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295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4传统文化和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作业四:传统文化与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作业题目:通过课堂观察和研修学习,剖析优秀教师整合传统文件与学科教学的解决方法,完成一篇“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含课件),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1.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整合;(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2.成果模板(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白杨课题名称:白杨姓名:孙倩工作单位:学科年级:五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

2、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

3、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参加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喜欢的活动都愿意参加。特是集体活动,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手段,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揭示课题、审题: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4、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老师检查自学效果。四、学生质疑问难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1.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小节。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胡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

5、壁是多么荒凉呀。3.齐读第3节,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老师在大戈壁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分角色朗读4-11小节。三、理解白杨品格特征1.指名朗读12小节,然后小黑板了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去掉“从来”,朗读比较。“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廛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哪儿哪儿”“很快)小结: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

6、需要白杨,白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13小节,并联系14小节思考,然后同桌讨论。2.引读讨论14小节: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师问“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你们知道吗?”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师问:“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师问:“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你们知道爸爸为什么把孩子带到新疆去吗

7、?”3.通过爸爸介绍,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指名读17小节。4.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5.老师朗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为什么又露出了微笑?6.老师在大白杨旁贴上两棵小白杨,请学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6小节。五、总结课文,升华中心1.课题是白杨,全文是不是仅仅写白杨?赞扬了爸爸什么精神?五、教学策略选择传统文化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传统文化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想了解一下西部吗?(大屏幕出

8、示西部范围图)图中用彩色标出的部分就是我国的西部。本课提到的新疆就在这里。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由于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及社会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那时的西部一片荒凉。(西部戈壁图)为改变这一现状,许许多多的人离开繁华的都市,毅然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西部建设者的图片)这些是当年西部建设者的一些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新疆建设者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19 白杨欣赏白杨、西部风光图片二、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指名朗读

9、12小节,然后小黑板了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去掉“从来”,朗读比较。“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廛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哪儿哪儿”“很快)小结: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指导感情朗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

10、是”)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领会爸爸的心愿: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13小节,并联系14小节思考,然后同桌讨论。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读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里生根了。难怪爸爸这样深情地赞美它。他们不知道不知道爸爸接他们到新疆上学是希望孩子们将

11、来能成为边疆的建设者,正所谓“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

12、交融在一起。鉴于以上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教学中,我选择了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第12自然段)作为课文学习的切入点和教学的重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反复地读一读,并想一想从爸爸的话中你感受到白杨有哪些特点,这是第一次初步感知白杨的特点;在全班交流,深入了解了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特点后,让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感情读这段话,这是二读理解读;在理解了爸爸的心愿,读懂了爸爸的心之后,让学生带着对白杨树的赞美、对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话,这是三读体验读。整堂课就是以此为轴进行教学,效果不错。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19 白杨高大挺秀白杨树适应性强坚强不屈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