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296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危行业,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本文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建立新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从管理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词:安全管理 对策 问题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仅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更是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2、。2、由于经济成份多样性,特别是改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及境外企业安全管理薄弱,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意识淡薄,只给职工下达生产指标,不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出了事故也不认真查处,将安全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和群众,降低了安全的风险值和人的生命价值。在生产经营承包中,一包了之和层层转包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签订非法生死合同,安全管理无章可循。或处于事后型、被动型状态,有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冒除蛮干。3、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建设工程一线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放下锄头拿砖刀,这些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从伤

3、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一些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致使其造成的事故有增无减。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塌、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4、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待遇也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徘徊,这将不利于企业安全事业的发展。5、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 特别是对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

4、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单位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几乎是空白,加之他们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如不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他们往往是各种伤亡事故的受害者。6、事故处理不够及时,不够得力,落实效果差。一年四季,组织的各项安全检查不少,发现的事故隐患挺多,会上强调了,通报上提到了,就是谁也没有真正去整改、去落实。出现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处理直接责任人,达不到事故反面教材的作用与目的。7、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这一安全经济的

5、基本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群死群伤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二、防范对策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责任意识,坚持安全工作的法制原则。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使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2、加强三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采取多种形式,按照多培训、多学习、多实践的三多安全学习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的学习、宣传和贯彻

6、,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3、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倡导依照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进行现场管理,努力创建文明工地,企业要逐步实施由过去的告知性安全检查转为随机性检查、抽查、巡查,避免突击整改、增大投入、掩盖问题,必要时应采取旁站式监督。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开展高处作业、触电、土方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火灾等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治理和动态跟踪管理,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人防护资金的投入,为生

7、产中的关键安全设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系统,争取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要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要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和丰富人才贮备, 并提高其工作待遇。5、理顺企业安全工程学科的学术地位,积极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和企业评价工作。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安全评价,有利于企业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现状进行诊断,肯定其已取得的成就,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督促其进行完善和整改,以增强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6、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调查、分析,事故的处理坚持按照

8、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和进行群众教育,从根源上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与效果。对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对屡次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单位和个人要从重处罚,并按照重大事故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7、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把安全生产管理引入专业服务和专家服务的轨道。安全生产管理应逐步向专业化、专家化转变,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组织很有必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它是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机

9、构,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客观要求。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结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鲍玉德.浅谈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建筑安全(安全管理).2008(1).2安文阔.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山西建筑.2010(5).3于英.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山西建筑.2009(22)再次,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体制保证。从知识的角度说,创造起飞需要有两翼:一是学科专业的深度,二是学科

10、交叉的广度,两者缺一不可。科学的科研或教育体制,只纳其一,不容其二,以单翼起飞,就很难飞得高飞得远。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有利于破除原有各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学院内及学院之间,各学科、各专业间的交流,促进相近、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专业间选修有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学院是按照学科专业组建起来的大学基层学术实体,是学校教学、科研、学术服务、人才培养的实施单位。因此,设置学院的首要标准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院是学生成长的院落和发展的舞台。最后,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还可以为高校实现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动

11、力机制。强调学院一级责权利的结合,使其实体化,可以为学院提供强大和持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学院能更加有积极性调动本部门教师的潜能,动员院内外一切资源和条件,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和培育学科特色,有利于形成、巩固和突出学院的学科优势色,强化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功能,保证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综合实力。三、中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改革选择中国高校之间尽管层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也不相同,各具特色,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性院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往往存在着管理重心过高,权力过分集中在学校层面,教学院系活力不足等问题。第一,校院权责不对等。

12、学校权力过于集中的现状在事权方面,几乎所有重大事项决策权均集中在学校,学院基本不具有重大事项决策权。校院两级管理中很多学校暴露出管理重心过高,权力仍集中于校级决策层及职能部门,学院主体性地位被弱化,处于事权下移,财权、人权和重大事权仍然集中在校级的状态。第二,学院层面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明确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中,学院层面的管理决策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联席共同负责制、学术委员会负责制、二级教代会讨论决定制等多种形式,且存在交叉使用现象。不同高校在学院层面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权力缺乏相互制衡和民主监督,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经常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根本原因之一 。 这样的状况使得学院层面的管理

13、机制面貌模糊不清,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政策制度进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院层面决策分散、管理不够清晰、效能不高。第三,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大多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但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缺乏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考核结果难以实际应用或者以偏概全,导致考核的激励功能弱化、异化。以上问题中反映出了在目前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合理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在认识上是不清的,导致大学校方思想上是不愿意放权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也呈现集权型,政府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了高校大部分的人财物的分配权,政府机构指挥和干预大学的情形非常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

14、趋势。同时,高校的领导由上一级党委政府任命,对校长的政绩评价、职位升迁等关乎个人前途的事,主要取决于任期内的GDP式政绩,也就是说,大学领导作为社会官僚体系中的一员,政治利益最大化目标促使其必然要迎合上级官员的偏好,搞政绩工程。因此,高校领导追求GDP式的管理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政府把本来向高校投入的一部分资源控制起来,以此为诱饵,通过项目经费和项目建设的形式要求高校来申请,加上设立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评比、排队等,以达到的控制整个高等教育的目的。例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把科研立项的层次和数量(获取经费的多少),科研论文发表的层次和数量,科研成果奖励的层次和数量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高水平大学

15、还要争取入围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如211工程,985工程,2011工程等,政府地方性大学要应付大学排序和评估,以争取自己的发展空间,政府就是通过这些手段严格的控制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左右大学领导者的思路。为了追求到政府抛出的馅饼,客观上需要校方对全校资源进行统筹配置,集权管理,以提高执行力,迫不得已时以资源换取资源,跑部钱进。在这种政治体制和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大学领导人自然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通过建设持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大学发展的强大支持动力,真正培育学校的竞争力。办大学是要遵循大学的理念的。大学的理念是人类自进入近代历史以来不断探索、总结和升华的智慧的结晶。从英国的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