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0722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苏省江阴一中江苏省江阴一中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212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含解 含解 析 析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3030 题 题 每题每题 2 2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分 1 秦朝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隋唐开创科举制度 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实行郡县制 颁布推恩令 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加强中央权力 削弱地 方权力 科举取士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 加强了中央

2、集权 故答案为 A 项 B 项不是共同作用 排除 C 项不是三项措施的作用 排除 材料中的三项措施是针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 不是解决君主与丞相之间的矛盾 所以不能 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 排除 D 项 点睛 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 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 地方权力 不断受到削弱 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 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并且导致 七国之乱 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 弱 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晚清时期 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 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 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

3、形成 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2 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 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 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 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科学 指三省 A 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B 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 C 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 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 答案 A 解析 2 结合所学可知 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其职权和运行 机制是 中书省掌决策 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 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 如审议通 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互相牵制 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故 A 项正确 B C 两项体现不出 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应排除

4、三省六部制是为封建专 制统治服务的 不具备近代三权分立的特点 故 D 项错误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 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本题容易错选 B C B C 选项表述正确 但不 符合 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3 夫元氏之有天下 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 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改变这种状况 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 A 设置内阁 B 废除丞相 C 设三司使 D 设军机处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依据材料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 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说明朱元璋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是 权臣弄政 所以皇帝应该

5、亲身参与政治不可荒政怠惰 因此其主张是废丞相 故 B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 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 不是朱元璋 C 选项错误 三司使是宋代设立的分割 相权的机构 不是明代 D 选项错误 军机处是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中枢机构 不是明代 因 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4 清朝官员梁章钜在 枢垣记略 中记载 其制无公署 大小无专官 直庐始设于乾清门 外西偏 继迁于门内 与南书房邻 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 其大臣惟尚书 侍郎被宠 眷尤异者 始得入 然必重以宰辅 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 清

6、朝 与南书房邻 复于 3 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 其大臣惟尚书 侍郎被宠眷尤异者 可知 这是清朝的军机处 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5 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 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 从此后 历史上不再出 现重大的暴力冲突 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 材料中的 其 指 A 英国的 光荣革命 B 美国的联邦政府 C 法国的 1875 年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 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 的手段完成 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 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 中可以

7、得 出 这个事件是英国的 光荣革命 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名师点睛 光荣革命 1688 年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 变 这场革命未有流血 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 光荣革命 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 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6 钱乘旦在 英国通史 中指出 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 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 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 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 随时变革自己的 制度 材料中的 中等阶级 是指 A 中产阶级 B 工业资产阶级 C 工业无产阶级 D 新贵族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

8、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 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 革的道路上了 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工业革命后 随着工业资产 阶级壮大 英国通过了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 4 7 马克垚的 世界文明史 指出 其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 更不用说在两 百多年之前了 不过 当时其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 但由于实现了对英法民主 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 却无疑是 18 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 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它不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英国的民主

9、制 而且还比当时正在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民主制更富 于生命力 材料中的 其 是指 A 德国 B 美国 C 俄国 D 希腊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 18 世纪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依据材料可知 这一国家于 18 世纪末 建立了 世界上最先进 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其民主制度建立在 对英法民 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 的基础上 结合所学可知 美国于 1787 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 民主共和制 这一制度的确立借鉴了英国民主制度 吸收了法国启蒙精神 更创造性地实践 了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的思想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 B 选项正 确 A 选项错误 德国民主政治确立的

10、标志是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颁布 与材料中 时间不符 C 选项错误 俄国 18 世纪尚未建立民主政治 D 选项错误 希腊 18 世纪也尚未建 立民主政治 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8 兹因大清大皇帝 大英君主 欲以不和之端解释 止肇衅 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 是 以耆英 伊里布 璞鼎查 即便议拟各条 下图是拟定的 各条 的文本 在这一文本拟 定前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 清朝官员庆幸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5 B 皇帝认为此约影响很坏不予批准 C 英商为中国全境通商而欣喜若狂 D 清政府与英国协定进出口货物税率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 南京条约 的内容及影响 依据所学可知 鸦片战争

11、后虽然打破了清朝 的闭关锁国 但大多数清朝官员仍然持保守态度 希望维持闭关锁国政策 因此这一情景不 符合史实 故 A 选项错误 依据所学可知 道光帝最终批准了 南京条约 故 B 选项错误 南京条约 规定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并未全境开放通商 这 一情景与史实不符 故 C 选项错误 南京条约 规定英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 其税率应由 中英双方协商决定 故 D 选项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9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 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 在近代 的不平等条约中 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答案 C 解析

12、详解 本题考查 马关条约 的内容 依据所学可知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 1895 年中日签订的 马关条约 规定 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 这一条款使日本从中国获得了 数额最多的赔款 并且为了赎回辽东半岛 中国还支付了 3000 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因此 C 选 项正确 而英国 法国 俄国从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获得赔款均不及日本 因此 A B D 选 项不符合题意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0 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 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 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 这个国家的主人 他们控制着贸易 报纸 商港和政治 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13、D 辛丑条约 6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 辛丑条约 的影响 依据材料 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结合 所学可知 辛丑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符合题意 故 D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 南京条约 的签订使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并未使列强 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B 选项错误 天津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但并未使列强 实际上成了这个 国家的主人 C 选项错误 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但并未使列强 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1 中华

14、民国建立后 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 这既有赖于革命领袖孙中山所发挥的重要作 用 又有赖于民国建立所形成的制度保障 这段材料反映出的功绩是 A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 C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 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历史功绩 依据材料 中华民国建立后 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 现 结合所学知识 孙中山领导建立了中华民国 并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倡导五族共和 加 之 中华民国 这一国号的使用 使得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因此 B 选项正 确 A 选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 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 立 C 选项错误 材料并未提到沉重

15、打击了帝国主义 D 选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辛 亥革命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 并非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 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2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道 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 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 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文件 指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7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依据材料 空想性质 其用 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说明它是关于土地制度且具有空想性并未实施的文件 依据材料 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16、说明该文件与农民阶级有关 依据上述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 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幻想在小农经济 基础上实行均贫富 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只是空想 根本无法实现 符合题意 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 革方案 并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C 选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 级宪法 并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D 选项错误 中国土地法大纲 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得到了实施 并不具有空想性 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3 据资料介绍 国民党军对日战役 战斗 大小近千次 阵亡将士 360 万 先后有 74 名将 军战死在沙场 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 A 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 B 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C 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 D 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 国民党军对日战役 战斗 大小近千次 阵亡将士 360 万 先后有 74 名将军 战死在沙场 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