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270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制造和汽车学院2016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参考2016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代码:560309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运行管理、故障诊断与维护、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四、就业面向岗位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运行管理、故障诊断与维护、

2、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五、课程描述1.核心课程(1)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10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其中网络自主学习10学时),实践40学时)本课程是专业学习领域必修的一门新型混合模式教学改革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主要讲授:常用低压电气、基本控制环节、机床电气控制、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PLC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编程元件与指令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法、PLC应用、变频器主电路及其特点、变频器调速控制技术及控制方式、变频器运行方

3、式、电动机和负载的特性与变频器选择、变频器的典型应用。(2)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5学时,实践25学时)本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回路,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及设计实例,液压CAD技术,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气源净化装置,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及使用维护等。其中实践教学主要利用液压实训工作台,进行液压原件的识别,回路的验证等,重点教会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液压回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与气动元件工作原理、类型、图形符号、特

4、点及应用方法;掌握常用液压与气动回路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电气控制回路设计的基本内容;理解气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掌握气动与液压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液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技能。(3)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30学时)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工业机器人最典型的搬运、CNC上下料、装配、弧焊和点焊工作站应用系统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介绍每一种工作站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参数设定方法、机器人示教方法以及机器人日常维护等内容,使学生具备一般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等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总体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了解

5、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组成,关节传动原理及特点等;掌握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及示教编程过程;掌握机器人关节坐标运动时的轨迹规划方法;掌握机器人系统的程序的编写与调试;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掌握常见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4)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20学时)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会安装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RobotStudio;能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掌握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掌握Smart组件的应用;掌握带导轨和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和应用。实训项目包括:仿真软件RobotStudio安装与认知;RobotStudio

6、软件的基本功能训练;机器人夹具的创建;机械装置的创建;机器人运动路径生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编程调试;机器人工作站的综合设计与调试。(5)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0学时,实践40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系统、气动、传感器、电机等元器件的选用方法;会进行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了解机械传动系统及其选择方法;熟悉传感元件的选择方法;熟悉气动元件的选择方法;熟悉电机的选择与控制方法;掌握中小规模PLC系统编程和调试、拆装、维护与维修;了解触摸屏的使用方法;能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联网;会进行简单自动化系统的设计。(6)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80学时,其中理论

7、学时30学时,实践50学时)本课程内容包括:以工业机器人最典型的搬运、弧焊、点焊、自动生产线应用系统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介绍每一种工作站系统的组成、工业机器人的选型、外围系统的构建、机器人与外围系统的接口技术等典型应用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作站的设备构成、分类及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能进行工作站外围设备器件选型与结构设计;工作站的传感检测系统设计;PLC的选型和工作站控制系统的设计;装配、搬运工作站集成设计与应用;焊接、打磨工作站的集成设计与应用等。(7)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2周,48学时)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工业机器人弧焊、打磨工作站的维护;六轴机器人、两轴机器人、两轴变位机

8、、智能转运机器人的维护;工业机器人装配、检测工作站,焊接、打磨工作站的维护;弧焊打磨工作站,装配、检测工作站的设备日常维护及简单的故障诊断。主要实训项目:工业机器人本体的日常维护;工业机器人控制柜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站外围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工作站外围设备电气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2混合教学课程设置基于学校信息化学习环境,进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讲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课程,每学期根据情况安排1-2门课程开展混合教学课程。六、毕业标准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思想品德表现符合要求以外,同时其毕业学分标准达到以下条件:1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26学分,其中必修学分

9、110,限选学分9、任选学分7。2建议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七、职业证书要求1、职业证书名称序号职业证书名称教学计划已设置理论课程对应实训课程1维修电工操作证电工基础、电机控制技术电工技能实训2全国CAD技能等级证书工程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实训3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设计师(中、高级)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机器人操作技师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2、职业证书要求专业职业证书的考核鉴定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证,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文件要求开展鉴定工作。对校内有资格鉴定的职业技能工种,学生可参加校内的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证书,除此之外,

10、学生也可以自行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的认证考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获得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中、高级)、全国AutoCAD技能等级证书中的一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职业证书选考。八、专业教学附表1、课程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2、集中实践课程安排表(见附表2)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附表1 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考核类型学分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的学时课程归属部门备注总 计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学时周数公共学习领域公共基础课程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形考348321648创新教育学院2高等数学必修期考46456864创新教育学院3计算机文化必修期考4642

11、4406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4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必修形考3723244848888学生处含入学、国防教育5实用英语(1)(2)必修期考711248644864创新教育学院6形势与政策必修形考116164444创新教育学院7体育(1)(2)(3)(4)必修形考26485616161616创新教育学院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形考464481664创新教育学院9人文基础必修期考464521264创新教育学院10应用写作必修期考232201232创新教育学院公共拓展课程1安全与健康教育必修形考232321616党委学生工作部2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必修形考248321612121212

12、党委学生工作部2、3、4学期寒暑假各安排1个月3社会实践必修形考2601260151530党委学生工作部 4音乐鉴赏限选形考11612416创新教育学院5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创业基础任选形考2323232教务处选修学分累计不低于2学分6创业管理实战任选形考11616167创业文化与创新思维任选形考11616168创业创新执行力任选形考11616169小微企业管理任选形考116161610通识及素质模块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必修形考0.5888教务处每个模块课程选学内容不低于60%每个模块课程选学内容不低于60%11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必修形考0.588812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必修形考0.588813互联网思维能力必修形考0.5888合计45820408412320279877064专业学习领域基础理论课程1工程制图基础必修形考464481664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2电工基础必修期考3.556441256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3电子技术必修期考348341448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4机械设计与应用必修期考348408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