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0707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9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六科联赛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1212 月六科联月六科联 赛试题赛试题 请注意 请注意 时量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单选题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0 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 儒 法 墨诸家不约面同地都提出尚贤的主张 孔子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商鞅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凡明君之治也 任其力不任其德 官爵必以其

2、 力 的原则 墨子提出 贤者举而尚之 不肖者抑而废之 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 儒学与墨学的融合 C 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D 中央集权渴求人才 2 君子 一词习见于先秦典籍 然其涵义或指诸侯 或指国君之子或贵族 多指社会 地位而言 孔子则从道德立场赋 君子 一词以新义 以 君子 指德行高洁之士 鼓励学 生修德以取位 成为 修己以安百姓 的君子 这体现了孔子 A 重视学生道德培养 B 积极倡导社会等级的变动 C 开创文化的新格局 D 对文化传统的因袭与创造 3 愤世疾俗的情怀表现为超世的孤傲独行 这种超世主义后来为不事权贵 不媚时俗的刚 正不阿之士无数次效仿 材料评析的是先秦 A

3、道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4 历史学家阿诺德 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 中说 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 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 但对于 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 他却只能给予南 辕北辙的解释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孔子是守旧派的代表 B 孔子某些思想违背了时代潮流 C 孔子思想具有创新性 D 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 5 汉武帝时期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主要是因为 A 道家 无为 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从 无为 转向 有为 C 独尊儒术 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D 董仲舒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6 先生游南镇 一友人指岩中花树 问曰

4、 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 落 于我心亦何关 先生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文成公全书 卷三 材料中先生 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 普罗塔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7 黄宗羲在 自序 中说 学问之道 以个人自用得著者为真 凡倚门傍户 依样葫芦者 非流俗之士 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 有一偏之见 有相反之论 学者于其不同之处 正 宜着眼理会 所谓一本万殊也 以水济水 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学术僵化 倡导思想自由 B 倡导经世至用 反对思想一统 C 批判八股取士 倡导学以致用

5、D 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天下之权 8 中国古代长期盛行 华夏中心论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推测 中国 以外另有发达古 文明 进而他又提出 文化中心转移 论 认为诸文明 衰旺彼此迭相易 这 A 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 B 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2 C 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了基础 D 旨在论证文明中心转移趋势 9 古希腊有位哲人设想 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 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 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 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 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 火光把影子投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 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他用囚徒和洞穴之喻来代表人类

6、的现状 旨在强调 A 关注人的世界 B 理性高于感觉 C 认识源于感觉 D 美德即是知识 10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 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 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 走向现代文明 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 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11 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 马丁 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 而不 是外在的东西 这就是 因信称义 从本质上看 因信称义 A 揭露了赎罪券

7、对民众的欺骗 B 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 C 赋予了德意志民众自由精神 D 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 12 1689 年 洛克在 政府论 中指出 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 众 这样 就授权社会 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 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 订法律 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引文表明他主张 A 天赋人权 B 法律至上 C 三权分立 D 社会契约 13 有学者认为 夏小正 记载每月的物候 气象 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 是夏代的天文历 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 夏小正 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 篇中涉及蚕桑 畜牧 渔猎 采集活动 对 夏小正 的认识说明 A 无考古

8、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价值不大 D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14 下图为我国古代两项科技成就的图示 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 都代表了古代天文学的最高成就 B 都与月亮的圆缺存在密切的联系 C 都对农业生产的安排有指导作用 D 都得到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15 书法与汉字 相伴而生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和自觉 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是 3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16 自北宋至明清 城市商业活跃 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为古代科技 文艺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 以下史实与这一社会背景无关的是

9、 A 清明上河图 B 昆曲的流行 C 造纸术外传 D 话本的出现 17 在 1543 年出版的 天体运行论 中 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在 1859 年出版的 物 种起源 中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这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B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C 提供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18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 英 法 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 单位 次 由此可知 主要国家 年份 颁奖总数 德 英 法 美 1901 1920 年 61 19 8 10 2 1921 1940 年 70 17 15 5 11 1941 1960 年 88 6

10、 15 0 42 1961 1980 年 125 8 21 6 65 1981 2000 年 127 14 7 4 72 A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D 20 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19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 夷 逆 或 酋 如 米夷 咈囒哂 夷 法夷 近代后期 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 如 美 英 德 法 这 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 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 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 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20 康有为在评述改革时说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 祸

11、 在设立议院的问题上 康有为认为 至会议之士 仍取上裁 不过达聪明目 集思 广益 稍输下情 何有上权之损哉 材料说明康有为 A 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 B 一定程度上赞同 中体西用 C 思想实质上属于封建思想范畴 D 在政治上出现倒退和反动的倾向 21 有一近代学者指出 秦以来之为君 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 已 他还主张 国者 斯民之公产也 王侯将相者 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学者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严复 D 陈独秀 22 学者陈旭麓认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新的取代旧 的 如民国取代清朝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 前一种新的褪色了 后一种新的跟

12、上来 辛亥之 与戊戌是这样 五四 之与辛亥是这样 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 推动这种 新陈 代谢 的核心动力是 A 推动实业救国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挽救民族危亡 23 1916 年 8 月 李大钊在 晨钟 之使命 一文中写道 顺知吾青年之生 为自我而 4 生 非为彼老辈而生 青春中华之创造 为青年而造 非为彼老辈而造 这一观点 A 是追求个性自由的表达 B 是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C 是实现救亡图存的呼吁 D 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24 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社会主义的理论 可大别为 三部 一为历史论 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 二为经济论 也称资本主

13、义的经济论 三为政策 论 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 这篇文章是 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5 国民党 一大 宣言中规定 私人所有土地 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 国家就价征税 并 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 国民党之主张 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 土地 资其耕作 并为之整顿水利 移殖荒徼 以均地力 由此说明国民党 A 开始实行土地国有制 B 发展了 平均地权 的思想 C 满足了农民土地问题 D 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6 1940 年 1 月 毛泽东发表重要文章 新民主主义论 全面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阶段的政治 经济和文

14、化纲领 为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有关经济纲领 中 他强调对城市工商业应该 A 没收资本 B 扶植资本 C 全面国有 D 节制资本 27 邓小平曾说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 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 计划和市 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 就是资本主义的 这一论断 A 阐述的是政治路线的问题 B 解决的是经济发展手段问题 C 论证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D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28 20 世纪 60 70 年代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科技发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东方红一号 被送入太空 中国自行设

15、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B C D 2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 百家争鸣 与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从争论内容上讲 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 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 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 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30 毛泽东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毛泽东提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是教 育本质的体现 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 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 双重突破 邓小平的

16、升华 是提出了 A 全面发展 的教育方针 B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 D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 二 材料题 二 材料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 小题 共共 4040 分 分 5 31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 一些有识之士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 起而抨击理学 公然倡扬 人 欲 日用 私 利 与理学 存天理 灭人欲 的思想相对抗 如王艮主张 圣人 之道 无异于百姓日用 人欲即是天理 李贽讲 私 讲 利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 人伦物理 反对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直至明清之际的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颜元 等 提出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义中之利 君子所贵 否定了理学将义利相对立 重 义贱利的观念 他们还主张 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提倡 实学 反对理学的空谈性理 指出其于世事毫无助益 摘编自许纪霖 陈达凯主编 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早在 1895 年前后 康有为便已取法西方基督教的先例 提出 孔教 之主张 并倡议以孔子生年 作为中国历史纪元之始 及戊戌年间 康有为受命主持变法 更极力动 员将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 文化秩序之张本 一时之间 保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