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

上传人:溪*** 文档编号:12127130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三)一、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册 第五章 光的反射第六章 光的折射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烛焰,通电发光的电灯等;都能自行发光,都是光源.2.光的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在影剧院看电影,放映机射出的“光柱”就是直的,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也是直的.光线是沿光的传播方向,画一条用箭头表示指向传播方向的直线.即: .影子、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所形成的.架设电线杆、在风景区植树,以及我们做广播操时排成的队列,都是应用了光的这一传播规律来检验是否成一直线. 3.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108米秒,光在真空中

2、的传播速度比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要快.4.光的反射(1)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方向后的光线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2)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ON是法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即AON为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反射角, 图1即BON叫反射角.(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

3、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平时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的缘故.5.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此规律可理解成: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以镜面对称. (2)平面镜的应用,可用来成像,还可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6.球面镜(1)凹镜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凹镜. 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一个实焦点.太阳灶、太阳炉、汽车头灯及探照灯的反射面都是凹镜的重要应用.(2)凸镜 用

4、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凸镜.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一个虚焦点.汽车上的观后镜:及马路交叉路口处安装的都是凸镜,可用来扩大视野.7.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击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2)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中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MM是水面,NN是法线,OB即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与AO相比,OB的传播方向已发生了改变.AO与的ON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折射角.(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图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物质时,折

5、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人在水面外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原物体靠近水面;人在水中斜看水面外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这都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8.透镜(1)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另一个是平面的透明体,即为透镜.(2)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两个实焦点.(3)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两个虚焦点.9.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u2f时,通过凸透镜,可得到倒立、缩小、实像,实像在透镜另一侧,位于fv2f范围

6、内,照相机就是凸透镜这个规律的应用.(2)当fv2f时,通过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位于v2f的范围内.幻灯机就是凸透镜这个规律的应用.(3)当uf时,凸透镜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的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这个规律的应用.三、典型例题 例 有一束光线和水平面成45o角,照射到地面上,为了使光线能水平照射到墙壁上,地面上的平面镜应如何放置?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1) 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它与OC成45o夹角, 则OB为反射光线水平方向射向墙壁,作出法线ON,则反射角BONAOB(180o45o)67.5o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是:

7、90o67.5o22.5o 图3(2)如图4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向左水平射向墙壁,作出法线ON,则反射角BON45o22.5o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90o22.5o67.5o解答:平面镜应与水平面成22.5o角或67.5o角放置 图4例 某人身后米处的墙壁上有一挂钟,在他的面前有一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如果镜中挂钟的像离人米,则该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_米.分析与解答 如图所示,M为竖直悬挂的平面镜,A点即为镜前N站立的位置,B点即为挂钟位置,B即为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由题意可知,AB米,AB米.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BMMB,而BBBAAB米米米BMBB米3.5米所以人到

8、平面镜的距离:AMBMAB3.5米米1.5米 图例 有一束光射到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说出图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指出玻璃和空气的位置分析与解答 由图中所标明的角度可知,因为COPBOQ30O,所以CONBON900300600,由此可确定,MN是法线,则Q即为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光线也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反射光线应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由此可知,B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 图因为折射角AOM30O小于入射角BON60O,所以可确定光是从空气中折射入玻璃中的

9、,故PQ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即B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PQ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例 当物距为20厘米时,经透镜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变为10厘米时,像一定是( )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缩小的虚像缩小的实像分析与解答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倍焦距而大于倍焦距时,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应满足:10厘米f20厘米当物距变为10厘米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应选巩固练习 一、 填空题1.光在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_传播得最快.这时每秒传播的距离是_米._的物体叫光源.在太阳、月亮、地球、镜子

10、、宝石、点燃的蜡烛等物体中,_是光源.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15o,则入射角为_.若转动镜面,使入射角减小30o,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它的反射角是_度,入射角是_度,折射角是_度.我们在河边看到树木和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实质是它们的_像,反射面是_.在距离平面镜厘米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厘米;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了_厘米.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为AO,画了三条折射光线,其中只有_才是可能的,图中入射角是_,折射角是_.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在胶片上能得到清图晰的_像,物距要满足_;用幻灯机放映时,

11、银幕上得到的是_像,它的物距应满足_;放大镜观察时得到的是_像,它的物距应当是_.二、 选择题下列属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水中的月亮 水中的筷子弯折彩虹 彩色电视机的画面10.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走去,镜中的像向人靠拢的速度是( )米秒 米秒米秒 米秒11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书包、笔、课桌等物体,这是因为( )这些物体都有光发出来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12.对光能起会聚作用的是( )各种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平面镜13.筷子放在水中,侧面看上去筷子发生弯折,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现象 反射现象漫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现象

12、14.透过写字台玻璃板观察下面的文字,观察到的文字位置比它实际位置将( )高一些 低一些与实际位置一样 无法确定15.联欢活动时,给全班同学拍摄一张集体照,则底片离镜头之间距离应在( )小于焦距之内 2倍焦距以外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任何位置都可以16.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为( )f40厘米 f40厘米f40厘米 20厘米f40厘米三、作图题1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是多大 图18.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 图 19.完成图10中的光路图10 20.在图11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图11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31082.能自行发光、太阳、点燃的蜡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