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苏教版2)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127477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苏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苏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苏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苏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实践意识。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10cm,6cm,5cm,4cm各一根)、三角板、作业纸、学具袋;课件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开展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及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

2、创新意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设计练习时具有一定针对性、层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蚌埠淮河公路桥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图形?2、 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三角形?生举例3、 三角形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4、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动手制作三角形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了许多三角形,你能想办法自己做一个三角形吗?(四人小组合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学生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说说做的过

3、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是用小棒摆,钉子版围,用纸折,用三角板画等等)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是它们都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同桌交流4、 集体反馈: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板书)5、 小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6、判断:下面图形是三角形吗?(76面第1题)(二)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1、谈话: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三角形,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你们能把它们围成三角形吗?(有的说不能,有的说能)让我们动手实践一下吧。2、小组活动要求:(1) 从四根中任意选三根(10cm,6cm,5cm,4cm)

4、(2) 记录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填写表格(3) 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和报告实验结果,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围成了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 4、说说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系?(长度)课件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5、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老师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四人小组交流)6、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长度大于第三边;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7、小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8、判断:78面第1题9、选一选:78面第2题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课件出示情景图:从家去学校,有几条路线?哪条路线最近?请用今天学到的三角形知识解释解释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这节课你对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有哪些收获?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探索。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