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2126472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4.1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第一课蔚蓝色的地球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4

2、.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5.你知道了什么?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

3、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四、总结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4、课后反思: 蔚蓝色的地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 “我们的地球”单元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使学生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重点是感受人类为揭开地球奧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直接进入课题,接着欣赏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然后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提出了问题:你能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地球有多大吗?读了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或事?上课过程中,我感受到课堂气氛不够活泼,学生的主动性似乎被

5、束缚了。上完课后,我开始了对整堂课的回顾与反思,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我找来了小学生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活动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无法代替。开课前,可以让学生说说对地球了解多少?激发学生兴趣。学习麦哲伦环球远航时,通过小组合作,读文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们对麦哲伦及船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会领悟的更深刻些。还可以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人类探索地球的人或事全班交流,让收集来的“知识资源”充分共享。在今后的思品教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采用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