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129215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 B 【考点】V-t图象 【解析】【解答】0-1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3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4s以1m/s2的加速度向相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可知,第1

2、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均为0.5m,C不符合题意;0-2s内与0-4s内位移大小相等,但学科网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结合选项分析即可。2.如图所示的三条直线描述了a、b、c三辆车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a的加速度最大B.小车a、b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a、c两直线相交的时刻两车加速度相同D.b、c两直线相交的时刻两车速度相同【答案】 D 【考点】V-t图象 【解析】【解答】A、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

3、可知,小车 的加速度最大,A不符合题意; B.、 的斜率为负值, 的斜率为正值,则知小车 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小车 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车加速度方向相反,B不符合题意;CD、 、 两直线相交的时刻两车速度相同,由于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不等,故加速度不同,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同,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结合选项分析即可。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 1 s 内的位移是 5

4、m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 m/sC.任意相邻的 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s【答案】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解答】解:A、第1s内质点的位移x=5t+t2=51+1m=6m故A错误B、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x=5t+t2=52+4m=14m,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 故B错误C、由 得,加速度a=2m/s2 , 根据x=aT2得,x=21m=2m故C错误D、任意1s内速度的变化量v=aT=21m/s=2m/s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关系式得出质点的位移

5、,从而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x=aT2求出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根据v=aT求出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 A.12B.23C.35D.57【答案】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解析】【解答】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时间间隔 末的速度为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6、 ,加速度为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由题可知汽车甲在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加速度为 ,乙车在时间 的速度为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 ,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 ,则有 , ,由运动学公式得 , , ,联立可得 ;同理则有 , , , 联立可得 , 所以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5:7,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分析求解即可。5.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

7、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A.tt1 , dSB.t t1 , d SC.t t1 , d SD.t t1 , d S【答案】 D 【考点】V-t图象 【解析】【解答】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mgsin,则物体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f的方向应沿斜面向下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有 -;若Fmgsin,则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有 -;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可知 -,由可求得f的值,而物块的质量m

8、、斜面的倾角 无法求出,故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也无法求出。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分析】对于拉力向上和拉力向下两种情况,在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列方程联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即可。7.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 e 的下夸克。一简单的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如图所示。在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 A.B.C.D.【答案】 B 【考点】库仑定律 【解析】【解答】两个下夸克在对一个上夸克的作用力都为引力,且大小相等,合力方向向竖直向下,左边的下夸克受引力和水平向左的斥力,因为 ,所以合

9、力方向竖直向上,同理可确定右边的夸克所受库仑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利用库仑定律来求解,其中q1和q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是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8.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 , 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B.C.D.无法确定【答案】 C 【考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解析】【解答】以小球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

10、情况, 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 和绳子的拉力 的合力 合与重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合,作出力的合成如图,由三角形相似得 ,又由题则有 ,可得 ,可见绳子的拉力 只与小球 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无关,所以得到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对于这两种情况,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在重力、拉力、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列方程求解绳子的拉力,比较两次力的大小即可。二、多选题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 , 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 , a、b两车运动

11、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 B,C 【考点】S-t图象 【解析】【解答】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不符合题意;在时刻t2 , 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符合题意;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s-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位移,图像的交点为两车位移相等,图像的斜率是速度,通过这些性质结合选项分析即可。10.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

12、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 mC.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D.可以求得OB之间的距离为12.5 m【答案】 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并令时间间隔为T,由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 ,因为不知道时间T,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A不符合题意;根据 , , 可知 ,B符合题意; B为A到C的中间时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