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2991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M]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设计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整理版 同济医院内科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CSM工法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专项施工方案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 0 一 五 年 七 月目 录第1章 本项目工程简介31.1工程名称31.2工程地点31.3参与单位31.5止水帷幕设计参数及平面图3第2章 编制依据5第3章 工程地质条件6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63.2水文地质条件63.3止水帷幕施工深度内地层情况74.1 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84.2 采取的对策8第4章 施工部署105.1 项目管理机构图105.2项目部管理职责10第5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26.1测量方案126.2 CSM工法施工方案12第7章施工用电方案207.

2、1用电设备207.2负荷计算20第8章 施工进度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238.1施工进度管理目标238.2施工进度计划表238.3施工进度形象表238.4施工进度报告制度238.5施工进度保证措施23第9章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259.1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259.2 质量管理措施259.3 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25第10章 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2610.1安全管理目标2610.2组织措施2610.4消防安全措施2710.5施工现场防护措施2810.6操作措施2810.7交通措施2810.8夜间施工措施29第11章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3011.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3011.2场容

3、场貌、文明建设保证措施3011.3废土处理措施3111.4其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1第12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劳动力使用计划表3312.1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3312.2劳动力使用计划表33第13章 应急预案3413.1 基坑开挖质量事故应急方案3413.2意外工伤应急预案37第14章 工程竣工资料41第15章 附表、附图42第1章 本项目工程简介1.1工程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综合楼1.2工程地点武汉市解放大道1302号1.3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武汉华胜工程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4、:武汉科诚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武汉市测绘研究院1.4工程概况1.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汉市解放大道以北,航空路以西。2. 本工程0.000=23.100m,基坑周边场地自然地坪相对标高-1.100.3. 基坑形状不规则,基坑垂直开挖面积约6600m3,长约130m,宽约60,周长约365m。4.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基坑工程设计等级:甲级;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基坑有效使用期限:1年半。1.5止水帷幕设计参数及平面图基坑周边采用双轮铣深搅墙落地式隔水帷幕。搅拌墙每幅槽段施工长度2800mm,每一幅槽段两侧套切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墙

5、厚度为700mm,墙底深度以进入5-1层强风化泥岩800mm为控制,当无5-1层时以进入5-2层中风化泥岩500mm为控制。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如下图: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图第2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同济医院内科综合楼基坑围护图纸(2)同济医院内科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

6、01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3章 工程地质条件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据同济医院内科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4勘074)(2014年6月27日)电子版,基坑主要岩土参数如下表,详细资料见前述报告。注:“c、”值为直接快剪之平均值。3.2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1、上层滞水:赋存于(1)层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透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量与周边排泄条件关系密切。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0.602.00m之间。 2、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场地(3)单元粉砂粉土互层和(4

7、)单元层砂土层中,具弱孔隙承压性,水量丰富,因与所在地质区域内的地下水体及长江、汉江等地表水体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及水量随之变化。勘察期间,实测孔承压水位标高为16.15m。 3、基岩裂隙水:主要为碎屑岩裂隙水,赋存于(5)单元层泥岩中,水量较小。 4、粉土、粉砂互层渗透系数K=0.01cm/s、(4-1)粉细砂、(4-2)细砂、(4-3)中粗砂、(4-4)中粗砂混砾卵石渗透系数K=0.2cm/s、影响半径R=114m。3.3止水帷幕施工深度内地层情况止水帷幕施工穿过土层包含杂填土,素填土,粘土,粘土夹粉土,粉砂粉土互层,粉细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粉细砂,细砂,中粗砂,中粗砂夹砺卵石

8、,嵌入强风化泥岩和中风化泥岩。止水帷幕底深度以进入5-1层强风化泥岩800mm为控制,当无5-1层时以进入5-2层中风化泥岩500mm为控制。第4章 施工难点与对策4.1 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第一条: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CSM工法)的深度达52m以上,对成墙的垂直度要求较高,如何保证? 第二条:从深度14m以下即为粉砂、细砂、砂砾层达30m左右厚度,如何克服成墙后铣削头上提的阻力? 第三条:粉砂、细砂、砂砾层的空隙率较大,如何保证水泥土搅拌墙的密实度? 第四条:砂砾层中含有少量大于100mm粒径的砾卵石以及嵌入中风化泥岩层中,如何克服搅拌阻力?第五条:双轮铣铣削头的自重量仅400KN左右,当搅

