令激水以鼓之也 用力少 见功多 百姓便之 该记载反映了 A 铁制农具的出现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灌溉工具的改进 D 冶炼技术的发展 37 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就地取材 产品远销国内外 佛山镇取

16、材于外地 也成为全国铁器 生产中心 同样 作为当时全国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的潞安 山西 也是取蚕缫丝于千里之外 的阆中 四川 促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长途贩运的便利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商品生产专业化 38 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 在展出的古文物里 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 造型 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 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6 A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 B 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 青铜器种类繁多 不分阶层 普遍使用 C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 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的 D 三星堆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39 学者全汉升在 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 中指出 1571 年至 1821 年间 从美洲运 往马尼拉的白银计 4 亿两 其中三分之一或更多一些 流入中国 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的原因是 A 中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 B 中国的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于英国 C 海禁政策的保护 D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