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130357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读明确目标,激发动机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思问题引导,合作研讨领悟反思,掌握学法 练练习巩固,反馈补救拓展迁移,模仿创新“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谭小林一、什么是“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1.什么是“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之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简约的组合方式和具体可操作的实践的活动流程。2.当前国内有影响的几种教学模式江苏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模式:预习展示反馈;东庐模式: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三种模式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2、人。“先学后教”教与学的新型统一。“多维目标”素质教育与双基教学的整合。“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法宝。3.“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1)第一层次:基本模式“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老师 导向激趣 导法引思 导练促创程序2学生 自主参与 自主探究 自主发展(2)第二层次:学科模式如小学数学模式:教师 引 拨 补程序 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探究分析、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拓展提高学生 疑 思 用如小学语文模式:教师 导 引 评程序 明确目标、初读感知 精读深思、内化拓展 熟读应用、迁移创新学生 读 思 练(3)第三层次,分类模式:如语文的“全息元阅读法”:初读总揽,获取全息元;辐射扩散,拓

3、展全息元;综摄整合,反刍全息元。(“全息元阅读法”就是充分发挥全息元的“立片言以立万意” ,牵一发而动全身3的举纲张目功能,立足于现代整体观上分析把握文章,旨在快速高效地领会、吸收课文精要之处的一种新阅读方法。这种阅读程序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顺序,顺应人们在阅读活动中思维规律。颇具新意,收效显著。 )又如语文 “文言四步”阅读模式:环节 目标 思路猜读 快速浏览 整体感知 写的什么?查读 扫除障碍 初步理解 怎样写的?解读 研讨揣摩 悟出新意 为什么这么写?诵读 品味意味 丰富底蕴 学到了什么?二、为什么要倡导“读思练”导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源远流长。孔子的教育教学可否叫作“对话探讨式

4、”?亚里斯多德的教学可否叫做“问答探究式”?这些也许可归纳为教学模式雏形,夸美纽斯的“观察.记忆.理解.执行”应该是第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赫巴特的四段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组、复、新、巩、布) ,是在教育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模式。模式研究在西方 70 年代形成高峰,乔以斯和威尔出版了教学模式的专著。我国在 80 年代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形成了热潮,流派纷呈,尉为壮观。如黎世法教授的最优教学法(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 ,中科院数学所自学辅导法(启、读、练、知、结)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质疑、自测、小结)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张开勤的语文导学式

5、等。我们从 90 年代至今,一直关注教学模式研究。那么,教学模式研究是否有明日黄花、徐娘半老之嫌?不!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项常研常新的课题,我们的研究也是有区别于其他模式研究的特点的。主要表现在:1.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置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大背景之中。我们研究的与其说是“教学模式” ,不如更准确地说是体现课程改革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育人模式” 。我们认为:教学的本质是“育人教书” 。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费时最多,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主要阵地,它不仅有教学的任务,更有教育的功能。可以说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心4智开发、素质提升的主要任务是通

6、过各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独立而又相互配合进行教育和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各学科的教学都应努力从“知识本位” 、 “能力本位”提升到“人格本位” ,既立足当下(有效学习)又着眼长远(扬长成才) ,充分实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读思练”课堂导学模式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至少包括“理论基础” 、 “功能目标” 、 “实现条件” 、 “活动程序”四大要素。我们构建的模式不仅是完整的,其理论基础显得尤为扎实。它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和原理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感性理性实践,列宁在读马克思的哲学笔记时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在应用到实践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学习思维

7、规律:感知(认知现实化)理解(形式新概念)运用(强化及迁移)系统科学三大原理:整体反馈有序信息论原理: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储存和输出目标教学理论、自主学习理念、学会学习理念中国人的思维概括方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开端、中间、结尾3.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放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应当是具有开放性和多层次性的。教学模式尽管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初级教学模式中孕育高级教学模式。没有反馈调整、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不可能成功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有层次的,正确把握和充分运用教学模式的层次性,就能有效地防治课堂教学程式化的弊端。我

8、们将具有普适性的读思练导学模式作为第一层次基本模式,各学科遵循基本模式结合学科特点构建的学科模式为第二层次;各学科内部知识模块分类教学模式为第三层次。各层次既有基本模式又有若干变式。这样就构成了以“读思练”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变式的主体导学模式群。三、实施“读思练”导学模式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1.教学模式的模糊性与教育理念明晰性5教学模式因为需要可操作性,所以规定了一些具体步骤和程序,但由于教学模式是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系统,所以不管怎样推敲语言来表述这一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也只能是一种模糊的表述。我们在学习运用这一模式时,应当着重把握模式体现的明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无法求法,有法求化”

9、,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2.模式构成的稳定性和实施模式的灵活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教师可以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样式是从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归纳出来的,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变化无常,别人就无章可循。但是,教学模式又只能为参与课堂教学各因素的组合和进程提供一个粗略的框架,而参与教学者又是有血有肉、富于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所以,实施模式应当也必然具有灵活性。3.模式形成的继承性和模式运用的创造性一种模式的形成,它是对以往模式的批判吸纳和继承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小型的教学理论。它能够在某一课题范围内提供前后一贯的解释,它总是反映一个相对完整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框框” 。 “读思练”课堂导学模式也应该且必然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但“读、思、练”毕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科学性的基本模式,乔以斯说得好, “一旦教师掌握了基本的适当的模式的各种技能,那么,他就能通过学习模式和通过联合,改造基本模式而创造新的模式来扩展这些技能。 ”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