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

上传人:御*** 文档编号:12130493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省武汉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湖北武汉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第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妖娆寒噤(jn) 气冲斗牛(du) 张皇失措 B. 思辩颀长(q) 获益匪浅 (fi) 红妆素裹 C. 拘谨停滞 (zh) 锲而不舍(qi) 粉墨登场 D. 蚕食呜咽(y) 迥乎不同(jing) 川流不息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 。 河流给人留下的往往是永难磨灭的记忆,是丝缕一般 的诗情。

2、你看他小小年纪,又是生活在讲日语的环境里,却能对中国语文(汉字)有这样清楚的和感受, 真叫人高兴。 A.唤醒 柔长 反映 B.吹醒 柔长 反应 C.吹醒 绵长 反映 D.唤醒 绵长 反应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是能否保证城市道路通畅的重要条件。 B.数据显示,除夕当晚,有超过 1 亿观众通过支付宝抢到春晚红包。 C.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资金和速度。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B.

3、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 C.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跑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D. 注射器里装的是一个个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 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 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 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

4、和四三节奏的七 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 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 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 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 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 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 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

5、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 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 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 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 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

6、所说:“诗至于宋,性 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 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 潮。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 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 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 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5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

7、由体。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C“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6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 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 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

8、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 永有某氏者,畏日(怕触犯忌日。这是古时的一种迷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 子神也,

9、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 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拘忌:拘束和禁忌。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僮:未成年的仆人。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衣:衣架。累累:一个接一个。 8、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畜猫犬 畜:

10、养 B. 悉以恣鼠不问 恣:放纵 C. 假五、六猫 假:假装 D. 购僮罗捕之 购:悬赏 9、 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A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B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C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D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某氏因为老鼠救了他家人性命,所以把老鼠视作神来供养,放任老鼠饱食终日不问。 B某氏对老鼠这种害人的东西姑息养奸,以至于老鼠们猖狂、横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C后来的房主认为老鼠是坏东西,

11、想尽一切办法消灭老鼠,最终彻底杜绝了鼠患。 D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对敌人不能仁慈,恶势力无论怎么猖狂,只要坚决斗争,就能取得胜利。第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四、(14 分) 11、将第三题文言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_12、填空。(10 分,每空 2 分) 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 壁) _,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 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乡书”的意思是_ ,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_之情。 五、(18 分) 阅读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 题。 与父亲一笑泯恩仇

12、蒋方舟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我少有的几次心血来潮的教育,几乎全部是以威胁恐吓为形式的。 我爸爸有一双骇人的大眼,还有黑压压杂乱的浓眉。每当他想传授给我什么的时候,他 就会突然猝不及防地靠近,提高音量,舞动他的浓眉,圆睁着眼睛,提醒我,我已经进入了他 的怒气领域和力气范围。当然,技术上,我爸从未正式打过我,但是他发明了一种恶作剧的施暴方法,就是高高 扬起他的巴掌,低头瞪着我,做出要掌掴的姿势,刹那间蒲扇式的手掌扇下来,结果只是和自 己的另一只手掌拍击,在我耳边制造出巨大的声响来。我吓得一抖,我爸大笑不已。 这个拙劣的把戏一直贯穿我的婴儿和幼儿阶段,然而我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破解和免疫。 每当高高的巴掌

13、的阴影落在我身上,我还是会瑟缩,还是会发抖。这种恐惧建立在不确定性 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的大赦会失效。以前,我只是把我爸这种恐怖的恶作剧,慈爱地体谅成情商不高和缺乏技巧。后来,我 却在很多父亲身上看到了这种惊人的相似。我曾目睹过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惩罚。父亲怒气冲冲 地从衣柜中拿出好几条皮带来,放在椅背上,让孩子作为刑具备选。然而他最后却没有真正施 暴。用卡夫卡的话说,他“只是想让孩子亲眼目睹被绞死的所有准备工作等到绳索、大刀、 砧板全部各就各位了,才宣告大赦”。此时,父亲的潜台词已经呼之欲出了:他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幸免的,是被恩赦的, 你的生命是父亲功德无量的馈赠,所以你应该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

14、负疚与自责。很早很早以前,心理学还没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儿子身上会有一种仇父恋母的 心理倾向,也就是有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后来,当心理学被发明出来,这种普遍蔓延的仇 恨才有了靠谱的心理学解释。 我们仇恨的并不是父亲,而是“生活代表”。生活永远是大老板,对人提出种种可恶的限制和强迫。在一个家庭内部的父母双方之间, 父亲就是“生活”的化身要求着孩子,所以父亲永远是孩子的敌人,而孩子永远要哭着找 妈妈。当父亲老去的那一天,他的强大崩塌,他的威胁也将解除。 台湾作家张大春讲了一段他为父亲洗澡的故事。张大春第一次见到父亲的身体就是在球 场的浴室里,“那是一具你知道再怎么你也比不上的身体。大,什么都大的一个身体。吧嗒吧 嗒打肥皂,哗啦啦冲水,呼啊呼啊吆喝着的身体”。 张大春再给父亲洗澡,已经是父亲意外摔倒,脊椎神经受伤之后,那时父亲只能躺在病 床,“连洗个澡都要求人”。“当我用蓬蓬头冲击他那发出阵阵酸气的身体,他总是说:老天爷罚我。老天爷为什么罚你?它就是罚我。在那一刻,一个句子朝我冲撞过来:这老人垮了。 我继续拿着蓬蓬头冲洗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几乎全秃的顶门、多褶皱且布满寿斑的脖颈 和脸颊、长了颗腺瘤的肩膀、松疲软垂的胸部和腹部、残留着枣红色神经性疱疹斑痕的背 脊。”上文让我感同身受。去年,我爸送我来北京上大学。我发现我们的交谈时时都具有冷场 的危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