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6689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考前拉练试题二201904150188(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8 20192019 镇平一高高二年级考前冲刺训练 二 镇平一高高二年级考前冲刺训练 二 历史历史 第 卷选择题 第 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 分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404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5 5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数据显示 春秋战国时期 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 基本上差别不大 各国文 字 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 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提供了条件 B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

2、点 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 百家争鸣 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2 论语 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 殷两代的制度 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 因而 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 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 C 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 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3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 性恶 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 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 必须改造人性 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 人皆可以为尧舜 社会改造强化礼 法 这说明当时 A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B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开

3、创了法家学派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4 董仲舒认为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 想准确的理解是 A 认为民性本善 君权天授 B 感叹人性本恶 呼唤王道 C 建议以礼入法 以礼入俗 D 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5 禅宗五祖弘忍高足弟子神秀写 佛家偈语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未被认可 而另一弟子慧能写了一偈反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 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深受五祖内心赞许 如果作为对儒学的研习与个人修养 与慧能 相近的人物是 2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顾炎武 6 钱乘旦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4、 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 理学 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 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 并有着辉煌的 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 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上述材 料旨在说明理学 A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 探索世界本源 7 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 渴而欲饮 则此欲亦岂能无 他又说 同是事 是者便 是天理 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 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 便是天理 非礼而视听 言动 便是人欲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私欲 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B

5、私欲 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 心即理也 D 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8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理去欲 的休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 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生养性 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 实现社会和谐 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明朝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 别立 褒贬 这里的 某人 是指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0 明末清初兴起一股实学思潮 力摧王学末流空疏清谈的陋习 破除 束书不观 游谈无 根 的流弊 倡导务实的治学方法 这些实学家反对王学的主要原因是 A

6、无益国计民生 B 反对禅宗思想 C 提倡科举制度 D 考据之学兴盛 11 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则 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 以感觉为最后因由 他们 指 A 智者学派 B 文艺复兴者 C 宗教改革者 D 启蒙运动者 12 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是哲学 亚里斯多德给人类的是科学 苏格拉底以前也有哲学 亚 3 里斯多德以前也有科学 不过从他们之后 哲学与科学才大大进步了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 的最大成就是 A 探究宇宙的本质 B 探讨人生意义 C 探索人与神的关系 D 重视科学方法之研究 13 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人 跟父亲下山进程 路遇一群漂 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

7、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到 她们全都是祸水 叫 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 爸爸 让我带一只 绿鹅 回家吧 薄伽丘用这则 故事说明了 A 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现世幸福 B 人们要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C 人的天性无所不在 不可窒息 D 封建等级观念阻碍了社会进步 14 西方哲学十五讲 中讲到 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 上帝也预先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 个人的公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 但人 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 而是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 加尔文的 先定论 从本质上看 A 坚定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B 是自相矛盾的哲学命题 C 彻底否

8、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 反映了资产阶级早期的利益诉求 15 政府制订法令 制服恶人 保护良善 这就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 需要很多的经费 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 故须向农民 商人征收赋税 以资壤持 但这 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 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 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 惠的话 那么农民 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 也可以叫做恩惠了 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 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 自由 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C 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D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16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 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 从一步推演到下 一步 不论多么深

9、奥 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 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17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 中国科技史 中提出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 也没 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 此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 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4 A 个人与社会人 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 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D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 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10、 18 15 世纪中叶 德国人约翰 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 之后迅速在欧洲普及 18 世纪 初 雍正政府刻了 25 万枚铜活字 在印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后一直束之高阁 出现这 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中西方 A 生产方式的差异 B 政府支持力度不一 C 技术水平的高低 D 市场内在需求不同 19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序 今采捃经传 爰及歌谣 询之老成 验之行事 起自农耕 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 靡不毕书 其有五谷果寙 非中国所殖者 仅存其名而已 种莳 之法 盖无闻焉 舍本逐末 贤哲所非 日富岁贫 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 阙而不录 花 草之流 可以悦目 徒有春花而无秋实 匹诸浮伪 盖不足存 从文中可知 该书

11、的 突出缺陷是 A 成书的方法 B 重农抑商思想 C 忽视外来物种 D 忽视园艺业 20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 年 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该刻石为李斯所书 书法严谨浑厚 平稳端宁 字形公正匀称 修长宛转 线条圆健似铁 愈圆愈方 结构左右 对称 横平竖直 外拙内巧 疏密适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字体是 A 篆体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21 千秋事业转眼过 万里江山咫尺间 台上莫漫夸 纵做到厚爵高官 得意无非俄顷 事 眼前何足算 且看他抛盔卸甲 下场还是普通人 如上对联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古代的 A 杂技艺术 B 歌舞艺术 C 书法艺术 D 戏曲艺术 22 牛顿通过棱镜发现了

12、白光的光谱 但仅仅几十年后人们就不再满足 因为慕尼黑的弗 劳恩霍菲尔发现不同光源的光谱是不同的 引导人们去研究元素及更细微的物质构成 这一 进步在科学上的意义是 A 完善近代科学体系 B 推动相对论的提出 C 奠定量子理论基础 D 否定了牛顿的理论 23 科学革命时代 有科学家提出机械论解释整个宇宙自然界的运转 启蒙运动时期的知识 分子 强调人所拥有的天赋权利 前者以自然为主 后者强调人文 看似无太大关系 但其 5 实都有一共通的特色 二者的共同点是 A 重视实际经验 B 寻求自然法则 C 论述进步史观 D 强调改革的重要 24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 即生产活动中的

13、动力来源从动 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牛顿经典力学 B 达尔文进化论 C 蒸汽机 D 计算机 25 一位学者对某种理论感叹 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 它岂不只是 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 在这战场上 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 这种理论是 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理论 26 19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 应当如何自救 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 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D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7 在近代中国 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

14、重要贡献 以下关于两个派 别的关系 表述正确的是 A 针锋相对 势不两立 B 齐心协力 相得益彰 C 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 D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28 冯天瑜 中华文化史 中载 电灯 自来水初出现时 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 担心用 电会 遭雷殛 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 称其 赛月亮 颇便行人 开始市民 谓 自 来 水有毒质 饮之有毒 相戒不用 后来则 通装水管 饮濯称便 上述材料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 A 电灯 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B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C 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D 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29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 其时罢兵议款 互市通商 海寓晏安 相

15、习无事 而 内外诸大臣 皆深以言西事为讳 徒事粉饰 弥缝苟且于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 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B 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C 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 士大夫醉生梦死 6 30 康有为 尊孔 与陈独秀 排孔 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 否定旧思想 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B 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 发动群众 D 为实现各自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31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 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 的政治主张 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 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32 邓小平

16、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相同的思想核心是 A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实事求是 C 统一战线 D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3 纵观 20 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重在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和民族振兴 其中既 有创见 前瞻 又有幻想 毛泽东思想重在如何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 主义建设的成功 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又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脱离实际的空想 邓小平 理论重在如何突破传统理论及 左 倾理论的藩篱 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中也难免 有所疏漏 总之 不管它如何贴近时代主题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某些特征在现时代的表征 其表征之一是 A 实用性 B 玄想性 C 科学性 D 爱国性 34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记载 1950 年以后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 响的运动 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 后来遭到禁演 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 西方人的 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 旗袍和其他被视为 资产阶级的 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 开始流行 中国式的服饰 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 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 解放服或列宁装 以后又 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建国初期社会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