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6350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18101901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理 说明 说明 1 1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I IIII 两卷 考试时间 两卷 考试时间 6060 分钟分钟 满分 满分 10100 0 分分 2 2 卷 卷的答案用的答案用 2B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 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卷 选择题第 卷 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404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5 5

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海峡西岸经济区 是指台湾海峡西岸 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 南北分别与珠三角 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 东濒台湾岛 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 涵盖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读图 3 l 1 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 1 3 题 1 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 差异性 B 整体性与差异性 C 整体性 D 阶段性 2 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 区域有固定的面积 形状 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 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3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A 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3、 B 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 保证相同的农业 工业地域 D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图 3 1 2 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 4 6 题 4 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 湿润 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 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 的 A 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 生活特点 C 经济发展水平 D 生活条件 5 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 船舶 北马 马车 粮食生产种类上 南稻北麦 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 甘蔗 北菜 甜菜 A B C D 6 导致图 3 一 l 一 2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 最主要是 A 气候条件 B 交通

4、条件 C 土地条件 D 历史条件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 水网稠密 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 地之一 素以 鱼米之乡 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 有许多方面在全国 2 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 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 瓜果品种优异 尤其是 哈密瓜 葡萄驰名中外 根据以上材料 回答 7 8 题 7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 其根本 原因是 A 纬度差异巨大 B 空间距离遥远 C 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 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8 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 B 太湖平原

5、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 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 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 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图 3 1 3 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 9 11 题 9 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山脉 10 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 天然橡胶 B 棉花 C 茶叶 D 甜菜 11 与松嫩平原相比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丰富 B 土壤肥沃 C 地形平坦 D 人少地多 GIS 中 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 素的相互关系

6、回答 12 13 题 12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 可以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3 对 1985 年和 2000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 能够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14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 风吹草低见年羊 的风光 如今变为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 景象 深刻地反映了 A 过度放牧 草场资源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15 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7、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16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人口大量外迁 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 发展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 风能 水能和生物 能 开发深层地下水 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调 整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放牧 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扩大植被覆盖率 设置沙障 封育固沙 构筑防护体系 A B C D 17 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 叙述正确的是 3 A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 气候干旱 地表水丰富 河流发育良好 C 大风日数多 地表沙质沉积物多 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 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 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

8、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 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 图 3 2 3 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 读图完成 18 19 题 18 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位于内陆 气候干旱 B 地球变暖 气候异常 C 地球运动 地形上升 D 过度开发 水土流失 19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该地区荒漠化 加 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灌溉 B 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 矿产资源开发 D 气候异常 图 3 2 6 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 读 图完成 20 21 题 20 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 说 法正确的是 A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 雨林破坏的背景

9、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 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 方 式 D 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21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 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大气中 C02 含量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雨林地区物种 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 B C D 22 在无林地区 20 cm 厚的土层 只需 40 年就可以冲刷殆尽 而有林地区则需 75 年以上 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净化空气 B 保持水土 C 调节大气成分 D 含蓄水源 湿地包括沼泽 河湖 沿海滩涂等 与森林 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其在防洪 抗旱 调节气候 控制污染等方面

10、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 被誉为 地 球之肾 据此完成 23 24 题 23 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A 长江中下游 东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 西北地区 D 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24 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A 变 北大荒 为 北大仓 建商品粮基地 4 B 围湖造田 发展果蔬 花卉生产 C 进行大批量 耕海牧渔 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 退田还湖 发展旅游 25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太阳能 潮汐能 A B C D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 落差集中 水能蕴藏量丰富 尤其是龙

11、羊峡至青铜峡河段 全长 918 km 天然落差 1 324 m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 133 万 kW 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 相对较少 对外交通方便 经济指标好等优点 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 富矿 据此完成 26 27 题 26 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海拔高度大 河流流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大 河流落差大 水库移民较少 A B C D 27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增加年径流量 改善枯水期水质 提高地下水位 A B C D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 回答 28 30 题 28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 其原因可能是

12、D A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 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 使植物不能生存 C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 由于有水源 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9 在乙地区 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C 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 土壤有机质增加 土壤紧实度下降 C 土壤盐碱度升高 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30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D A 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 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 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D 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31 关于荒漠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D A 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 B 我国东北地区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最突出

13、的地区 C 荒漠化主要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造成 D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读右图回答 32 34 32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 A B C D 33 甲地降水较丰富 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5 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 A B C D 34 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年降水量不足 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 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 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红壤 土壤肥沃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 14 15 题 35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

14、业化拉动为主 B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36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C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D 第二 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005 年至 2010 年广东省规划投资 1 800 亿元 重点新建 扩建 5 个炼油项目 5 个乙烯项目 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 5 个石化基地 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 回答 37 39 题 37 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市场广阔 资源丰富 海运便利 技术先进 A B C D 38 广东将建立石

15、化 化工园区 实行炼化一体化 引导产业向园区 沿海石化基地集聚 其 主要目的是 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减少运费 降低成本 降低产品 销售费用 A B C D 39 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加强航空港 高速公路建设 建立原 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 A B C D 台北 中央社 2008 年 11 月 6 日报道 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 受全球金融海啸 影响 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 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 据此回答 40 题 40 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A 钢铁 机械 石化等大型工业 B 制糖厂 水

16、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 集成电路 卫星 飞机等工业 D 服装 制鞋 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 分 二 综合题 40 分 6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41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 及 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1 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 著 的 自 然 特 征 是 随 距 海 里 程 的 增 加 本 区 自 东 向 西 降 水 干旱程度 2 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 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为什 么 3 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 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 图中看出 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 期丧失 其实质是 的退化 42 读下列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14 分 材料一 北大荒 指 20 世纪 50 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 20 世纪 60 年代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 国家加大了对 北大荒 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 经过 10 20 年 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 北大荒 变成了 北大仓 材料二 图 3 2 11 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 图 3 2 12 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