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92426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完美WORD格式编辑涪陵新妙适园华府工字钢悬挑双排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建设单位:重庆亮翼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四川宜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七年二月十七日 学习指导参考资料 完美WORD格式编辑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总体筹划及施工部署31、总体筹划32、安全领导小组5四、搭设流程及施工工艺6五、材料选择及构造要求12六、劳动力安排13七、脚手架检查与验收14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15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16八、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71、组织保障182、技术措施203、监测监控21九、应急预案22十、2.95m层高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24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

2、方案一、编制依据1、涪陵新妙适园华府(住宅1、2、3#楼)施工图;2、涪陵新妙适园华府(住宅1、2、3#楼)施工组织设计;3、各类参考规范及书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涪陵新妙适园华府设计文件二、工程

3、概况工程名称:涪陵新妙适园华府(住宅1、2、3#楼) 工程地点:涪陵新妙镇适园一社建设单位:重庆亮翼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海迈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华大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宜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名称为涪陵新妙适园华府由高层及商业组成,工程地点为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适园一社,由重庆亮翼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建筑面积约为55710.49m2,分别为3栋住宅(1、2、3#楼)地上18层地下2层和5栋商业(D1、D2、D3、D4、D5),建筑高度59米、层高2.95米。基础设计高层为人工挖孔桩及商业为独立基础;主体结构设计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

4、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三、总体筹划及施工部署(一)、总体筹划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5、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2011等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相关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6、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

5、,决定采用工字钢悬挑脚手架分多段楼层悬挑工字钢:1、2、3#楼:8层、14层7、在悬挑脚手架计算时,第一段悬挑层(8层楼面14层楼面)悬挑高度为17.70m,作为计算参考依据。(二)、安全领导小组搭设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应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水平和垂直材料运输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三角小旗围栏。谨防非施工人员进入。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唐天通(项目经理)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工作;杨 睿(技术负责人)副组长,负责现场施工指挥,技术交底;陈 晨(施工员)组员,

6、负责现场施工指挥;张 涛(施工员)组员,负责现场施工指挥;刘 芳(安全员)组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吴亚军(架子工班长)组员,负责现场具体施工;4、 搭设流程及施工工艺悬挑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定位预埋16直径U型钢筋拉环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安装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连墙件安装剪刀撑挂安全网作业层铺脚手板和挡脚板。搭设参数表:脚手架排数双排大小横杆布置小横杆在上搭设高度(m)17.7立杆型号48 3.5立杆纵距(m)1.5立杆横距(m)0.7内排架距离墙长度0.4连墙件布置方式二步三跨立杆步距(m)1.45锚固长

7、度(m)3.3型钢悬挑长度(m)1.2施工均布荷载(kN/m2)3钢丝绳支撑道数1脚手板铺设层数2同时施工层数2基本风压(kN/m2)0.451、型钢水平悬挑梁(1)型钢水平悬挑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和截面抗屈曲能力,型钢水平悬挑梁的纵向间距与上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立杆直接支承在悬挑梁上。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支承结构应有可靠固定的定位点(采用焊接竖向钢筋),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立杆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100mm。采用在型钢上焊接150-200mm、直径20mm的钢筋固定柱,立杆套座其外,并同时在立杆下部设置扫地杆。(2)型钢水平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

8、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为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为16HPB235级钢筋。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型钢悬挑梁外端设置钢丝绳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为16,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3)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

9、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型钢悬挑脚手架构造图悬挑钢梁U型螺栓固定构造图悬挑钢梁穿墙构造图1木楔楔紧悬挑钢梁楼面构造图2、立杆(1) 脚手架立杆采用对接接长,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 (2) 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10、3、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 2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见下图)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

11、不应小于100mm。3 、 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铺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串片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2 、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三)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四)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2 、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

12、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mm 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图b)。(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3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4、剪刀撑(一)悬挑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二)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0600之间;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45050060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7652 、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 ,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