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呼吸系统资料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25909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呼吸系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呼吸系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呼吸系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呼吸系统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呼吸系统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呼吸系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呼吸系统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2)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属于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DES)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分泌细胞存在于支气管和肺上皮内,具有合成和分泌5羟色胺、蛙皮素bombes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

2、elated peptide,CGRP)等胺类和多肽类激素。2鼻腔与鼻旁窦 鼻腔nasal cavity是由骨和软骨围成的空腔,内面衬以皮肤和粘膜。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部。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两者以鼻阈 nasal limen为界。鼻阈为皮肤与粘膜的交界处,鼻前庭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 l、鼻前庭:为鼻翼所包围的腔,后上方以一弧形隆起(鼻阈)与固有鼻腔分界。鼻前庭覆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组织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疖肿的好发部位而且发病时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是鼻腔的主要部分。外侧壁上有上、中、

3、下鼻甲,各鼻甲外下方与外侧壁之间的上、中、下鼻道,以及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将中鼻甲切除,可见中鼻道中部有一凹向上的弧形裂隙,名半月裂孔,裂孔前端的漏斗形管道,名筛漏斗,裂孔上方的圆隆起即筛泡。鼻腔内侧部,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称总鼻道。下鼻道有鼻泪管的开口。鼻腔间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其前方的鼻中隔软骨构成。问:鼻腔外侧壁有哪些结构?有什么作用?(中国医大) 答: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突向鼻腔的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三个鼻甲下方各有裂隙空间,分别是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另外还有上鼻甲上方的最上鼻甲或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之间的凹陷形的蝶筛隐窝。以上各结构扩展了鼻粘膜的面积,有利于对吸入空气的加

4、温与湿润。鼻中隔nasal septum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为粘膜所包被,位置通常偏向一侧。(Little区或Kiesselbach区:在鼻中隔前下份有一易出血区称Little区,此区血管丰富而位置表浅,受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出血。90%左右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区。中国医大)鼻粘膜:覆盖固有鼻腔和鼻旁窦的内表面。固有鼻腔的粘膜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两部:(l)嗅部:位于上鼻甲及鼻中隔对应部分,含嗅细胞,活体呈淡黄色,可感受嗅觉刺激。 (2)呼吸部:嗅部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粘膜,在活体呈红色或谈红色,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大量粘液腺。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是鼻腔周围

5、含气颅骨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腔内衬以粘膜并与鼻腔粘膜相移行。鼻旁窦有4对,左右对称排列,称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能温暖与湿润空气,对发音产生共鸣。 (一)额窦额窦 frontal sinus位于额骨体内,眉弓的深方两层骨板之间,筛窦的前上方,左右各一,底向下,尖向上,呈三棱锥体形。额窦大小不一,多有中隔,常偏向一侧。国人资料显示其高32cm、宽26 cm、前后深度为18cm。额窦口位高于窦底部,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 (二)筛窦 筛窦ethmoidal sinus由位于鼻腔外侧壁上方与两眶之间的筛骨迷路ethmoidal labyrinth的小气房组成,每侧有 318个。依据窦口的部位将

6、其分为前筛窦、中筛窦和后筛窦。前筛窦的气房有56个,中筛窦的气房通常有l7个,二者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较小,位于后部,开口于上鼻道。后筛窦与视神经管optic canal紧密接触,其感染向周围蔓延,可引起视神经炎。 (三)蝶窦 蝶窦sphenoidal sinus位于蝶骨体内,被中隔分为左、右二腔,容量平均75 ml,窦口直径2一3mm,分别开口于蝶筛隐窝。 (四)上颌窦上颌窦maxillary sinus位于上颌骨体内,成人上颌窦高33mm、宽23mm、长34mm,容积平均为1467ml,呈三角锥体形,有5个壁。1)前壁为上颌骨体前面的尖牙窝,骨质较薄;2)后壁与翼腭窝毗邻;3)上壁是眼

7、眶下壁;4)底壁即上颌骨的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因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和第2磨牙根部邻近,只有一层薄的骨质相隔,有时牙根可突入窦内,仅以粘膜与窦相隔,故牙与上颌窦的炎症或肿瘤均可互相累及;5)内侧壁即鼻腔的外侧壁,由中鼻道和大部分下鼻道构成。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其直径约3mm。上颌窦因开口位置较高,分泌物不易排除,窦腔积液时,体位引流是很重要的。问:喉的构成及临床意义(中大01)3喉软骨、喉的连结、喉肌和喉腔喉软骨:组成喉的支架,主要的喉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l) 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形似盾牌,组成喉的前外侧壁,由左右两个四边形的软骨板连合而

8、成。连合处形成前角(男性呈直角,女性呈钝角),前角上端特别前突,称为喉结。成年男子的喉结特别显著。喉结上方呈“V”形的切迹,称上切迹superior notch。左、右板的后缘游离并向上、下发出突起,称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连接;下角较短,与环状软骨相关节。 (2) 环状软骨:在甲状软骨下方,构成喉的底座。形如戒指,前部低窄,称为环状软骨弓,后部高阔,称环状软骨板。弓平对第6颈椎。板上缘有一对小关节面,与杓状软骨相关节。 板、弓交界处侧面有与甲状软骨下角相关节的关节面。下缘平齐,与气管相连。 (3) 杓状软骨:1对,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缘上,呈三棱锥体形,尖朝上,底朝下。底的前角

