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5446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20180928013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南省河南省 20192019 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届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试题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535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 分 共共 140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 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 但历代皇帝照封 不误 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A 分封制度的优越 B 宗法关系的存在 C 专制皇权的需要 D 地方势力的强大 25 汉武帝规定 敢私铸铁器 煮盐者 钛左趾 没人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 也 大都心

2、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 这主要体现了 A 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 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 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 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26 中唐时 韩愈以卫道者自居 发出尊孔孟 排异端的口号 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 以恢复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己任 这说明当时 A 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B 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 社会深受佛道影响 D 民众受到异族统治 27 表 1 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民众赋役不断增加 B 白银渐趋货币化 C 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 纸币退出了市场 28 有学者指出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

3、但它只能算作 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 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洋务运动 A 坚持 中体西用 的立场 B 消除了 夏夷之防 观念 C 大力引介西方先进科技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29 据 1923 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 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 一切 建设力求美备 与各方往返商榷 不厌精详 从电杆电线的安装 路轨的铺设 到挪移水管 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 乃至 文书盈箧 颇费时日 这说明当时 2 A 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 B 西方科技传播快速 C 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 D 交通管理急需解决 30 1939 年初 国民党要求各地党政军警各部门 以组织对付组织 随后 蒋介石分别

4、 委任沦陷各省区党政军机构负责人 把他们及其武装力量遣回敌后 国民政府上述举措的主 要目的是 A 加强对敌后的控制 B 削弱日军的影响 C 树立积极抗敌形象 D 阻止中共的发展 31 图 6 是 2018 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 据此可知 A 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 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 C 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 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32 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全部体现的是现实社会 政治问题 并 直谏当时的执政者 而执政者 并不因之而有任何禁演戏剧或迫害作者的措施 这反映出在 当时的雅典 A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 政治氛围相对宽松 C 戏剧创作深受重视

5、D 知识分子受到保护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 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 并没 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 这说明文艺复兴 A 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 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 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 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34 1935 年美国 社会保险法 规定 给年龄在 65 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 向失 业者提供救济金 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 这一规定 A 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B 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 C 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D 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 35 图 7 是 1952 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 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 和平 防卫

6、裁军 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 右上角的 CCCP 是苏联国名的俄文 缩写 据此可知 3 A 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 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 C 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 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第 36 4236 4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 都必须作答 第第 4343 4747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早在 18 世纪中期 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 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

7、 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 19 世纪初期 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 议会改革的高潮又 一次兴起 1829 年 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 此后 类似组织 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 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 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 竭力 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 在群众的压力下 1830 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 改革 提出 议会改革法案 1832 年 6 月被议会通过 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 世界通史教程 近代卷 材料二 1906 年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 针对开国会这一 旧问题 在 1907 年秋至 1911 年 1 月尤其

8、是在 1910 年 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 各省咨议局为 阵地 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 期间 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全 呈递 请愿书 吁请 皇上速降谕旨 召集国会 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 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 请愿运动 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 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 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据王建朗 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晚清卷 整理 1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 特点及其背景 15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 10 分 4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4 表 3

9、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两千多年来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 轻理 重书本轻实践 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 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 旁门左道 就是被视 为雕虫小技 奇技淫巧 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 自古 君子动口不动手 劳心者治 人 劳力者治于人 玩物 被认为是 丧志 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整理 解读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 点 观点合理 明确 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请考生从 2 2 道地理选考题道地理选考题 3 3 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10、答 如果多做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则每科按所 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历史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间 公民的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是得到了承认和保障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及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都专门写进了要保障 人民的 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5 年 6 月 国务院发出 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 示 对流动和迁徙本身并没有附加任何限制 基于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 此前此后的几年间 户口迁移频繁 仅 1954 1956 年就达到 7 700 万人 然而 中央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从 1956 年 12 月到 1957

11、 年 12 月 连续发布了 9 个限制农民进城的文件 1958 年 1 月 9 日 中共中央 和国务院要严格限制农民进城的意图在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中得到了合 法化和制度化 正是因为这一规定 占总人口 85 的农民 随后不久便是所有的中国人 开始失去迁徙的自由 摘编自张玉林 迁徙的自由是如何失去的 关于 1950 年代中期的农民流动与户籍 制度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 20 世纪 50 年代限制农民进城的原因 7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20 世纪 50 年代限制农民进城的影响 8 分 46 历史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 194

12、7 年 9 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 美国认为西欧国家仅在经济 上合作 不足以对抗共产主义的 攻势 还须在政治军事上联合起来 因此 美国便着手策 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组织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就西欧国家特别是英 法而言 也有组 5 织军事政治集团的愿望 它们刚刚挣脱德国法西斯灾难 既怕德国东山再起 又担心美苏在 欧洲心脏地区的严重对抗会危及它们的安全 恐苏 恐共 症成了西欧统治阶级的心病 但是它们都各有各的打算 1948 年 3 月 英 法 比 荷 卢 5 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了 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 即 布鲁塞尔条约 这是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的合作条约 英国

13、皇家国际关系学会的一篇报告坦率承认 布鲁塞尔条约 虽公开点德国的名 但英国和某些 成员国的真正想法是 苏联总有一天要进攻西欧 条约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苏联的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现代史编 下卷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美 英 法三国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的各自打算 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评 布鲁塞尔和约 9 分 47 历史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徐光启 1562 1633 年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 有关农学 成就最大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 农政全书 中 农政全书 共 60 卷 分 12 部分

14、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 制度 措施 工具 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 应有尽有 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 其中也不 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 尤为突出的是 农政全书 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 如 水利部 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投合译的 泰西水法 专门介绍 17 世纪初 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 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批判 了以往保守的 风土论 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 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 就能打破风土界限 北方可以种水稻 薄地可种棉花 摘编自房列曙 木华主编 中国文化史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徐光启 农政全书 的特点 6 分 2 根据材

15、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徐光启 农政全书 成书的背景 9 分 6 天一大联考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顶尖计划 20192019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文科综合文科综合 历史历史 答案答案 1 3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40 分 24 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封国问题为背景材料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封国之王与皇帝同姓表明血缘家族 宗 法观念及宗法关系的存在是虽出现过封国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仍照封不误的主要原冈 B 项正 确 材料表明 分封制存在明显弊端 威胁了专制皇权 A C 两项错误 D

16、项与题意不符 排除 25 答案 D 命题透析本题以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为后世沿用为背景材料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 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 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 这是 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 D 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足后世对汉武 帝专卖制度的沿用 并非以汉武帝为榜样 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 A B 两项错误 材料 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间的矛盾 C 项错误 26 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韩愈复兴儒学为背景材料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中 尊孔孟 排异端 是指韩愈以儒家卫道者身份捍卫儒家思想正统的统 治地位 对抗佛教 道教 说明当时佛道二教对社会影响大 冲击儒学地位 C 项正确 材料 强调的是当时佛道对儒学冲击 并非三教合一 A 项错误 B 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 排除 D 项材料不能反映 排除 27 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以不同史籍有关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为背景材料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表明 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 到明中期开始 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