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7176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学年高一历史 3 3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注意 本试卷包含 两卷 第 卷为选择题 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 的位置 第 卷为非选择题 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 不予记分 第 I I 卷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共 60 60 0 0 分 1 读下图 某 古代农业展 中有一幅图片 对它的评述中 正确的是 它是汉代发明的农具 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 是古代生产力的象征 提高 了农业生产率 是一个近代化的工具 A B C D 2 如图

2、描绘的是魏晋壁画中常见的生活情景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发展 B 精耕细作的不断发展 C 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 D 商品经济的生产交换 3 庄子 让王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 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 B C D 4 如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 春秋战国时期 孙 叔敖治楚 西门豹治邺 颇有成效 秦 渠 就 于是 关中为沃野 无凶年 秦以 富强 卒并诸侯 这一现反映了 2 A 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 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 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 争霸战争

3、促进经济发展 5 据史载 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 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 为无主荒地 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 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 屯田一般分为军屯 民屯 两种 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辖 据此可知 屯田制的流行 A 使被抛荒的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结合 B 促进了井田制的恢复 C 目的是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 D 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 6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 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 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 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A B C D 7 丝织 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4、 下列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汉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 唐代中期后 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A B C D 8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 官营手工业占有优势 它的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直接经营 进行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成武器和供官府 贵族消费的生 活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 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 易交流 A B C D 9 某同学的论文涉及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这一论点 下面能 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 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 出现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的现 象 3 C

5、 工商皆本 思想出现 出现著名的商帮 D 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 成 10 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 世纪和 12 世纪的宋代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 的地区 自 11 世纪和 12 世纪的宋代以来 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 商业化 货币化和城 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交子的出现 B 坊市界限的突破 C 商帮的形成 D 官营手工 业的发达 11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下列能证明宋代 市 发展状况的诗句是 A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B 市人日中集 于利尽锥刀 C 勒坊内开门 向街门户 悉令闭塞 D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6、 北市买长鞭 12 北宋时许多京城文人 市民都喜欢到樊楼这座酒家饮酒作乐 享受时光 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樊楼旁便是开封城的商业区 市 定时开市 定时闭市 北宋京城文人在樊楼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开封市民喜欢在深夜里结伴上灯火辉煌的樊 楼喝酒看戏 紧邻樊楼不远处便是京城中心的草市 居民稠密 商铺店肆林立 A B C D 13 吕氏春秋 上农 中记载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不令则不可以守 不可以战 材 料表明古代中国 抑商 的主要原因是 A 事末 不利于国家安全 B 重农 便于对百姓管理 C 事末 会阻碍粮食生产 D 重农 可维系安土重迁 14 重农抑商 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适应了

7、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 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 中国人口众多 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 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5 中国传统上经商被视为末业 商人社会地位最低 但在明清之际出现了 良贾何负闳儒 贾 何后于士 的言论 这说明当时 A 传统价值取向出现变化 B 商人政治地位跃居首位 C 重学风气已被社会抛弃 D 自然经济受到商业冲击 16 明清时期 苏州 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的 机房 出现 4 B 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 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 迅速发展 D 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17 下图为某学生

8、绘制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它 是 A A B 段 B B C 段 C C D 段 D D E 段 18 19 世纪 60 年代 方举赞投资 200 元 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70 年代 该厂有 了较大发展 80 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 到 90 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 厂吞并 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 外来列强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B 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 民族工业的 短暂春天 昙花一现 D 近代民族工业只在 19 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19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 展的一些史料 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

9、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 对应 错 误 的同学是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5 20 1927 年到 1936 年 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 8 以上 GDP 飞速增长 9 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 本的三倍 被称为 黄金十年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 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 B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21 剑桥中华民国史 载 辛亥 革命后 10 年 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 但是 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 而 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对以上

10、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一战 是 经济奇迹 的主要原因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22 下表反映了 1937 1942 年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 西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状况 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年代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设厂总数 63 209 419 517 866 1138 国营厂数 3 27 73 111 128 61 民营厂数 60 182 346 406 738 1077 A 民营资本主导工业生产 B 发展源于日本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官僚资本日益走向萎缩 D

11、 实业发展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条件 23 1949 年春节 在昆明一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对春联 薪如桂 米如珠 问君何以卒岁 庖有鱼 樽有酒 在我即是过年 此对联反映的社会背景很可能是 A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B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即将结束 C 民族工业普遍进入困境 D 美国大规模经济侵略 24 下表是 1936 1942 年间中国煤炭生产情况统计表 部分 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年份 1936 年 1942 年 全国总产量 万吨 3990 3 6595 2 外资产量所占比例 全国为 100 55 7 90 4 6 A 日本加紧掠夺中国资源便于持久侵略中国 B 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以持久抵抗

12、日 本 C 日本侵略中国致煤炭行业生产遭受重创 D 国共合作抵制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25 大生纱厂的创办 是张謇 舍身饲虎 的第一步 它的诞生 使一方原本荒芜冷僻的乡 野 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化工业城镇 经济史学家们所称的 南通模式 也由此而奠定基础 张謇的一生不可能经历 A 鸦片战争 B 庚子赔款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6 清朝末年清政府对工商业的限制政策与清朝前期相比有了明显变化 其调整经济政策的 主要目的是 A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 鼓励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 C 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D 放弃 重农抑商 政策 27 上表中 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

13、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28 1871 年时 湖南 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 10 年前增加了 50 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 其他作物 如平江 向种红薯之处 悉以种茶 浏阳地区 以素所植麻 拔而植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B 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D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9 1858 1911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 953 家 创 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 其中在 1901 1911 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 650 家

14、资本总 额为 1 4 亿多元 1901 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史实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中国丝 茶大量出口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起步 C 1912 1919 年新建企业 470 多家 投资近亿元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20 世纪 30 年代初 国产纯碱出口国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初见成效 7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鼓励发展工商业 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 列强忙于一战 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轻工业投资少 见效快 A B C D 30 据统计 中国在 1842 1894 年间 新建的工业企业中 民营企业

15、仅为 144 家 占 46 而 在 1895 1916 年间 新建民营企业达到 877 家 占同期新建企业的 81 出现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 一战爆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大增 B 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C 政府对民营企业管理政策的变化 D 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热情的推动 第 IIII 卷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2 小题 共 40 0 0 0 分 31 读图和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僇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 官 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天下已平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 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子孙 商人子

16、弟 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 平准书 1 材料一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过的哪几种经济形式 8 分 2 说说图一所示的经济形式的特点 鸦片战争后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分 8 3 材料二 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二 材料三体现 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 不得摘抄原文 8 分 来源 学科网 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33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主要行业中 1912 年至 1919 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 分别 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纺织 27 2998 4 面粉 91 1459 1 染织 47 564 8 火柴 50 342 5 缫丝 96 798 5 烟草 12 601 9 材料三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 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 万吨 100 10 99 1 9 1 9 外商企业 100 88 5 41 0 华商企业 0 11 5 59 100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 中国 铁厂积货如山 无人过问 至于闭炉停机 纱 厂结账 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