9、向前伸出声带突,有声韧带附着。后外侧角向外钝突叫肌突,有喉肌附着。 (4) 会厌软骨:位于喉口的前上方,是喉盖的基础。形如树叶,上宽下窄,以下端狭细的茎,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前面稍凸,向舌根,后面稍凹,向喉前庭。会厌软骨前、后面被覆粘膜称会厌epiglottic,是喉口的活瓣,吞咽时喉随咽上提并向前移,会厌封闭喉口,阻止食团入喉而引导食团进咽。喉软骨的连结:包括喉软骨间和喉软骨与舌骨、气管间的连结。 (l) 环甲关节:由甲状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板、弓交界处构成关节,属联合关节。甲状软骨沿额状轴作前倾和复位运动。前倾时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声带紧张,复位时距离缩小,使

10、声带松驰。 (2) 环杓关节:由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的关节面构成。杓状软骨在此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使声带突转至外侧或内侧;以开大或缩小声门裂。 (3) 弹性圆锥(环甲膜):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呈扇形向下、向后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vocal ligament。声韧带连同声带肌vocalis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粘膜一起,称为声带vocal fold。环甲膜中部弹性纤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median cricothyroid ligament。急性喉阻塞时,为抢救病人生命可在此进行穿刺,以建立暂时的通气道。当紧

11、急切开环甲膜进行抢救时,注意勿伤及环甲动脉吻合弓。 (4) 方形膜: 结缔组织膜,略呈方形,附于会厌软骨侧缘、杓状软骨前缘和甲状软骨前角上份之间,下缘游离增厚,称前庭韧带。 (5) 甲状舌骨膜:连于的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宽薄膜。正中部和两侧缘较厚,分别称为甲状舌骨中韧带和甲状舌骨侧韧带。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连于环状软骨下缘与第一气管软骨之间。 喉肌:为横纹肌。主要作用是紧张或松弛声韧带;扩大或缩小声门裂和喉口。主要有环甲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甲杓肌、杓横肌、杓斜肌。(1)环甲肌:cricothyroid muscle是惟一的一对外群喉肌。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面,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

12、甲状软骨下角和下缘。该肌收缩将增加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距,紧张并拉长声带。(2)环杓后肌: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muscle成对,起自环状软骨板后面,斜向外上方,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muscular process。该肌收缩能使环杓关节在垂直轴上旋转,拉肌突转向内下,使声带突转向外上,声门裂开大,声带紧张。(3)环杓侧肌:lateral cricoarytenoid muscle起自环状软骨弓上缘和弹性圆锥的外面,自甲状软骨板的内侧斜行向后上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该肌收缩牵引肌突向前下方运动,使声带突向内侧转,从而使声门裂变窄。(4)甲杓肌:thyroa

13、rytenoid muscle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其收缩能缩短前庭襞。下部肌束位于声襞内,声韧带的外侧,称声带肌。其收缩使声襞变短而松弛。 (5)杓肌:arytenoid位于喉的后壁,包括杓横肌、杓斜肌和杓会厌肌。 杓横肌transverse arytenoids两端连于两侧杓状软骨肌突及其外侧缘。该肌收缩使声带略紧张,缩小喉口及喉前庭。 杓斜肌oblique arytenoids位于杓横肌的后面,起自杓状软骨,抵止在对侧杓状软骨尖。其作用是缩小喉口,与杓横肌共同收缩则关闭喉口。 杓会厌肌 aryepiglottic muscle起自杓状软骨尖,止于会厌软骨及甲状会厌韧带。收缩时拉会厌向后下

14、,关闭喉口。 喉腔:喉腔上通喉咽部,下通气管,腔壁衬以喉粘膜。 (1) 喉口:喉腔的入口,朝向后上方,由会厌软骨上缘、杓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 (2) 喉腔粘膜皱襞:有两条,上为前庭襞,下为声襞。 前庭襞(假声带):由喉粘膜覆盖前庭韧带而成,活体呈粉红色,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中部连至勺状软骨声带突上方。两侧前庭襞之间前窄后宽的三角形裂隙,称前庭裂,。 声襞(声带):由喉粘膜覆盖声韧带而成,活体色白,较前庭襞更靠近,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中部连至杓状软骨声带突。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底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成年人男性长约23毫米,女性长约17毫米。声门裂前35为声襞的游离缘之间,称膜间

15、部,与发声有关。后25为两侧杓状软骨之间,叫软骨间部。通常所称的声带vocal cord指由声襞(喉粘膜)以及由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组成的结构。 (3) 喉腔分部:喉腔被上述两对粘膜皱襞平面,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 喉前庭:为喉口至前庭裂平面之间的喉腔,上宽下窄,前壁中央有隆起的会厌结节。 喉中间腔:为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喉腔,容积最小。侧壁两粘膜襞之间的隐窝,叫喉室。 声门下腔:为声门裂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的喉腔,上窄下宽,略呈圆锥形。 此区喉的粘膜下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时易引起水肿,婴幼儿因喉腔较窄小,水肿时易引起阻塞,造成呼吸困难。4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特点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在喉与肺之间的管道,由“C”形气管软骨为支架,以保持管腔通畅。后壁由平坦的膜壁封闭,膜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1) 气管: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端起环状软骨下缘(平第6颈椎体下缘),向下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平第4胸椎体下缘),分成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叉,气管叉内面、形成偏左向上凸的半月形纵嵴,称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气管由气管软骨tracheal cartilages、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由1417个缺口向后,呈“ C”形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气管后壁缺口由气管膜壁membranous wall封闭,该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