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6662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学年高一历史 3 3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 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 将答题卡交回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 月令 载 季夏之月 六月 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 深耕 施肥 粪种 一年再获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独立发展 B 农牧结合 C 自给自足 D 精耕细作 2 管子 乘马第五 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 把土地折算分租 实行分户经营 可以使 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 他们就能晚睡早起 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 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A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 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 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 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3 与下图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

3、的 欧洲中世纪农民耕田图 A 东周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4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 唯独棉 纺织业没有出现 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 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 小农经济的阻碍 5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2 A 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布 B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 C 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D 图二现象出现于 19 世纪中晚期 6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 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

4、盘 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 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A 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 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 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 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7 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 苏州聚货缎匹外 难以尽述 凡人一身诸行 日用物品 从其所欲皆有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 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C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8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 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 草市 开始出现 B 市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 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

5、现 D 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9 史记 货殖列传 中写道 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 泛 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 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 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 马迁意在强调 A 精耕细作 B 重农抑商 C 垦荒开矿 D 农工商皆本 10 明末清初 江南地区开始出现 棉争粮田 和 桑争稻田 的现象 大量原本种植粮食 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 如松江府 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 占一半的格局 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 这反映了当时 A 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D 商品经济

6、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11 下面漫画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 该思想 3 A 不利于家庭关系保持和谐 B 是我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 C 是统治者决策失误的产物 D 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12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 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 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 A 断绝中外经济交流 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D 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13 一个英国人曾记载 远在 1844 年 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 标明每一种的 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 按照所标的价格 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 映了当时 A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 中国的劳动

7、力价格比英国低 C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 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14 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 其中 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 的阻力 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 痛苦的动 乱 下列各项 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 创办洋务工业 B 推行清末新政 C 提倡民主科学 D 尝试西方政制 15 同治六年 1867 年 三月 曾国藩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 同时 拟设译书 馆 五月 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至高吕庙 这说明 A 洋务运动的重心发生变化 B 重视海防的理念获得响应 4 C 中体西用已运用于实践 D 清朝教育方针发

8、生了变化 16 李鸿章曾指出 练兵 制器 购船诸事 师彼之长 去我之短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 A 富国强兵 谋求发展 B 同心协力 精益求精 C 重用人才 创办企业 D 改革政治 融入世界 17 自 1869 年至 1894 年 商办企业只有 50 多个 资本共有 500 余万元 虽然数量很少 实力甚微 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 属于这一 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 的近代 企业是 A 轮船招商局 B 发昌机器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8 1898 年 9 月 21 日 中外日报 报道 宁郡通久源纱厂 开设有年 生意亦畅 现因 新添纺织机器 因

9、此招募女工 并造有房屋 40 余间 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 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9 阅读 1913 1918 年英 德 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 单位 两 指数 1913 100 下 列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德国 法国 年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 5 16 696 945 58 9 4 951 471 93 4 1917

10、51 989 185 53 6 2 309 160 43 6 1918 49 890 293 51 5 1 568 853 29 6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B 中国民族企业趁机得到了发展 C 源于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抵制 D 源于中国政府推行 币制改革 20 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乌托邦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 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 瞬即逝的现实 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 但又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对此理解不正确 的是 5 A 乌托邦 根源于近代社会性质 B 黄金时期 指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列强卷土重来导致 转瞬即逝 D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是发展主要原因 21 下图是近代中

11、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推动 22 下图为中国工业发展初 1872 1911 年 创办的厂矿 食品 矿冶 纺织 机器四个行业 数量统计柱形图 图中从行业 1 到行业 4 的顺序依次应该是 A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B 机器业 矿冶业 食品工业 纺织业 C 矿冶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机器业 D 机器业 食品工业 纺织业 矿冶业 23 下面是 1912 年和 1936 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2、 1912 年 1936 年 进口比例 54 7 14 3 轻工业产品 出口比例 10 9 25 2 进口比例 13 7 47 重化工业产品 出口比例 3 6 6 9 6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成效不大 24 1947 年 9 月下旬 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 中国 到 8 月底 通货比 5 月底膨胀了 64 1947 年的头 5 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 从年初始 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 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 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

13、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 美国商品挤占市场 D 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5 明清时期 在江南 华南的一些地区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 低 这一现象表明 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6 清代陶煦的 租核 推原 记载 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 故 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 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C 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 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27 历史学者王

14、家范评论说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 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 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 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 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 治财政色彩 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28 1929 年颁布 特种工业奖励法 1930 年公布 特种工业奖励标准 1934 年又将其修改 为 工业奖励法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 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 A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 B 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C 短暂春天 出现的历史背景 D 实业救国 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9 下表是 1918

15、1920 年日本纱和印度纱进入中国上海的情况 单位 海关两 结合时代背 景 对上表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合计 1918 年 5 月 1919 年 4 月 70 891 39 251 110 142 1919 年 5 月 1920 年 4 月 34 177 138 996 173 173 增减 36 714 99 745 63 031 7 A 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B 北洋政府鼓励发展经济政策有效 C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 D 印度纱日本纱相比价格有优势 30 据记载 1916 年上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 就收到了 铁路 面粉厂 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

16、单 20 多张 此现象说明 A 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B 重工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C 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 D 实业救国 已经开始变为现实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 分 其中其中 3131 题题 1818 分 分 3232 题题 2222 分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黄梅戏 天仙配 插曲 夫妻双双把家还 歌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 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 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1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6 分 2 自耕农经济 小农经济 有何特点 6 分 3 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 6 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农耕 鸦片战争前中国 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8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 结合所学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 4 分 2 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