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0713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03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计共计 6060 分 分 1 在分封制下 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 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 土地的一部分 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 这说明分封制 A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 C 解析 分封制度下不仅是臣服天子 土地也认为是国家的 体现出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故 C 正确 宗法等

2、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 故 A 错误 拱卫周王室的目的与材料中国家意识不符 故 B 错 误 D 中开拓疆土不是主要手段 2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 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答案 D 解析 天子 子民 等字眼意在强调在秦汉以后的政治统治是在借助于人伦秩序进行统治的 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 正确 材料不涉及宗教权威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排除 选项 B 和材 料题意无关 不符合题意 排除 选项 C

3、不是材料的主旨 不符合题意 排除 故本题选 D 名师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 天子 子民 是和人伦秩序密切相关的 3 如下图所示为 唐书 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2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项与材料不符 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 还是有寒族 B 项说法错误 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 而科举制依据成绩 C 项说法错误 不是缩小了范围 是扩大了 范围 因此 ABC 三项均不正确 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 还不完 善 故选 D

4、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名师点睛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 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 中国古 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 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 但物极必 反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905 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 高考 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 题型众多 是高频考点和难点 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 练 4 宋沿唐制 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 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 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 与唐代科举相比 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

5、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材料 糊名考校 一决文字而已 说明宋朝采用密封 考试形式 这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 故 A 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 故 B 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对进士科的重视 不是尊贵 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 人数的变化 故 D 项错误 3 5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 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 劝谏君主 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据此可知 他主张 A 限制君权 B 削弱相权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和描述 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题干所给材料叙述了 如

6、果宰相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 符合这一内容的为 A 项 限制君权 B 项 削弱相权 与 材料中 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 这一信息不符 故错误 君主立宪制是 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 通过立宪 树立人民主权 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 劝谏 这并不意味着树立了人民主权 故 C 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 省 六部为吏部 礼部 兵部 户部 刑部和工部 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 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6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 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 当时称部 落 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 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 在候选人之间差额

7、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 员 以执政官为例 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 3 这一选举法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 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 这一举措明 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故 D 项正确 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 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 维护 排除 A 项 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排除 B 项 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 产资格限制 C 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点睛 本单元复习要旨 1 形成一个观点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8、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给后 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但也有其不足 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 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 国情的产物 2 理清两条线索 一是古希腊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 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 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希腊城邦制度 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 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7 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里 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中也清晰地表 4 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 材料表明罗马法中 A 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 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C 理性精神逐渐丰富 D 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答案 C 解析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总结了罗马法发展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而材 料中提到这

9、一法典使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认为奴隶制不合理 体现了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对 过去落后鄙陋的观念有所批判与摒弃 理性精神逐渐丰富 故 C 正确 法典只是在一定意义 上提高了妇女 奴隶的地位 但并不代表罗马法追求所有人的政治平等以及女权 故 AB 项属 于错误解读 D 项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 8 古罗马裁判官法规定 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 其他监护人就职时 应承诺 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并提供保证人 该规定 A 防止了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B 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完备 C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D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材料是从人文关怀角度 不是道德风险 故 A 错误 罗马法律体

10、系完备是 查士丁 尼法典 颁布 故 B 错误 材料中不是契约关系 故 C 错误 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 财产 并提供保证人 的信息说明对于被监护人财产保护 体现出人性化 是人文主义思想 体现 故 D 正确 9 恩格斯指出 在英国 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 甚至 1832 年的胜利 也还是让土 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 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 D 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 答案 A 解析 5 据材料 1832 年的胜利 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 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 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1、后土地贵族仍然占重要地位 说明革命具有妥协性和保 守性 故 A 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问题 故 B 项错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后英王没有实权 故 C 项错误 资产阶级也获得了一定成果 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10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妥协而非分权 选举等问题 所以 A D 排除 最终方案体现了大州与 小州的妥协 中央和地方的妥协等 所以体现了 妥协 其实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B

12、 正确 C 说法是正确的 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排除 11 依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 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 D 解析 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主要是二元制君 主立宪制 立宪制和专制相结合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的信息体 现 民主性 较浓厚一些 更符合 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一概念 尽管 1871 191

13、9 年间的德 国专制是实 民主是虚 故 D 项正确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能表明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但与 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 不符 故 A 项错误 国家元首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 故 B 项错误 宰相同时是 联邦议会主席 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 只对皇帝负责 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故 C 项错误 考点定位 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向欧洲大陆扩展 德国君主立宪制 12 1875 年以后 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 党派林立 内阁更迭频繁 1958 年 戴高乐就任总统 修改宪法 规定总统拥有任

14、命总理 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 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重心 党派林立 内阁更迭频繁 说明当时政局不够稳定 戴高乐 就任总统后修改宪法 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就等于不再让议会作为国家 的重心 这就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 故选 A 总统的元首地位在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时就已经 确立了 故 B 不符合题意 所以排除 B 题干并没有提到剥夺议会的权力 故 C 不符合题意 所以排除 C 法国没有实行两党制 是多党制 故 D 不符合史实 所以排除 13 南京条约 第九款规定

15、 中国政府必须准许 全然免罪 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 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 也必须全部 加恩释放 此条款表明英国 A 与清朝关系友好 B 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 侵犯了中国领土 D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答案 B 7 解析 据材料 南京条约 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 已被监 禁起来的卖国贼 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不能说明英国与清朝关 系友好 故 A 项错误 惩罚充当汉奸的中国人或卖国贼 这属于中国内部事务 英国通过 南京条约 免罪释放 是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故 B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侵犯了中 国领土 故 C 项错误 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的是

16、领事裁判权 与材料无关 故 D 项错误 故 选 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前提是熟练掌握 南京条约 的影响 及领土 司法主权等概念 再 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 得出正确答案 14 1858 年 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 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 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 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 太平天国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 B 受 北京条约 的影响较深 C 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 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 事后 太平天国向英 方道歉 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 太平天国试图通 过承认英国的特权来争取外交承认 故选 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15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 这次战争证明 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 黄人也能用 贵国非常之进步 最使我惊醒 我们中国长夜迷梦 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 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 A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开始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