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126676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说课、教学设计汇总(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写生字,正确理解“天性、宇宙、真切、脊梁、莞尔一笑、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4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德国的奇丽风景,背诵、积累优美语句;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对德国奇丽风景、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2.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

2、点:积累优美语句,学习用优美行动的语言描绘景物,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教法与学法】教法:读议法。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出示题目,置疑激趣 1.老师出示课题: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生齐读课题,老师问学生有什么疑问。(等候学生广泛质疑。) 2.老师根据学生提问作梳理并且板书: 我们的问题都集中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谁? 提示: 一是题目可以给读者设个悬念,读者思考。 二是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拟好题目以后也要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并且在习作中着重解决这些

3、问题。(读写结合。)二 初读课文,探究交流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发现。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交流,帮助学生初读课文,紧扣中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三 字词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出示相关选择题,掌握生字新词,注意读音,纠正误读。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姹紫焉红 耐人寻味 B、应接不霞 莞尔一笑 C、花团棉簇 姹紫鄢红 D、应接不暇 姹紫嫣红 下列生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脊j 锦 j n 姹 c 颇pB、姹ch 嫣 yn 暇xi 脊 j C、颇p 脊 j 锦 jng 暇x 莞尔一笑 A、莞wn B、莞gun应接不暇中“暇”是

4、什么意思? A、空闲,闲暇。 B、休假。 C、时间。 D、请假。莞尔一笑 A 姹紫嫣红B花团锦簇C四 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2)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3)季老第二次到德国,表达了怎样的感慨?抓出中心句。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 奇丽奇特2.爱花的民族很多,但德国人的爱花让“我”感到吃惊。作者为什么感到吃惊呢?(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四五十年前到德国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把相关语句划记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

5、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3)哪些句子突出表现了奇丽的景色?勾出美丽景色的句子。画出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山阴道上”来想象。相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词义。) 把词语带入句子,练读,重品味花美、语言美。花美,语言也美,自己练练怎么用你的声音展示这种美丽。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3.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德国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

6、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听了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样的一个人?家家户户都像女房东一样,(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让最美丽的花朝外开,把最美丽的花都给别人看,(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4.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呢?勾出奇特民族的句子。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5.补充资料:没有阳台的就放在窗台上,故意把窗帘做成半截的。花的主人看花的什么?什么是花的脊梁?(散乱的话枝花叶以及透过枝叶看到了花)走在屋外的行人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7、(充分欣赏到娇艳的鲜花)这些做法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课题。)所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都能看到街头花团锦簇,恍然花的五彩海洋,形成了一道奇丽的景色。是啊!的确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在德国人人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奉行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这成就了这个奇特的民族。季老先生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读中心句。5.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吧!这种境界指什么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具体在我们生活中来说就是怎样的行为?(分享、彼此关怀、眼中有他

8、人)在文中,什么样的行为体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这种境界扎根在这个民族每个人的心田,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就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课题)让我们把这部分读一读。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出示:人生境界有以下四种,你会选择哪一种境界生活呢? A、损人利己 B、不损人只利己 C、利人利己 D、毫不利己只利人6.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很多,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播放歌曲爱的奉献)7.是啊,这样的生活多美呀!作者来到德国不由得为安的美丽而惊叹(出示第四自然段)“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并没有改变

9、”是说什么没有改变? A、家家都还种花的习俗没变。 B、把花种在临窗户的外面的习惯没变。 C、家家种花的品种还是没有改变。 D、种花给别人看的这种美德没变。 E、以上说法都是。 F、A、B、D8.你感受到了德国的美丽了吗?说给大家听听吧!四 课堂小结现在再来看看这个题目,你怎样理解?指着板书提示 (这个题目既表现了德国的美丽,更包含了德国这个民族的传统风尚每朵花上都承载着人心灵的美好。放在窗台上悦人悦己,人让花美,花让人更美。五 作业设计:1 查找并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作品。2 背诵第三自然段。3 抄写课文中描写花的句子。【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花团锦簇

10、人人为我姹紫嫣红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异域风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读词语。2、说主要内容。3、重游旧地,作者发出怎样的感叹?4、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二、感受景色奇丽1、自读自悟,仔细思考,简练批注。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在书上画词句,做批注。2、 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感悟。3、 汇报展示:作者在德国看到一

11、种怎样奇丽的景色?4、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你是怎么感受到景色的奇丽?(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指导朗读。(4)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5)词语积累:用海来比喻事物多的词语。(6)说说你想象到的花的海洋的景色。(7)美美地朗读。三、感受民族奇特。1、为什么说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2、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看到花的脊梁。“(1)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感受到民族的奇特的呢?(2)中国人一般是怎样养花的?(3)中国人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季先生初到德

12、国,看到爱花真切的德国人养花却是给别人看,心里感到怎样?3、而,在德国人看来又是怎样呢?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我曾问过我的正是这样!)4、“莞尔一笑”什么意思?从女房东的一笑一答中,你体会出什么?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他们觉得理所当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6、师:这种境界是多么美好,难怪作者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7、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呢?(2)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呢?四、重回旧地,情感升华。1、35年后,季先生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时,又是看到

13、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花,他说了什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这里的“美丽”指什么呢?2、花美,人更美。难怪季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看着家家户户的窗口上盛满的鲜花,我仿佛又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个花的梦,思乡的梦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4、推荐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中的重返哥廷根。五领悟表达特点。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哪些描写景物、风情的方法呢?板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第八单元单元目标1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2 还要

14、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注意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3 要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地风情的感受。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二、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三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思考:(1)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2)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四课时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