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309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方案化培训手册yangxi(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上海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征求意见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见习培训内容与记录要求培训内容记录表单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参加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定个人规划和参培计划书。表一读一本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的书,写一份读书心得。表二10篇见习期教师职业生涯体验随笔。表三包括对教师职业感悟在内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总结。表四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通读学科课程标准,专题发言提纲。表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板书,说课提纲。表六表九完成一门拓展型选修课的构思与教学大纲,试教一节选修课。表十表十一观摩10节课,写出观课报告。表十二表十三导师、基地团队、双方学校有关人员把关、通过三次正式

2、试教。表十四表十六观摩并点评3节其他教师的课。表十七表十八设计一个单元的学生作业,并写出理由。表十九设计单元考试,实测后作质量分析、完成期中或期末考试班级质量分析。表二十表二十二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就某个主题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一次学生座谈会,就某位学生的某个问题作一次家访。表二十三表二十六策划并主持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表二十七表二十八写一份班级情况分析,2位学生个案分析;会写学生学期综合评价短语。表二十九表三十一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精读导师推荐的专业书,写出读书笔记;并能自学有关书籍。表三十二表三十四参与教研组活动,承担有关任务。策划并主持一次备课组活动。表三十五表三十六三年的个

3、人专业发展计划。表三十七其他带教协议表三十八表三十九见习基地评价表四十附录硬笔书法(见习初)表一硬笔书法(见习后)表二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制作记载表三一、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年修订)一、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

4、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 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

5、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人规划与参培计划 (表一)九月,我正式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需要逐渐熟悉起来,师傅的引领和指导将极大地促进我的专业成长。接下来的一年,我需要从一个新手教师逐步成长成熟起来,对此,我初步做了规划,希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成长。一、师德方面: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心去包容、感染、教育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教育教学方面:1多跟着师傅学习专业知识,多听课,认真听取师傅的教材分析,并作好记录;学习师

6、傅备课、上课的经验,学习师傅的备课记录。在师傅的帮助下,不断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2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3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三、班级管理方面:希望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培养出出色的班干部队伍,能在学生中既有威信又有亲和力。具体措施如下:一、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多阅读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文章,做好读书笔记。多跟师傅学习一

7、些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学习师傅的班级管理经验及技巧;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多观摩一些主题班会课,并运用到自己的主题班会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透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心态,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学习。二、教学方面1利用课余时间多做题,从而了解知识的重难点和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利用时间高效地进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通过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交流和反思,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2多跟着师傅学习专业知识,多听课,认真听取师傅的教材分析,并作好记录;学习师傅备课、上

8、课的经验,学习师傅的备课记录。积极参加闵行区和基地学校的培训,做好笔记。3关注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测验和期末考试以后认真分析试卷难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导师评议:规划制定内容详尽,符合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可操作性强。(可附页)签名: 日期:教师职业生涯或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 (表二)书名: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体会: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培训视频,一个专家在讲如何维持教室里的纪律,告诉教师怎样通过眼神和表情让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当时看了觉得老师那样很威风,可是仔细想想,那种守纪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一种威慑,一旦离开了这种手段,学生照旧。不得不承认,很多教

9、师为了让班级里的孩子遵守纪律,使用的是恐惧手段。雷夫老师则用信任取代恐惧,讲求纪律和公平,成为孩子的榜样。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这所学校位于美国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雷夫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有系统理论作为支撑的,很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摸爬滚打,却最终也不一定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来,这一方面是闭

10、门造车造成的,一方面则是不善于反思和总结造成的。我觉得年轻教师,要有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其实人的竞争发展到最后就是信仰的竞争,是人格的竞争,没有信仰,没有追求,人终究是没有大的成就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我们要时刻牢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导师评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付诸实践,定会有所收获。 签名: 日期: (可附页) 见习期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表三)一直都很喜欢做老师,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真的做起来发现困难真不少。

11、首先,课堂纪律是上好一堂高质量课的前提。如果班级有同学爱捣乱,就会大大影响上课的效率,还会打乱学生学习的思路。所以管好课堂纪律,教育那些爱捣乱的学生就成了上好一堂课的前奏。其次,学生的程度不用,有的同学基础比较好,比较聪明;有的同学基础比较薄弱,导致课堂上教的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可能有些同学还不能在课堂上消化,如何分层教育成了教学中的一个不小的挑战。再次,如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是一大难题。学习差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要改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有针对性。最后,学生的家庭作业质量总是不那么理想,如何让家长担负起监督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是一大难题。

12、有的家长做生意,很晚回家,有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不能帮学生检查,还有的家长拿自己的小孩没办法。总之,结果就是学生回家的作业总是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规划。我认为做好一名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教的学科,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 导师评语: 经常思考分析才能进步。 签名: 日期: (可附页) 见习期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表三)11月16号,我参加了七宝中学基地见习教师第五次培训活动。这次的活动邀请了七宝中学优秀的青年教师黄岳辉老师和柳英华老师做主题报告,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发展目标,也使我有了前进的方向。下午地理教研组长柳英华老师先以“实践积累反思”为主题回顾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从他自己初入教师岗位时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