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26355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 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12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 东-西走向 B 东南-西北走向C 南-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2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A 2012年8月14日 B 2012年10月18日C 2012年4月5日 D 2012年12月20日读下图“三大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 适宜的

2、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4图示季节内,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C 上海 D 广州据研究,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相互位置关系合适时,太阳风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在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完成下面小题。5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A B C D 6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磁针指向偏离 B 流星出现频繁 C 乔木年轮变密 D 高纬常现极光经天文学家精密计算确定:南沙群岛的海马滩(1043N,11740E)为我国版图2011年第一道阳光地点,1月

3、1日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时27分;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2816N,12136E)为我国大陆的第一道阳光地点。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7图中所示的四条晨昏线中,符合题意的是( )A L1 B L2 C L3 D L48石塘镇迎来2011年1月1日的第一道曙光,北京时间可能为( )A 4:50 B 5:54 C 6:46 D 8:27下图中心点为南极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10若阴影部分为11月20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21日,甲地地方时为A 9时 B 15时 C 3时 D 12时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

4、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面小题。11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A 甲城市 B 乙城市 C 丙城市 D 丁城市12关于四个城市说法正确的是A 甲城市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B 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C 线速度乙丁甲丙D 角速度甲乙丙=丁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读图,回答1819题。13耀斑发生在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 ) A 层 B 层 C 层 D 层14有关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A 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B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D 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15

5、读我国四座城市连续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分析可知( )A 纬度位置最高的是甲城市 B 正午太阳高角最大的是丁城市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四城市正午太阳高角逐渐增大16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 7日9时 B 7日16时 C 8日16时 D 8日8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 赤道上昼夜平分 D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18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6、是: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 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下面两题。19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B C D 20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C 7月1日 D 8月1日21. 据图分析,不属于日本选择种子岛建设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A多晴好天气 B纬度较低,节省燃料,提高载重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 D海洋运输便利在

7、一些城市的交通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完成22-23题。22下列哪个城市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差( )A 拉萨 B 海口 C 昆明 D 重庆23下列能源中和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核能 生物能 煤炭 风能 地热能 水能 潮汐能A B C D 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24-25题。24. 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A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25. 下列有关地球上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小

8、于温带地区B如果某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够达到90,那么此地一定在热带C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热、温、寒带白昼最长的一天D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0分。)26下图中处于完全处于同一时刻,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 (2)右图的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 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点 。 (3)b点的人影朝 _方向,点的昼长为 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 d点的日出时间是 _点钟。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_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_。北京时间为 _月 日 _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_

9、时区。 (5)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_ 。27图I和图II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I 图II 图III(1)(1)图I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该日M地昼长_小时。 (2)计算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III)之间最合适的夹角为_,此夹角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是_。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大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

10、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BAABC DDCCA CBBCD CCBAC ADCD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0分。)25(1)2326N,45E 6分(2) a b 4分(3)西南 24 6634 6 8分(4)远 慢 6月22日17时 21.5 8分(5)先向东北,再向东。 4分【解析】(1)分析左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35W平分夜半球,为午夜0点,那么正午12点的经度为45E。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45E)。(2)右图中的a、c、d三点中,a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最大;d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3)右图中根据经度的分

11、布规律,图中标注的135应为西经。根据上面分析,135W的地方时为0时,则b的地方时为6时,由于b地处赤道,所以正是日出时刻。该日为夏至日,日出东北,故b地的人影朝向西南;a点位于北极圈上,夏至日正值极昼时期,故昼长为24小时;d点位于赤道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出该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赤道上昼夜等长,日出时间为6点钟。(4)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故夏至日时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根据(1)题分析,45E为正午12时,故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7时;135W为0点,故从西九区至东十二区与北京属同一日期,共跨21.5个时区(除西10区、西11区、西12

12、区外)。(5)读图可知b点与c点的经度相差90又不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所以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航线正好是大圆的四分之一,故航向先是飞向东北,至c点飞向正东方向。27(1) (21 S,105w) 从21S向南北两侧递减 16 12分(2) 39 4652 8分 【解析】(1)太阳直射纬度数与极昼的纬度数互余,且在同一半球图中69N及其以北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在21S,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05W,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05W);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是21S,故正午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从21S向南北两侧递减;通过105W是12时,可以计算出135E为4时,M点处于晨线上,是日出时刻,即4时日出,得出M地昼长为16时。(2)延长太阳光线与墙面相交,经几何计算,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等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即90-(30+21)=39;当夏至时此夹角最大,冬至时,此夹角最小,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南移4652,所以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为46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