9、拌墙施工深度达40m以上时,地层对铣削头的上浮力、摩擦力等将大于其自重,如何获得铣削头向下继续搅拌成墙的轴向压力?第六条:停电时如何确保不发生埋钻事故? 第七条:如何确保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的墙端进入5-1层强风化泥岩或5-2层中风化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4.2 采取的对策针对第一条: (1)双轮铣铣头处安装采集垂直度的传感器,在铣、削过程中,操作人员跟踪纠偏,发现偏离及时通过触摸屏控制桅杆进行调整,保证成墙的垂直度;(2)严格控制铣头的下降速度; (3)两台J6经纬仪正侧面两方向实时检查校正;针对第二条:(1)下钻过程中掺入钠基膨润土进行泥浆护壁,确保搅拌过程中搅拌墙壁不发生坍塌;(2)在粉砂

10、、细砂、砂砾等土层中下钻铣削搅拌时掺入钠基膨润土,并确保泥浆的粘度不小于40s,同时在下钻过程同时保持喷气,并且下沉过程中每下沉5米上下复搅1米,确保对土体搅拌均匀的同时将易沉淀的颗粒携带在泥浆中,从而确保搅拌头的顺利提升。针对第三条:(1)掺入膨润土对粉砂、细砂、砂砾层的空隙率进行填充;(2)利用膨润土拌置的浆液将粉砂、细砂、砂砾等土颗粒裹挟并与水泥土搅拌,确保搅拌墙的密实度。针对第四条:(1)配备330KW动力装置,给铣削头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2)配备与墙体深度匹配切削能力强的铣头。(3)利用导杆和塔架给搅拌头施加竖向压力,克服铣头向下搅拌前进的阻力。针对第五条:主机采用高稳定性的全液压

11、步履式JB280桩机,利用加压油缸和导杆给双铣削头施加轴向压力,使铣削动力头能继续向下搅拌成墙。针对第六条:方案一:现场备用一台发电机(200KW),停电时及时利用发电机发电进行边搅拌边提升。方案二:现场准备一台挖土机,备有液压油输送管,发生停电后30分钟内能给CSM工法机的双轮铣头和液压提升机提供动力,确保铣头继续搅拌,以防水泥浆和砂混合体静置后对铣削头包裹产生的阻力导致铣头无法再启动;并将铣头向上牵引提升出土体。针对第七条:在试成墙施工前,采用地质钻机对试成墙土体进行超前钻施工,确定该槽段基岩面标高,为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成孔深度提供终孔依据。工程墙根据图纸会审精神,我公司拟按平面距离12米

12、布置一个超前钻孔位,根据两相邻孔位基岩层高差情况,并参考地质报告来综合考虑是否要增加超前钻孔位,来确保墙端进入基岩层的深度满足设计要求。第4章 施工部署5.1 项目管理机构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施工员项目资料员项目安全员项目质量员项目材料员项目机管员施工各班组长项目管理机构图5.2项目部管理职责5.2.1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签发质量计划,策划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完善和项目质量持续改进。主持确立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并组织考核,保证目标实现。确保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程序进行施工和过程控制。组织竣工验收,安排、组织移交事宜。按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确立

13、培训方针,监督落实。5.2.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主持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质量体系采购和需方提供产品控制相关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具体负责施工控制工作。落实对项目竣工验收前产品保护和移交后服务工作。协助落实组织竣工验收手续,并安排组织移交事宜。5.2.3项目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参加施工方案的讨论和审定,负责施工方案和工艺标准的确定。主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工作,监督不合格品整改工作。协助项目施工设备和设施的选用,保证项目质量能力的最大发挥。按项目施工要求,编制项目技术标准、验收规范目录,保证有效性,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14、负责项目质量记录按质量计划要求实施。负责统计技术在项目的应用,包括统计技术的确定和实施主持项目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组织QC小组活动,包括选题和活动按PDCA循环展开。第5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1测量方案1.首先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3.将合同主体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坐标进行复核无误后,及时办好签证手续。4.根据设计图纸上提供的坐标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测设,并将控制点的方向标记投测到周围的建筑物或围墙上。5.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在周围建筑物或围墙上用油漆及时做好标记,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6.测设出本次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