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6352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201904200367(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 半月考试题 清北组 半月考试题 清北组 分值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共 3232 题 题 每题每题 1 1 5 5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分 1 下面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B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 我国古代商业结构的调整 D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 汉书 食货志 载 周室既衰 暴君污吏慢其经界 徭役横作 政令不信 上下相诈 公田不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A 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 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 承认了土地私有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3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 A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C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4 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 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 魏晋南北朝时规定 非宗庙 社稷之祭不得杀牛 犯者皆死 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 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 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 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5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 约达 4 万余件 铁兵器数量极少 总共只有 铁矛 1 件 铁镞 1 件

3、铁铤铜镞 2 件 材料说明当时 A 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 B 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 2 C 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 D 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 6 唐代 独异志 卷下 载 李衡 江陵种桔千树 赚钱收其利 谓其子曰 吾有木 奴千头 可为汝业 当终身衣食也 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 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 C 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 7 三国志 载 旧时冶作马排 每一熟石用马百匹 更作人排 又费功力 暨 人名 乃因长流为水排 计其利益 三倍于前 在职七年 器用充实 材料中所述发明 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 表明古

4、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8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 醒世恒言 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 不 到十年 积累了大量财富 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 成为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 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 9 据考古发现 宋代一些匠人 私营作坊主或商铺等多将自已的名字或商号标刻在所生产的 商品或包装上 如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钱家干果铺 等 这反映了当时 A 工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B 商品产销注重提高知名度 C 民间贸易出现垄断性经营 D 民间手工业走向了专业化 10 中国古代的私营商业立法主要集中在

5、对集市的管理上 具体表现为集市的设置和日常管 理 商品的种类和质量 严禁欺诈和欺行霸市等方面 据此可知 中国古代 A 政府力图保护私营商业 B 私营工商业超过官营 C 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立法 D 用法律规范商业行为 11 春秋时期 坐列贩卖 的商贾开始编入市籍并缴纳租税 秦朝将市籍与普通户籍相分离 对有市籍者及其亲属 勿予田宇 甚至发遣戍边 这一变化说明 A 户籍制度源远流长 B 抑商政策始于春秋 C 工商食官制度形成 D 商人社会地位下降 12 卖炭翁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 小驾炭车碾冰辙 到长安城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 市 A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

6、场 B 沿街开铺的街市 C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D 地方自治的市镇 13 两宋时期 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 淮南 江南 两浙 荆湖 福建及四川诸路 茶 3 园十分普遍 仅在江南两浙 荆湖 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 每年就达一千四五 百万斤 这一状况主要反映出宋代 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农耕技术持续提高 14 宋代出现了 交子 交子 的 交 是交合的意思 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据此 可知 交子 A 具有一定 防伪 功能 B 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 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D 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 15 黄崇德是 16 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7、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 粮食等 后获得政府许可 从事 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 积累了巨额财富 用于购田置地 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商帮主要从事长途取运 B 政府放弃盐铁官营政策 C 农本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16 管仲改革之前 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 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 盐铁业利润大部分 由私人业主所得 政府所得并不多 管仲改革推行 官山海 政策 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 垄断性经营 此举 A 开创了 工商食官 制度 B 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 D 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 17 汉阳铁厂 不仅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钢厂 也是远东第一家规模最大的钢

8、铁联合企业 在其建成投产的第一年 1890 年 生产钢铁制品即达 8 860 吨 其中该厂自身用去 3 870 吨 湖北枪炮厂用去 300 余吨 外售 1 000 余吨 这反映了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近代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C 洋务企业成功抵制了外资 D 中国出现了现代工业的曙光 18 洋务运动期间 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 原因有二 一是采购大吃 回扣 二是人力成本高 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 有钱途 的洋务单位 吃 拿卡要 由此可见 A 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B 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C 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 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19

9、 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登记表 4 该材料表明了 A 甲午战后清政府继续兴办官办企业 B 中国近代化进一步发展 C 商办企业发展迅速 D 民营企业规模超过官办企业 20 据记载 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 像洋布 洋皂 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 虽多制作精 致 外观漂亮 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 但由于售价贵 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 人们只是把它 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 高档品 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 A 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 B 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 C 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 21 晚清时期 中国传统棉织业出现了以

10、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现象 如 川省 四川 购办 洋棉纱者 异常踊跃 计由汉 口 镇装轮来宜 昌 者 去岁 1889 年 仅 6700 余担 今 岁多至 69700 余担 光绪十六年宜昌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 这一现象说明 A 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加大 B 中国内地棉纺织业的衰落 C 四川成为进口棉纱集散地 D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被破坏 22 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 但论其主题 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 从传统中走 出 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3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 1

11、881 年南海知县还下 令封闭 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 19 世纪末 谕令各省 多设织布 纺绸等局 广为制 造 这一变化 A 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24 1901 年张之洞 张謇等人在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中指出 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 若 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 此我所不能者也 若欲以工艺敌各国 此我所必能者也 这反映出当 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 A 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 B 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 5 C 认识到工业富国强国的重要性 D 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 25 1914 年 12 月 5 日

12、 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 欧战 期间 通商惠工 在此一举 机不可 失 稍纵即逝 其实 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 都充满了这种抓住 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 A 践行奖励实业法令 B 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 C 秉承实业救国理念 D 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 26 1945 年 9 月 27 日 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 1 200 历史 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 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 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 硬通货 在重庆只能购买 2 根油条的法币 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 这 说明 A 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 B 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

13、C 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 D 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27 1935 年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指出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 应当是有计划的 有统制的建设 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 通盘筹划 在整个计划之下 全 国一致动员 这个经济建设运动 才有成功的希望 此计划 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国民经济 D 旨在加强官僚资本的扩张 28 1914 年 1 月 袁世凯政府颁布 公司保息条例 对于棉丝业 制铁业 制糖业等资本在 20 万元以土的新设企业 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的三年内 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 5 厘或 6 厘 这一做法 A 打击了中小工商

14、企业 B 鼓励了私人投资实业 C 扩张了官僚资本势力 D 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 29 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0 1910 年 据此可知 当时中国 年份 总值 1000 海关两 鸦片 棉纱 谷 物 面 粉 糖 烟草 煤 煤油 机器 铁 路 材 料车辆 其他 1870 63693 43 0 3 0 0 04 0 1 0 09 53 77 1880 79293 39 3 4 6 0 1 0 4 1 2 54 4 6 1890 127093 19 5 15 3 9 6 0 9 1 6 3 2 0 3 49 6 1900 211070 14 8 14 3 7 0 3 0 0 5 3

15、 1 6 6 0 7 50 1910 562965 12 0 13 6 7 7 4 8 2 0 1 8 4 7 1 5 3 8 48 1 A 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 D 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 30 下表是 1893 1910 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列强侵华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 31 下表是 1914 1920 年华商投资火柴厂情况统计表 解读表格数据 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 是 A 革命促进民族工

16、业快速发展 B 军阀混战影响民族工业 C 火柴厂投资增长迅速致使火柴进口减少 D 一战后西方列强加大投资排挤民族工业 32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中国纺 织机械公司 中国蚕丝公司 中国石油公司 中央造船公司 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 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 这反映出 A 政府践行了 节制资本 思想 B 经济中 国进民退 现象突出 C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D 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7 二 非选择题 33 题 16 分 34 题 20 分 35 题 16 分 共 52 分 33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 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 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 他是一个在 传统农业 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 的范畴内 有进取精神对资源 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 但效率很高 小农作为 经济人 毫不逊 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 W 舒尔茨 改造传统 农业 材料二材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